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种类

如题所述

按用途分类

1、通用联——春联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按字数分类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分类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按内容分

1、节令联

2、喜庆联

3、哀挽联

4、名胜联

5、行业联

6、题赠联

7、杂感联

8、学术联

9、趣巧联

扩展资料

常用分类对联用词

1、动词类 

仄声词:打、唱、带、待、得、抵、递、放、纺、访、念、退、塌、踏、写、做、吠、撮、坐 、立、派、品。 

平声词:吃、搭、耷、当、涤、罚、发、飞、喝、扛、流、留、排、书、推、塌、踢、撮、说、张  、扬、嘬。 

2、形容词类 

仄声词:丑、短、富、古、好、坏、假、旧、俊、阔、靓、美 、丽、浅、少、傻、痛、小、伪、窄。 

平声词:长、宽、多、芳、高、寒、滑、干、佳、娇、良、穷、奸、宽、深、湿、疼、新、妖、微、真。 

3、时令对联词类

仄声词:夏、岁、月、日、刻、世、节、午、晚、暮、昼、夜、腊、暑、晦、朔、晓、闰。 

平声词:春、秋、冬、晨、夕、年、时、节、朝、宵、伏、寒、晴、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05
对联到底分几种类型?
对联 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中国楹联(对联)从古到今,内容和种类已有很大的发展,再也不是当初的小范畴贴门、柱之联了。
有人从平仄关系上将楹联分为平仄协调的楹联(包括诗联)和不拘平仄的楹联。从字数上将对联分为短联和长联。从内容形式上分为写景、写意、抒情联等。
通用联: 春联。
专用联: 挽联、寿联、婚庆联(喜联)、行业联,座右铭联,交际联,题赠联、装饰联、名胜联、和杂联(其它联)等。
若按对联的修辞、用字技巧、用途来分类:
1.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等等。
2.用字技巧:谐音字、嵌字、隐字、复字、叠字、析字、拆字、数字、玻璃字、同偏旁字、同笔画字、统一笔画字等。
3.逻辑结构:递进、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4、其它(包括讽刺联、戏谑联、谜语联、应答联、趣巧联、机关联、无情对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目前的对联(楹联界)还缺少明确的理论研究,在许多情况下,对联分类都带有比较明显的任意性,因缺乏科学依据,所以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
一、宽对: 即格律要求较宽松、或对仗有所变通的对联或联句。
二、工对:(严对)即格律要求比较严谨、对仗工稳的对联或联句。
三、巧对:(妙对),即对仗颇为巧妙独特、或突出运用了某些特殊技巧的对联或联句。
对联有多种形式,根据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关系,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无情对、集句对联等等。
①正对: 上下联立意相近,对应的角度互衬、互补。即“正对”。
②反对: 从相反的角度对应,即“反对”。
(正对即上下联立意相近,反对即上下联立意相反。)
③流水对: 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流水对”,或称“串对”。(上下联存在一种连贯、递进、选择、转折、因果、目的等复合关系。)
④无情对: 上下联之间内容互不相干,无情感、奇异,然而妙趣横生。
⑤绝对(绝妙对),即对仗难度很高或者对仗浑然天成、因而难有其它对句可与出句相匹配或者与现有对句相媲美的对联或联句。
无论宽对、工对、巧对、绝对、无情对之间,并无截然之界限。
根据对联的写作技巧或修辞手法,可划分: 嵌字联、回文联、谜语联、集句联、隐字联、押韵联、谐音联、析字联、拆字联、玻璃字联、同偏旁字联、同笔画字联、统一笔画字联等等。
对联分类简介如下:
1、节令联。(楹联通用)
2、喜庆联(又称贺联。)
3、哀挽联(又称挽联。)
4、名胜联。
5、行业联。
6、题赠联。
7、言志联。
8、教育联。
9、学术联。(是指带有某种学术性质,如:科普联、宗教联等。)
10、杂联(其它联)是指没有特定对象,内容包罗万象的对联。)
11、趣巧联。(是指突出趣味或技巧和各种谐趣加技巧的联。)
12、机关联。(是指有“坑”的联。它利用各种技巧设置“关卡”难点。可使之成为机关重重的难联或难联句。技巧手法有: 回文、谜语、嵌字、隐字、谐音字、析字、拆字、玻璃字、同偏旁字、同笔画字、统一笔画字等。
为了更好地简单化,可归纳为三大类型:
一类、意境联。
二类、趣巧联。
三类、机关联。
以上不足之处,各方楹联行家请指正!@中国文联,@中国楹联学会。
意境联例如:
① 两个黄鹂鸣翠柳,
① 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 月来碧水惊失色,
② 日入乌云怕走光。
趣巧联例如:
① 身轻担重轻挑重,
① 脚短路长短走长。
② 日照孔明,先生光棍;
② 天津包拯,老子寡人。
机关联例如:
① 寂寞寒窗空守寡,
① 宽容富室宜安家。
② 昨晚上心息忐忑,(对句)
② 急患虑心悲忐忑,(对句)
② 明晨旭日照旮旯。(出句)
(此联暂无完全正确的对句,现对句“上”和“虑”拆字只正确了一半)。
第2个回答  2011-07-08
  按用途分类
  1.通用联——春联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按字数分类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分类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对联的种类   1.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严格来看,可将其区分为节日联和时令联,但鉴于二者往往合一,这种区分已无实际意义。一般可直接将节令联划分为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若干子类即可。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所谓春联,就是用于春节的节令联。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2.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划分为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若干子类。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喜庆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3.