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荸荠汤有什么典故?

喝荸荠汤有什么典故?

李季
小时候,母亲让我们猜过一个谜语:一个红盆三道箍,吃不着,瘪嘴哭。谜底就是荸荠。荸荠红色,扁圆状,非常像个袖珍的小盆,盈盈可握。它的上中下各有一圈黑边,因为脆甜好吃,深受人们喜爱。
荸荠形似马蹄,俗名就叫马蹄。我们则一直叫它地栗子,一是因为它和栗子长的有点像而生长在土里,二是因为它和栗子的营养价值也基本一样。不过栗子生吃就没有荸荠可口了,荸荠刮去外边一层红皮,生吃非常甜。我们小时候直接用手指甲抠掉荸荠的皮,再用清水一洗,就放嘴里了。
在我们家乡话中,“荸荠”发音和“不忌”相似。过年为了讨口彩,不允许说不吉利的话,小孩子多记不住,一旦说了,大人总要让孩子吃个荸荠,有童言无忌的意味,也有警告的意思。除夕夜的荸荠汤则是家家都要喝的,守夜行将结束,每人喝上一碗香甜的荸荠汤,暖暖和和辞旧迎新。
冬季蔬菜少,而荸荠易于存放,所以成了春节待客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荸荠的做法有很多种,直接去皮摆盘,撒一层白糖,就是下酒菜;也可以裹一层面油炸,外焦里嫩,鲜美香甜。最常见的还是做成汤,不仅可以煮成甜汤,还可以做成咸汤。甜汤一般加红枣、苹果、梨、甘蔗、银耳,方法简单,咸汤的菜式就多了,有鱼丸荸荠汤、老母鸡荸荠汤、玉米老鸭荸荠汤、胡萝卜猪骨荸荠汤、胡萝卜羊骨荸荠汤等等,荸荠简直是百搭,很多菜都能配得上。
荸荠好吃,种植却并不容易,需要整地、育苗、栽种、除草、防虫、施肥,而且在开花结果前,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像水稻一样,荸荠一般都种在水田里。南方很多地区气温高,早季水稻收割后,直接把荸荠苗种在稻田里,两季庄稼,谁也不耽误谁。有些年头,寒流来的太早了,结霜了,上冻了,但荸荠安睡在温暖的土里,基本是不会被冻坏的。
秋末冬初,农人们挖回荸荠,在池塘里淘洗一遍,一筐一筐装好放到架子车上,拉到集上去卖,暖阳照在街头,照着一筐筐紫红色的荸荠,整个集上仿佛都散发着荸荠的甜香,赶集的大人见了都会买上一些,就算不想买,也会被贪嘴的孩子缠着去买。
现在有很多人把荸荠种植在花盆里,像种植莲藕一样,放在自家院子里、阳台上,不是为了收成,而是出于一种乐趣,或是为了看花。荸荠的花是浅红色的,像少女的脸微微羞红的样子,穗状,在凉爽的秋风中摇曳起来,别有一番风情。
小时候,村里经常放露天电影。有一年冬初,有一家为老人庆寿放电影,场地就是自家的荸荠地。荸荠虽然收回去了,但地里还有很多“漏网之鱼”,不知谁先发现的,看电影的大人孩子都是一边看电影,一边在地里摸索着抠荸荠,抠出来后在衣服上擦擦土,抠掉皮,就吃了起来,电影场上,顿时一片咀嚼之声。我也抠出了两颗荸荠,心里的高兴劲,赛过看一场电影。那晚看的什么电影已经忘了,那两颗荸荠的香甜一直还留存在心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6
荸荠在段潭乡栽种历史十分悠久,据史料记载,远在元末明初就广泛种植并极负盛名;相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路经此地,耳闻“丰城湖茫李,南昌梓溪刘,进贤界岗饶”一说,便饶有兴趣驾临科甲蝉联,名宦如云的古村湖茫村一探究竟,当地官员正愁无以为献这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皇上,灵机一动,奉上本地上品土特产——荸荠,乾隆爷食后,积食顿化,神清气爽,龙颜大悦,大加赞赏,并当即御定,在湖茫村住上一宿,以示恩幸,此住之所,至今仍称作皇殿,引来无数后来学者名流慕名前来探访寻幽。
第2个回答  2021-02-26
和这种汤没有什么典故的, 只是这种汤比较有营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