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清宫剧的人对后宫女性脚上穿的高底鞋一定不陌生,看着女子们踩着高高的鞋子还能够健步如飞地跑来跑去,不能不佩服她们脚下的“功夫”。这样一个奇怪的鞋式,使清代宫廷服饰与其他朝代的宫廷服饰相比,有了截然不同的特点。那么,这种鞋究竟叫什么呢?到底有多高呢? 古代女性的小脚称为“三寸金莲”,这种极端的审美最早始于五代十国时期。据说,
南唐后主李煜荒嬉朝政,整日沉缅于声色犬马,一位妃嫔为得到李煜的宠幸,用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以完成一种在金莲高台上跳动的舞蹈。此后,这位妃嫔为了能够保持这种绝技,维持
李后主对她的宠幸,便常用白绫紧裹双足,久而久之,便把脚裹成了“红菱型”“新月型”。此例一出,人们竞相仿效,五代之后逐渐形成风气,风靡市井。到了宋代,女人的金莲小脚已经与洛阳艳丽的牡丹、建州馨郁的香茗并指为天下之奇。元代时,如果女性不裹脚,就会被视为奇耻大辱。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的皇后马娘娘,就是因为有一双大脚而受尽嘲笑。 明清两代,裹脚之风尤为盛行,汉族女子以穿弓鞋为多,而满族妇女则不缠足。清朝统治者对女子缠足极其反感,还未入关,太宗
皇太极就于崇德三年(1638年)谕旨“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治重罪”。后
孝庄皇太后谕“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这是对满族女子缠足的最严厉惩罚。顺治十七年(1660年)下诏,要求普天下女子不再缠足,却终因积习难改,后取消禁令。但对八旗女子却从未开禁,
道光皇帝还于十八年(1838年)重申禁令。 大清入主中原后,尽管满族的女性从不裹脚,但根据普遍的审美标准,大脚绝对不是漂亮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满族女性便发明了一种高底鞋,将脚藏在衣裙里,不会轻易显现出来。 满族女性穿的高底鞋的起源还有另外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作得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一种说法是,传说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耻、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记住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