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4.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如山水楼台、文物古迹等),或者与它密切相关(有关的人、事等)。这类对联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联可分为山水园林、寺庵庙观、殿阁亭台、院舍堂馆、碑塔墓窟等若干子类,不一而足。   5.行业联:是指其内容为针对某一行业、部门或领域的对联。由于时代的变迁,对联在行业上的运用虽已不如以前,但仍旧可观。从其适用范围和内容特色看,它仍不失为对联的一大种类。行业联可按行业、部门来划分子类。   6.题赠联:是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虽然许多对联都带有某种题赠性质,但这里所说的题赠联,仅限于人际关系交往(或向往)的题赠之作,不包括挽联与贺联之类。其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从对联的运用情况来看,题赠联不失为一大种类。根据题赠对象的不同,题赠联一般可分为题长辈联、题同辈联、题晚辈联等若干子类。   7.杂感联:是指没有特定对象,而内容包罗比较广泛的对联。这种对联往往带有比较单纯的文学创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联、咏物抒情联、劝喻讽刺联等。   8.学术联:是指带有某种学术性质的对联。这种学术性质指的是在内容和用途上不属于上述几大类的某种专业性质。其内容往往比较专门,带有某种学科或宗教特色,如科普联、佛教联、道教联等。从对联的运用范围及发展空间而言,有必要将学术联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如作者所撰写的《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一书,就以对联的方式将许多佛教人物与佛教义理比较系统地写成了一部学术专著。推而广之,也可将许多科学知识或其他学问道理用对联的方式加以撰写,并且在内容上突出其学术或专业性质。   9.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这类对联的内容,要么是突显某种风格的独特性(谐趣联),要么是相对不太重要(技巧联),从而显得别具一格。从这个意义上,可将其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7-09
对联的种类
回答。
如果以表达功能为标准,可以分为叙事联、状物联、抒情联、论理联、勉志联、格言联、讽刺联等;如果以创作方式为标准,可以分为撰联、征联、集联、改联、仿联、嵌名联等;如果以写作方法为标准,可以为正对、反对、串对等;如果按语言特点为标准,可以分为文言联、白话联;如果以对仗宽严程度划分,可以分为工对、宽对、邻对等等,标准还有很多,种类也就更多。多数人赞成以应用范围作为标准,这样,可以分为春联(含节日联)、婚联、寿联、挽联、胜迹联、行业联、题赠联、宅第联、艺苑戏台联、文艺作品联、杂联等十一种。
(一)春联(含节日联)
(二)婚联:
(三)寿联
(五)胜迹联
(六)行业联
(七)题赠联
(八)宅第衙署联
(九)艺苑戏台联
(十)文艺作品联
(十一)杂联
第4个回答  2011-12-07
对联的种类   1.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严格来看,可将其区分为节日联和时令联,但鉴于二者往往合一,这种区分已无实际意义。一般可直接将节令联划分为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若干子类即可。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所谓春联,就是用于春节的节令联。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2.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划分为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若干子类。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喜庆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3.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4.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如山水楼台、文物古迹等),或者与它密切相关(有关的人、事等)。这类对联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联可分为山水园林、寺庵庙观、殿阁亭台、院舍堂馆、碑塔墓窟等若干子类,不一而足。   5.行业联:是指其内容为针对某一行业、部门或领域的对联。由于时代的变迁,对联在行业上的运用虽已不如以前,但仍旧可观。从其适用范围和内容特色看,它仍不失为对联的一大种类。行业联可按行业、部门来划分子类。   6.题赠联:是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虽然许多对联都带有某种题赠性质,但这里所说的题赠联,仅限于人际关系交往(或向往)的题赠之作,不包括挽联与贺联之类。其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从对联的运用情况来看,题赠联不失为一大种类。根据题赠对象的不同,题赠联一般可分为题长辈联、题同辈联、题晚辈联等若干子类。   7.杂感联:是指没有特定对象,而内容包罗比较广泛的对联。这种对联往往带有比较单纯的文学创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联、咏物抒情联、劝喻讽刺联等。   8.学术联:是指带有某种学术性质的对联。这种学术性质指的是在内容和用途上不属于上述几大类的某种专业性质。其内容往往比较专门,带有某种学科或宗教特色,如科普联、佛教联、道教联等。从对联的运用范围及发展空间而言,有必要将学术联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如作者所撰写的《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一书,就以对联的方式将许多佛教人物与佛教义理比较系统地写成了一部学术专著。推而广之,也可将许多科学知识或其他学问道理用对联的方式加以撰写,并且在内容上突出其学术或专业性质。   9.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这类对联的内容,要么是突显某种风格的独特性(谐趣联),要么是相对不太重要(技巧联),从而显得别具一格。从这个意义上,可将其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