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推进“教联体”建设?

如题所述

建设“教联体”是经济社会特别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作出的战略抉择,是新阶段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从区域突破到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强县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重要行动。

“教联体”即县域内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其主要设想是,以推进县域城乡教育优质均衡为主线,以提升每所学校的发展水平、提升每位教师的职业幸福、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品质为目标,以每所学校为基本建设单元,以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谋、共建、共管、共治、共享”为抓手,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水平大体相当,城乡学生学业发展水平基本均衡,形成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美美与共的良好教育生态。

从实施主体来看: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政府发挥统筹作用,学校自主办学,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政府在教育领域的主要作用是设定政策目标,引导各种社会组织、学校通过区域事业规划、教育资源配置、公共财政投入、教育政策设计、教育质量监控等,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社会组织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对学校教育进行特色化补充,促进政府公共服务方式的变革。如提供专门的师资,为学校特色化发展提供资金,为薄弱学校输入高品质管理的指导咨询,为学校提供专业化的评估等。学校则应承担起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优化、自我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通过学校章程建设,优化学校治理结构,发挥教职工的作用,在课程开发、教育教学管理、自主评价等方面发挥自我组织与自我优化的功能。

从实施对象来看:“两个为主”。一是以县域为主,鼓励优质教育资源比较丰富、自身乡村学校数量较少的地区参与跨县域、跨市域的“教联体”建设。二是以县域义务教育为主。推进“教联体”建设,大背景是推进乡村振兴,主要目的是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个县几所高中大多集中在城区,有高考升学压力,需要多样化有特色地发展;幼儿园目前重在普及,民办比较多,建“联合体”条件都不是很成熟。因此,目前建设“联合体”的重点应放在县域义务教育上,条件成熟的可以建立基础教育共同体。

从实施方式来看:就近捆绑、局部均衡、整体推进。以就近连片的地理空间作支撑,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硬件设施、文化底蕴等因素,发挥信息技术(数字赋能)作用,将城区优质学校和资源与乡镇薄弱学校捆绑在一起、联合办学,形成教育联合体,当然也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这样就突破了原有乡镇、学校的限制,变封闭办学为开放办学,变孤立发展为联合发展。共同体内通过创新发展多校协同、资源整合、经验辐射、师资柔性流动等机制,持续健全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体系,形成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格局;通过实施区域教育“优质+”的办学模式,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高带低,努力实现共同发展、整体做强、全面提高。

从实施机制来看:多方联动、多元联建、协同共治。按照“省级统筹、以县为主、县镇共管、社会参与”的体制,以政府搭建平台为依托,协同社区、学校、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链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组织网络,建立章程制、议事制、共享制、督导制等系列化工作制度,形成党建联建、特色联创、资源联享、教师联聘、中小幼联动等运行机制。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伙伴协作,更好地促进优质教育品牌、硬件资源、课程资源、管理机制等的输出与共享,共同促进学校办学质量与效益的持续提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