普陀区变化

普陀区30年的变化 急!!!!!!!!!!!!!!!!!!!!!!!!!!!!!!!!!!!!!!!!!!!!!!!!!!!!!!!!!!!!!!!!!!!!!!!!!!!!!!!!!!!!!!!!!!!!!!!!!!!!!!!!!!!!!!!!!!!!!!!!!!!!!!!!!!!!!!!!!!!!!!!!!!!!!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普陀区委、区政府在中央、省、市领导下,结合实际,制定出适合普陀渔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了渔农民的生产能动性,带领全区广大渔农民逐步摆脱贫困,跨步迈向小康。以1996年我区被授予全省第二批小康县(区)为标志,我区人民生活提前实现了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渔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一、渔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渔农民收入先后经历了快速增长、稳定增长、高速增长、徘徊增长、持续稳定增长等阶段,取得丰硕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和政府制定的新的发展渔农村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我区渔农村经济在短短几年间出现了快速增长,渔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之后,中央号召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不断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作为渔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异军突起,标志着渔农村经济发展已由过去主要依靠单一的渔农业转向渔农工商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轨道上来,渔农民收入稳定增长。1992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整体配套、重点突破和全面攻坚的新阶段。在新阶段,渔农村经济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渔农民收入高速增长。进入90年代后半期,渔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渔农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渔农产品供给出现相对过剩。渔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增产不增收,渔农民收入进入缓慢增长阶段。2001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逐步减免渔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惠农举措,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对渔农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大提高了渔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渔农民特别是捕鱼种粮的渔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渔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三十年来,我区渔农业经济和渔农民收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了较大增长,且一部分渔农民率先走上了富裕之路。2007年渔农业总产量达到49.67万吨,比1978年20.09万吨增长1.5倍;渔农业总产值为31.34亿元,比1978年0.74亿元增长42倍;渔村人均纯收入9838元,比1978年145元增长67倍;农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1978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161.9元,2007年达到8329元,增长51倍。一部分渔农民原始资本积累得到快速增加,已有约占8—10%的渔户年均纯收入达10—15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2003年突破万元,2007年达到19826元。

二、渔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

家庭经营收入成为渔农民收入的主体。改革之初,“以粮为纲”的经济模式,使我区渔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户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收入来源由集体统一经营为主转为家庭经营为主。至2007年底,全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农户为30484户,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50758亩,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30024本。全年渔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为4473元,比上年增加169元,增长3.9%。

渔农民生产经营收入的构成发生明显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庭经营所从事的三次产业中,一产收入出现减少,二三产收入较快增长。其中:2007年,第一产业收入人均2070元,同比减少12.9%;第二产业收入人均913元,同比增长28.4%;第三产业收入人均1490元,同比增长22.4%。从家庭经营所从事的行业来看,一产中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纯收入均减少,而二三产中的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零贸易业、饮食业、服务业纯收入均增长。

工资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渔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三十年来,全区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大力投入,推动了建筑、运输、就业等收入的大幅增加,同时带动木匠、泥工等“五匠”和其它各行业雇员工资普遍提高。如六横随着中远船务公司、鑫亚船厂的开工建设和投产,不仅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使得本地就业人员和收入大幅度增加,泥水、小工日工资分别从2004年底的70元、30元上涨到2005年底的120元和60元,工资上涨近一倍,业务供不应求,而且因企业效益好工人工资、奖金等收入大幅提高。2007年全年渔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为3925元,比上年增加957元,增长32.2%。

政策性增收作用明显。人民公社时期,渔农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所得为集体所有。生产队按年收益不超过3%的比例向人民公社上交“管理费”,渔农民不直接承担社会负担。改革开放以来,渔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配上采取“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的分配方式,调动了渔农民生产积极性。渔农村负担主体逐步由集体转移到农户,使得渔农民对负担的感受变得更直接、更敏感。三十年来,国家、省、市、区各级财政逐步加大了对“三农(渔)”的支持力度,积极实施一系列支农和惠民政策:粮食直补、柴油补贴、老年人“以奖代保”,被征地农民和独生子女养老保障等等,直接增加了渔农民纯收入。特别是柴油补助款,2007年,国家补助全区近2亿元,有力地缓和了因柴油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部分渔船停航、渔业生产普遍性亏损的局面,确保了渔民收入稳定增长。

