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和俞平伯写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两篇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1、两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各有千秋,写的都很好。


2、1923年,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共同的题目,各作散文一篇,以风格不同、各有千秋而传世,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3、朱自清成名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叙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见闻感受,作者在声光色彩的协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秦淮河不同时地、不同情境中的绰约风姿,引发人思古之幽情。富有诗情画意是文章的最大特色。


4、俞平伯的这篇作品,体现了他的古典小说词曲水平,因此在这篇散文中,随处可见他在这方面的功力。他把这些文艺样式的用词融汇在一起,并不显得突兀或错杂,反而增添了文章的生气和丰采。

他们都构勒出了秦淮河秀美的轮廓。朱自清在这篇散文里,着意描绘了秦淮河的夜景,并且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把自己的感情和思绪,融注进他所创造的形象里。

写这篇文章时,朱自清深感苦闷、寂寞,同时很想填补空虚,排解烦恼,或躲进书斋,或寄情山水,追求一时的宁静和一切均皆适度的生活情趣。

但另一方面,朱自清又渴望光明,富有正义感,怅惘而不妥协,始终严肃地对待生活、对待自己.这种思想情感被灌注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甚至作品中关于月色、灯火、河水的描写,都隐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01
构勒出了秦淮河秀美的轮廓,朱自清在这篇散文里,着意描绘了秦淮河的夜景,并且融情于
景,情景交融,把自己的感情和思绪,融注进他所创造的形象里.
此文写于1923年,当时正处于五四落潮期,朱自清深感苦闷、寂
寞,同时很想填补空虚,排解烦恼,或躲进书斋,或寄情山水,追求一
时的宁静和一切均皆适度的生活情趣.但另一方面,朱自清又渴望
光明,富有正义感,怅惘而不妥协,始终严肃地对待生活、对待自己.
这种思想情感被灌注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甚至作品中关于
月色、灯火、河水的描写,都隐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夜游一开始,他
就神往于秦淮河的历史陈迹,那“华灯映水”、“灯月交辉”的光景,使
朱自清“枯涩久了”的心,被“润泽”得“不能自主”,简直有迷离恍惚之
感.在他眼里,船上的灯火“反晕出”“朦胧的烟霭”,又“逗起缕缕明
漪”,‘“碧阴阴的”水,荡漾起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而大中桥
外,“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水面被映照得“总像隔着一层薄薄的
绿纱面”,在清的月色和浑的灯光的交融中,秦淮河竟“仿佛笼上了一
团光雾”.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作者的烦闷、惆怅似乎都被暂
时忘却,只感觉到月光、灯火、水色的交互辉映,成一派不浓不淡、若
明若暗、朦朦胧胧,调和、适中、安逸的境界,这正是朱自清当时追求
的安宁和一切均皆适度的意趣的流露.
然而作者却不能真正超然,泛舟途中出现的妓船,把他拉回到现
实中,情感为之骤然一变.一来作者没有想到她们“仍在秦淮河里挣
扎”,为现实的黑暗而愤然;二来作者又苦于既同情她们的遭遇,又迫
于道德律而不能点歌,为此“觉得很怅怅的”.丑恶的现实打破了作
者恬静的心境,由于“心里的不安”,作者眼里“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
色”:“森森的水影,如黑暗张着巨口”,仿佛“要将我们的船吞了下
去”;傍岸船上一星两星的灯光,也“枯燥无力”;连电灯下的人物,都
“像蚂蚁一般”.显然,作者的情感由陶醉于秦淮河的夜景,而变为
“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并且这种心境的变化,也抹染在月光、灯
火、水色等景致的描绘中,显示出寓情于景,情景相生的艺术特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