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愈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

如题所述

治愈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是一个个体化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需要都是独特的。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一般性建议:

    寻求专业支持: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师的帮助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重要一步。专业人士可以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你理解和处理过往的伤害,并发展应对和康复的策略。

    接受情绪: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接受并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愤怒、悲伤还是失望。认可并接纳这些情绪,同时寻找健康的方式来表达和释放它们,如写日记、绘画、运动或与支持的人交流。

    建立支持网络:寻找支持的人群,如亲密的朋友、伴侣、亲戚或支持团体。与他们分享你的经历和感受,寻求情感支持和理解。有一个支持网络可以帮助你感到不再孤单,同时为你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

    培养自我关爱: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睡眠、饮食和运动。寻找自己喜欢的活动和爱好,给自己留出时间和空间进行放松和充电。

    重新定义自己:尝试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独立于原生家庭的定义。思考自己的梦想、目标和价值观,并努力朝着这些方向发展。建立自己的身份和自信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重要一步。

    学习宽容和原谅:宽容和原谅不是为了让伤害变得无关紧要,而是为了释放自己并减少对过往伤害的固守。学会宽容自己和他人,寻找内心的平和和和解。

    请记住,治愈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时间、努力和坚持。重要的是给自己足够的爱和理解,并寻求合适的支持和指导,以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康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26

有人说:原生家庭带来的痛,终其一生都无法治愈。而为人父母的我们,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原生家庭带来的痛,究竟能不能被治愈?亦或者要经历怎样的人或事才能被治愈?

一切都是父母的错?

近些年来,有个很热的词叫作“原生家庭”,它指的是从童年开始成长的家庭,是相对于成年后自己组成的核心家庭而言的。

【我没有办法变得更好,因为一切不顺利,都是原生家庭的造成的!】

越来越多这样的观点在网络中流传:“父母皆祸害”,“一个人的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

彷佛原生家庭就是每个人无法摆脱的梦魇,影响自我实现的魔鬼。好像成年后所有面临的问题,性格能力、事业发展、感情归属,但凡经历挫折坎坷,都能怪罪到原生家庭头上。然而,原生家庭真得有影响人生走向的巨大能量吗?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的故事

20世纪初,美国一个犹太移民家庭,塞缪尔和罗斯夫妇在1908年4月1日,生下了一个小男孩,他们给他取名为亚伯拉罕。之后他们又生了3个男孩3个女孩。

他的父亲塞缪尔出于对婚姻和妻子的失望,经常在家以外的地方消磨时光,以避免在孩子们面和妻子发生冲突。

那个年代就像目前很多家庭一样,夫妻的婚姻名存实亡,但是为了孩子,凑合在一起。更多时候,在这个家庭里,父亲是缺席的。

然而糟糕的婚姻状态,对宗教的痴迷,又让他的母亲陷入可怕的情绪漩涡,作为家庭的主导者,她经常为了一些小小的过失就常常斥责她的孩子们:“上帝将严厉的惩罚你!”,而那些小事仅仅是她不喜欢做的事情。

在小亚伯的记忆里,母亲一直是自私、吝啬、暴虐的存在。她甚至给冰箱的门上锁,只有当她想给自己弄东西吃的时候打开冰箱,允许孩子们吃一点零食。

他对母亲的反感和憎恶贯彻了他的一生,偶尔在公开场合谈起母亲,也全是负面和仇视的言论,他没有原谅过他,甚至拒绝这样去理解她:她是自己成长环境以及不幸婚姻的牺牲品。从十几岁离家后,在母亲的有生之年里,他只去探望过她几次,这一生,都未曾和母亲和解。

出生在这样毫无幸福可言的原生家庭,一辈子也没感受到母亲的爱,按照很多人原生家庭论调,亚伯的人生,应该从此废掉,他的性格应该变得阴郁、古怪,婚姻应该很不幸福才对。

然而,内心带着伤痕和痛楚的亚伯,用他一生的成就和家庭幸福证明了: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并不是一个人的宿命。他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也许你不认识他,但一定听说过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成长为一位温和仁慈,广受人们敬佩的心理学家,与此同时,他和妻子生活的也非常幸福。

事实上,认真做事业的人,根本就不会害怕“原生家庭”。心理学引出“原生家庭”一词的本意,是要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治愈自己,以及更加理解他人,是为了寻求解决途径,并非是为了作为不幸的承担者。

我们可以选择把一切的归因于原生家庭,也可以选择正视自己的创伤,寻找途径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虽然原生家庭塑造了我们的过去,但是却不能束缚我们的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