三、渔农民生活消费的变化

从实物消费向货币消费的转变。在渔农民货币收入不断增多,购买能力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中,货币性消费和实物性消费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三十年前,渔农民大都是吃的是自己捕的鱼、自己种的粮、菜,烧的是稻秆、柴禾。不仅渔农民手里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支撑消费,从思想观念上也不舍得消费。三十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进城打工,自己创业,货币收入不断增加,实物消费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从单纯购买物品向物品和服务并重的转变。1978年,渔农民收入大都用在生活必需品的购买上。三十年来,随着收入的增加,渔农民存款的不断增多,渔农民消费也开始逐步向宽裕型、享受型发展。城市化进程中,许多服务业也逐步走向农村,现在的新型农村不但有超市、商场等可以购买生活日用品的地方,还有美容、美发、KTV等娱乐休闲场所,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生活。

从物质享受到物质、精神双重享受的转变。走出了吃的饱、穿的暖的阶段,走过了吃的精、穿的靓的阶段,现在的渔农民考虑更多的是更加丰富自己的生活,充实自己。报纸、杂志看的多了,电脑开始走入家庭了。以往足不出船、出户的渔农民,现在也离开了船头、离开了田间地头,去其他地方旅游,走走看看外边的世界。居民消费中,享受和发展型消费比重明显上升,至2007年底,渔农村居民用于教育文化、通讯、保健和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支出比重上升到31.2%。根据普陀区第二次渔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末,11个乡镇(全区10个乡镇加普陀山镇,沈家门、东港、勾山街道不在统计范围内)中36.4%的乡镇有公园,53.1%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20.1%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92.7%的村有老年活动室,50.3%的村有渔农民业余文化组织。在许多村里还建立了渔农村文化中心,喜欢戏曲的渔农民朋友们围在一起吹拉弹唱,爱下棋和打牌的渔农民朋友们在棋艺室里杀的难分难解,丰富的渔农村文化生活让渔农民们和谐相处、安居乐业。

五、消费结构的变化

吃的精起来。改革初期,国家比较困难,大家都不富裕,吃方面没太大的讲究,只要有的吃就不错。“吃了吗”成为老百姓的日常交际语言,不得不说是为生活所迫。9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告别了油盐糖肉油凭票买、每人每月细粮定量的捉襟见肘的年代,各种各样的蛋禽肉鱼都能上老百姓的餐桌。21世纪,追求纯净、健康、自然的饮食习惯成为现代人的时尚,如今绿色放心肉、无公害蔬菜成了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渔农民食物结构逐步优化,吃好、吃精,注重营养、追求方便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在吃饱吃好的同时,大家也开始变着法做出各式的美食。在食品口味也更加追求多样化和方便化,在外饮食支出越来越多。2008年上半年,渔农村居民在外饮食人均消费金额为238元,同比增长8.7%。

衣着服饰靓起来。解决了吃饭问题后,渔农民穿着消费发生了深刻变化。30年前,在所有人的身上,绿、蓝、黑、灰颜色的衣服一直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走在大街上,千篇一律,可是对于很多现代女性来说,最尴尬的事恐怕就是“撞衫”了。30年前,一家几口人一年四季的衣服,一个衣橱就可以轻松装下。如今,人们大衣柜里五彩缤纷,很多女性朋友开始不得不为换季时清理衣柜而感到烦恼…… 从“凭票供应、买布裁衣”到成衣消费比重明显扩大,并且向中高档转变,从“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从简单的跟随潮流到现在的引领潮流,从盲目崇拜名牌到现在DIY个性服装的盛行,无不体现出了时代的更替和进步。

