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吗?

如题所述

很多人都分不清楚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今天我给你们讲一下元宵跟汤圆的区别吧。
第一、地域区别。俗话说得好“北滚元宵,南包汤圆”。说的就是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其实很多食物都有这种地域差异。就比如说北方的馄饨,南方的抄手以及两广地区的云吞。也就是这类似的地域差异。

第二、原材料不同。首先是汤圆跟元宵的外皮,它们的外皮的原料虽然都是糯米,但是元宵的皮是干糯米粉,而汤圆的皮则是用糯米粉团,所以汤圆所含的水分就要比元宵多得多。其次它们的馅料也是不同的。元宵的馅料就是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和果仁混合在一起。而汤圆的馅料是黑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和枣泥混合在一起。

第三、制作方法不同。俗话说“北滚元宵,南包汤圆”元宵是滚出来的,它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把拌好的馅料摊成大圆薄片,晾一会儿等它凉了后再切成乒乓球大小的立方体。最后放入一个大圆桶里面,倒上糯米粉,让它越滚越大,因为元宵的制作比较简略,所以元宵表面看起来就比较粗糙。而汤圆则是包出来的,方法就和包饺子差不多。先把糯米面和好,湿糯米的粘性特别强,所以包的时候只需要拿一小团湿面,然后挤压成圆片形状,接着把事先做好的馅料放在糯米上,两手边转边收口,就包好了一个汤圆。因此汤圆看起来就要比元宵光滑很多。

第四、煮熟时间区别。元宵煮的时间长,煮熟一份元宵需要10分钟以上。汤圆煮的时间短,3-5分钟就好了,汤圆浮起来就代表着它已经熟了。

第五、口感不同。元宵吃起来是硬的,汤圆吃起来是软软糯糯的。

以上就是汤圆和元宵的五个区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5

1、口感上不同:元宵吃口是硬的,汤圆吃口是软的。

2. 口味上不同:元宵独有口味是玫瑰、巧克力。汤圆独有口味:肉的。两者都有的是豆沙、芝麻、水果。

3. 煮的时间不同:元宵煮的时间长,要10分钟。汤圆煮的时间短,3~5分钟就好了,浮起来了

4. 制作工艺不同:摇元宵,工艺是”摇“:把馅心沾水,用水沾上干糯米粉,再重复N次这个过程直到它很大。

包汤圆,工艺是”包“:和包饺子差不多。用的是糯米粉面团+软馅。

地方特色汤圆:苏州五色汤圆

位于苏州吴门米粉店,以糯、粳米粉镶配,包以由鲜肉、玫瑰猪油、豆沙、芝麻、桂花猪油等5种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甜咸皆备,为脍炙人口的江南风味。五色汤圆可谓卖相最好,粉红、青绿、金黄、奶白以及棕褐色的汤圆各自口味不同。

馅料可以随心所欲的加,好比黑芝麻、奶油椰蓉、花生酱等。不过为保证其五色,基本的用料还是有讲究的,黄色的一般用南瓜,红色的则是胡萝卜为主料,绿的是抹茶,橙色的则需要加入橙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06

汤圆和元宵因为南北文化差异,虽然相似但是做法不同、吃法不同、馅料不同和储存方式不同,两者不是一种食物。



汤圆,别称“元宵”“汤团”“浮元子”,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食用。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元宵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在汉文帝时期,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末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

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2-05

汤圆和元宵制作工艺不同。

古人将芝麻磨成粉加糖作为馅料,再包进糯米粉里,揉成丸子。汤圆制作时,要把一部分糯米粉加热水烫软成团,再把生糯米粉揉到糯米团里,做成剂子,再包入馅料,质地较为柔软;元宵则是在馅料之外逐渐滚上略有湿度的生糯米粉,其质地更为紧实。

不论是“包”出来的汤圆,还是“摇”出来的元宵,都是元宵节的一个吉俗,取意在于阖家团圆、和睦美好、和谐圆满,寄托新的一年幸福安康、诸事圆满的心愿,以致被人们留传、沿袭、传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7-10
汤圆比较大,元宵比较小,而且吃的日子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