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四条戒律是什么?

需要详细的解释

【四戒】 [出华严孔目] 一解脱戒谓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则自然远离惑业之缚而得自在。是名解脱戒。二定共戒谓因修习禅定。发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定之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而戒与定俱发。是名定共戒。(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皆色界天也。)三道共戒谓声闻之人。于见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而戒与道俱发。是名道共戒。(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修道即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也。)四断戒谓断贪嗔痴等烦恼。得成道果。是名断戒。

即四种防非止恶之律仪。有数种说法:<一>指比丘之杀、盗、淫、妄等四波罗夷戒。((参见:波罗夷)3442)
<二>据大乘义章卷十之三聚戒义、华严孔目章卷三业稠林章等载,即:(一)别解脱戒,又作别解脱律仪。谓身不行杀生、偷盗、邪淫,口不为妄语、绮语、恶口、两舌,分别远离此等诸恶,得解脱自在。(二)定共戒,又作静虑律仪。谓修习禅定入于发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之定时,身自生戒体,不犯身、口之恶,则戒与定俱发。(三)道共戒,又作无漏律仪。谓声闻之人入于见道、修道位证得无漏道时,自然持身、口之戒,则戒与道俱发。(四)断戒,又作断律仪。谓于“未至定”中之九无间道俱生定共戒、道共戒,能永断欲缠之恶戒及其恶戒能起之惑;亦即断除贪、嗔、痴等烦恼而成道果。(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九、俱舍论卷十四、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表无表色章)
<三>据杂阿毗昙心论卷八、俱舍论卷十八等载,即:(一)希望戒,谓希望生于天及其余之善处而持戒。(二)恐怖戒,谓畏于自责、他责,惧于受罚、恶趣、不活、恶名而持戒。(三)顺觉支戒,谓随顺七觉支(七菩提分),而庄严其心坚持禁戒。(四)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之垢。上述前三戒为不清净有漏戒,后一戒为清净无漏戒。
<四>指十善戒中之前四戒,即:不杀群生、不盗、不爱他人妇女、不妄言两舌。与四波罗夷戒相当。此说出自六方礼经。p1697
FROM:【佛光大辞典】

(名数)一解脱戒,自戒师以如法之作法而受戒,于身中发得戒体,解脱身口之恶业者,就此而生沙弥比丘等之差。二定共戒,入色界四禅定则身自生戒体,而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三道共戒,于见道以上证得无漏道,则与无漏道共生防非止恶之戒体者。四断戒,断贪嗔痴等而成道果,故名断戒。见华严孔目章。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12
佛教的基本戒是“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一般只讨论前四条,因此也称四戒。不杀,包括不虐待动物。不盗,没得到物主的允许擅自取用都属于“盗”的范畴。不邪淫,夫妇以外的一切性关系都属于邪淫。不妄语,不说谎话,不阿谀奉承。不喝酒包括严禁各种麻醉品。
第2个回答  2010-06-12
嗯,一般是提“五戒”。

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这是佛教的在家居士,也就是所谓的“俗家弟子”要遵守的戒律。

如果是出家人,沙弥要守10戒,比丘250戒,比丘尼348条戒,就更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