住房大起来。改革开放后,渔农村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根据普陀区第二次渔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06年末,渔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26.1平方米。 96.8%的住户拥有自己的住宅,其中,拥有1处住宅的57578户,占90.5%;拥有2处住宅的3824户,占6.0%;拥有3处以上住宅的180户,占0.3%。渔农村居民居住的住房类型主要为楼房。居住楼房的50193户,占78.9%;居住平房的13386户,占21.0%;居住其他类型住房的67户,占0.1%。渔农村居民居住的住房结构主要为砖混结构。住宅为砖混结构的51873户,占81.5%;砖木结构的9885户,占15.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1810户,占2.9%;竹草土坯结构的57户,占0.1%;其他结构的21户。至2007年,全区渔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增加到40.6平方米。在住房条件宽敞的基础上,住房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开始进行了室内装饰,居住条件较以前有了根本改变。

交通、通讯发展快起来。改革开放前,区内的国道还是砂子路,渔农村道路更是凹凸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到处积水,渔农户门口的小路更是泥泞不堪。改革开放三十年里,渔农村交通事业迅猛发展,路网建设纵横密布,公路得到硬化,大多数村还修通了水泥路。渔农民出门的路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寸步难行。根据普陀区第二次渔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末,在乡镇地域范围内有码头的占100.0%,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的占45.5%。乡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在一小时车程内的占72.7%,距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在50公里之内的占90.9%。2006年末,179个村共有600个自然村,其中98.3%的村和97.7%的自然村通公路,49.7%的村地域内有车站或码头。进村主要道路路面和村内主要道路路面均以水泥路面为主,分别占83.8%和93.9%。83.8%的村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30.7%的村有列入“乡村康庄”工程改造的乡村公路。至2007年底,全区新增通村公路82.68公里,等级公路通村率达100%,客运班车通社区率达98%。与此同时,交通工具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前,老百姓出门靠步行,那时绝大多数农民还没见过摩托车、电瓶车,就连自行车也是很少见的。现如今,农村多数人代步都靠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甚至购买了小轿车。三十年来,通讯事业发展也如日中天。改革开放前,农民和外界联系主要靠写信,遇有紧急情况只好打电报。现如今,电话机、手机再也不是富豪阶层的享受。远至和省外务工的亲友商讨家中的事务,近至呼叫在田间劳作的亲人回家吃饭,电话、手机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话、手机已经成为农民家庭的必备品。根据普陀区第二次渔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末,全区99.7%的自然村通电话。2007年,我区电信业务总量达3.5亿元,通信网络实现了由模拟向数字、小容量向大容量、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的转变,全区固定电话用户为17.13万户,普及率上升到53.6部/百人,移动用户为33.38万户,普及率上升到104.3部/百人,互联网用户4.1万户,有线(无线)电话覆盖率达到了100%。

文化生活热起来。随着渔农村社会经济的逐步繁荣,渔农村居民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享受性的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对文化教育的投入也日益增多。根据普陀区第二次渔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末,11个乡镇(全区10个乡镇加普陀山镇,沈家门、东港、勾山街道不在统计范围内)均有广播、电视站。59.2%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70.9%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55.3%的村从“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中直接受益。99.4%的村和99.7%的自然村能接收电视节目,98.3%的村和98.7%的自然村安装了有线电视,100.0%的村能接收广播节目,85.5%的村安装了有线广播,83.8%的村能用ADSL、LAN等宽带方式上网,91.1%的村开通了农民信箱。15.1%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到2007年,全区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了100%。同时,政府组织的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也常年开展,如今的人们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吃过晚饭后就洗脚上床。改革开放前,农村失学儿童多、青壮年文盲多。现如今,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读书不用花钱,贫困学生还有伙食补助。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农民文化教育水平大幅提高。

保健意识强起来。改革开放前,农民有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大病小治,小病不治,身体健康没有保障。现如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乡镇有卫生院,村有卫生所,大型医疗检查设备进入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农村医疗保险全面开展,农民住院还有报销。根据普陀区第二次渔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末,11个乡镇(全区10个乡镇加普陀山镇,沈家门、东港、勾山街道不在统计范围内)均有医院、卫生院,81.8%的乡镇有敬老院。74.3%的村距离医院、卫生院在3公里以内,73.2%的村有卫生室。73.2%的村地域内居住了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2.8%的村地域内居住了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过去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