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有哪些种类

如题所述

  对联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按用途分为:
  1.通用联——如春联。
  2.专用联——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3.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 。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4.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
  5.挽联:哀悼死者用。
  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
  6.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
  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8.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
  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旅店)
  9.言志联:道出志向之用。
  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二、按字数分为: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8]
  三、按修辞技巧分为: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8]
  四、按联语来源分为: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8]
  五、按内容分为:
  1.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严格来看,可将其区分为节日联和时令联,但鉴于二者往往合一,这种区分已无实际意义。一般可直接将节令联划分为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若干子类即可。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所谓春联,就是用于春节的节令联。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2.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划分为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若干子类。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喜庆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3.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4.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如山水楼台、文物古迹等),或者与它密切相关(有关的人、事等)。这类对联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联可分为山水园林、寺庵庙观、殿阁亭台、院舍堂馆、碑塔墓窟等若干子类,不一而足。
  5.行业联:是指其内容为针对某一行业、部门或领域的对联。由于时代的变迁,对联在行业上的运用虽已不如以前,但仍旧可观。从其适用范围和内容特色看,它仍不失为对联的一大种类。行业联可按行业、部门来划分子类。
  6.题赠联:是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虽然许多对联都带有某种题赠性质,但这里所说的题赠联,仅限于人际关系交往(或向往)的题赠之作,不包括挽联与贺联之类。其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从对联的运用情况来看,题赠联不失为一大种类。根据题赠对象的不同,题赠联一般可分为题长辈联、题同辈联、题晚辈联等若干子类。
  7.杂感联:是指没有特定对象,而内容包罗比较广泛的对联。这种对联往往带有比较单纯的文学创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联、咏物抒情联、劝喻讽刺联等。
  8.学术联:是指带有某种学术性质的对联。这种学术性质指的是在内容和用途上不属于上述几大类的某种专业性质。其内容往往比较专门,带有某种学科或宗教特色,如科普联、佛教联、道教联等。从对联的运用范围及发展空间而言,有必要将学术联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如作者所撰写的《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一书,就以对联的方式将许多佛教人物与佛教义理比较系统地写成了一部学术专著。推而广之,也可将许多科学知识或其他学问道理用对联的方式加以撰写,并且在内容上突出其学术或专业性质。
  9.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这类对联的内容,要么是突显某种风格的独特性(谐趣联),要么是相对不太重要(技巧联),从而显得别具一格。从这个意义上,可将其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925/4924756.htm?fr=aladdin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25
对联种类
1】以功用划分,可分为:春联,节日联,门联,职业联,婚联,寿联,挽联,交际联,名胜联,堂联,书画联,文艺联,寺庙联,庆贺联,宣传联,题赠联,杂感联,学术联,趣巧联等。
2】以艺术形式划分,可分为:回文联,叠字联,顶针联,嵌字联,集句联,联边联,拆字联,玻璃对,无情对等。
3】根据对联的字数多少,可将其分成长联和短联。
4】根据对联的句子多少及句子间的相互关系,可将其分成单句联、复句联和句群联三种。
5】根据对联在对仗方面的格律要求和严谨程度,可将其分为宽对、工对、巧对、绝对等。
6】根据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关系,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
7】根据对联的写作技巧或修辞手法,也可划分出嵌字联、回文联、谜语联、集句联、隐字联、押韵联。
以上种类,是我总结的几个方面,实际上分类形式还有很多,对联的种类,也有很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7-28

分类

按用途

1.通用联--如春联,

2.专用联--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3.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 。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4.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

5.挽联:哀悼死者用。

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

6.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

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8.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

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旅店)

9.言志联:道出志向之用。

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按字数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折叠按修辞技巧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按内容

1.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严格来看,可将其区分为节日联和时令联,但鉴于二者往往合一,这种区分已无实际意义。一般可直接将节令联划分为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若干子类即可。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所谓春联,就是用于春节的节令联。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2.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划分为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若干子类。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喜庆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3.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4.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如山水楼台、文物古迹等),或者与它密切相关(有关的人、事等)。这类对联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联可分为山水园林、寺庵庙观、殿阁亭台、院舍堂馆、碑塔墓窟等若干子类,不一而足。

