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6年,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当把67位空腹的参与者放在一个布满巧克力味道的房间里,然后让第一组人吃萝卜,第二组人吃巧克力饼干,第三组人保持空腹状态。
紧接着再让他们进行一个非常困难的拼图游戏,结果发现吃萝卜的那组人平均8分钟左右就放弃了,吃掉饼干的那组人坚持了19分钟左右,而保持空腹状态的第三组则坚持了21分钟。
那为什么第一组只坚持了8分钟呢?因为他们在吃萝卜的同时,要花大量的精力来对抗想吃巧克力饼干的欲望,以至于很难应对接下来相对困难的任务;而剩下的两组,因为没有用到自制力,所以在做困难游戏的时候则坚持得更久。这就像我们工作学习一整天后,再让你去健身,你会觉得非常困难,就是因为你挣扎的,不仅仅是去健身这个行为,同时还需要对抗的是看电视、打游戏、和朋友出去吃饭等等诱惑。
也就是说:自控力是一个有限的资源,我们每天做任何事,任何决定都在消耗这个有限的资源。
首先当我们发现自己很难去做某件事的时候,先不要着急埋怨自己,而是要去想想背后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比如说我明明说要开始减肥,可是每天晚上仍然忍不住要吃一些不干净的东西。你可能觉得就是自己的自控能力不够,但其真正的原因,也许是在你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不小心在柜台上看到了自己喜欢的甜食;也许是你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刚好经过一个刚开业的餐厅,而这些东西都类似于在实验中的那个巧克力饼干。也许你能控制自己说:“不买、不吃、不去”,但它存在的本身就会大大消耗掉你的自制力,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个“巧克力饼干”的存在并且远离他。
但是这些都属于环境因素,有些我们根本就改变不了。事实上,像短视频、氪金手游、外卖APP这种短时间轻松让我们产生多巴胺的“巧克力饼干”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吸引力。在这种环境下,无论你想集中注意做任何事儿,都会变得非常困难。
但是有一件事儿,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那就是把你觉得最害怕、最困难、最不想做但又觉得应该去做的事情,放在每天早晨第一件事来做。
经历一晚的睡眠后,我们的大脑前额叶皮质,也就是掌管学习、记忆,决策能力的部分会得到重置,再加上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这时我们的自控能力会处于巅峰时期。所以通常我会把对我来说,最困难、最消耗精力的事情放在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来做,我发现只要我能成功地控制自己坐下来写,那么接下来的一整天都会变得非常充实且有效率。
但是假如我起床的第一件事,是打开手机,刷各种信息和社交媒体,不管我起得多早都会玩很长一段时间,有的时候甚至越玩越困,再睡个回笼觉。整个过程就像是自己给自己提前设置了一个“巧克力饼干”,等你起来后,已经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去做困难的事情了。所以如果你希望提高一整天的效率,那么第一步就是每天起床不要先打开你的手机。
你可以每天睡觉前把手机放在远离床头的位置上,换一个普通的闹钟。这样不仅可以让你快速起床,同时可以确保你在做第一件事之前,不会被任何“巧克力饼干”所影响。
因为通常当我们要做一件困难且复杂的事情,你就会产生抗拒心理,从而拖延甚至彻底放弃。那么你可以先把这件事拆分为一个可以在两分钟内完成的小任务,比如你想开始健身,那么可以先给自己设立的目标,是快走两分钟;假如你想学英语,那么目标可以定为背一个单词;假如你想养成读书的习惯,那么目标就是睡前读一页。它的原理是:当你把一个复杂的东西,拆分成简单的小任务,就更容易开始行动。因为我们的灵感、动力和行动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过程。
当你先从行动开始,往往会产生更多的灵感和动力,让你继续往下做。
就是提前,把第二天早晨要做的事情,写在一片纸上。不仅是要写出名称,而且要写出时间、地点以及具体方案。
因为在咱们写具体方案的过程中,你已经在脑海中预想了即将发生的情况和问题,从而大大降低在实际行动中的难度,这个方法在心理学叫作实施意向。
结合两分钟法则我们可以写:明天早上8:00我会在健身房快走2分钟;明天早上9:00我会在沙发上从字母A开始背一个单词;明晚11点我会在床头拿出新买的书读一页
当我们确定了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之后,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轻松地完成它。
大家都知道,无论你希望学一个新东西或者在某个领域挑战自己,我们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在使用了这个方法后,我能切身感受到自己,有自控能力来做一些平时做不到的事情。
那接下来我想给你一个挑战。
在接下来的30天里,每天早上花30分钟,做一件你认为可以提高自己的事情。
你可以开始学乐器、开始跑步,养成一个习惯。无论是任何事,我相信在30天后,你都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可是话说回来,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困难的事情呢。似乎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是在追求像多巴胺、内啡肽这样的化学物质。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咱们人的本性,就是渴望进步,渴望个人的成长,所以当你在挑战困难事情的过程中,尽管很不舒服,但你不会再焦虑,而且有一种很强的充实感,也许这个“过程”,才是我们做困难事情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