5.行业联:是指其内容为针对某一行业、部门或领域的对联。由于时代的变迁,对联在行业上的运用虽已不如以前,但仍旧可观。从其适用范围和内容特色看,它仍不失为对联的一大种类。行业联可按行业、部门来划分子类。

6.题赠联:是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虽然许多对联都带有某种题赠性质,但这里所说的题赠联,仅限于人际关系交往(或向往)的题赠之作,不包括挽联与贺联之类。其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从对联的运用情况来看,题赠联不失为一大种类。根据题赠对象的不同,题赠联一般可分为题长辈联、题同辈联、题晚辈联等若干子类。

7.杂感联:是指没有特定对象,而内容包罗比较广泛的对联。这种对联往往带有比较单纯的文学创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联、咏物抒情联、劝喻讽刺联等。

8.学术联:是指带有某种学术性质的对联。这种学术性质指的是在内容和用途上不属于上述几大类的某种专业性质。其内容往往比较专门,带有某种学科或宗教特色,如科普联、佛教联、道教联等。从对联的运用范围及发展空间而言,有必要将学术联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如作者所撰写的《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一书,就以对联的方式将许多佛教人物与佛教义理比较系统地写成了一部学术专著。推而广之,也可将许多科学知识或其他学问道理用对联的方式加以撰写,并且在内容上突出其学术或专业性质。

9.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这类对联的内容,要么是突显某种风格的独特性(谐趣联),要么是相对不太重要(技巧联),从而显得别具一格。从这个意义上,可将其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

要求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折叠形式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平仄相对),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诗的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3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
春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楹联: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扑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 // 收拾山河酬状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婚联:
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
如:巧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挽联:
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
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 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 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寿联: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 ,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如:福如东海阔 寿比南山高
拓展资料: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
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
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
”观其形式与内容,与中国早期基督徒有关联。
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2-13
对联太多了,并且分为不同的种类,举例解释如下,如果有具体要求还请明示:
1. 上联:春回大地风光好 下联:喜上心头气象新
2. 上联:春回大地风光好 下联:福满人间喜事多
3. 上联:开门迎春春扑面 下联:抬头见喜喜满堂
4. 上联:向阳门第春常在 下联:富贵人家庆有余
5. 上联:向阳庭院花开早 下联:勤劳人家喜事多
6. 上联:春风吹绿门前柳 下联:华灯映红窗上花
7. 上联:爆竹一声除旧岁 下联:桃符万户换新春
8. 上联:爆竹声声辞旧岁 下联:梅花点点庆新春
9. 上联:喜鹊登枝盈门喜 下联:春花烂漫大地春
10.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门
11. 上联:发福生财吉祥地 下联:堆金积玉富贵门
12. 上联:全家共饮新春酒 下联:举国同迎富贵年
13. 上联:华夏有天皆丽日 下联:神州无处不春风
14. 上联:欢欢喜喜辞旧岁 下联:高高兴兴过新年
15. 上联:万象更新春光好 下联:一年巨变喜事多
16. 上联:红梅点点风日丽 下联:春意融融人杰灵
17. 上联:鹊送喜报风送爽 下联:莺传佳音梅传春
18. 上联:千门万户瞳瞳日 下联:总把新桃换旧符
19. 上联:人寿年丰家家乐 下联:国泰民安处处春
20. 上联:五谷丰登人人喜 下联:六畜兴旺处处欢
21. 上联:春到山乡处处喜 下联:喜临农家院院春
22. 上联:天地回旋春讯早 下联:乾坤运转喜事多
23. 上联:雨过芳草连天碧 下联:春到寒梅映日红
24. 上联:冬去不忘诗酒会 下联:春来欣入画图中
25. 上联:勤俭自古为美誉 下联:节约至今是佳称
26. 上联:鱼跃碧海赞海阔 下联:鸟飞蓝天颂天高
27. 上联:生意兴隆通四海 下联:财源茂盛达三江
28. 上联:玉海金涛千里秀 下联:绿树红楼万户春
29. 上联:花灯灿烂逢盛世 下联:锣鼓喧天颂华年
30. 上联:桃红柳绿千里秀 下联:张灯结彩万家欢
31. 上联:文坛英才挥彩笔 下联:艺苑新秀唱颂歌
32. 上联:美酒千盅辞旧岁 下联:梅花万树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