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中科院老科学家住13平米筒子楼的现象?

如题所述

中科院老科学家住13平米筒子楼事件,存在诸多疑点和问题,该房屋是否是科研人员唯一的福利分房,且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关村筒子楼是极好福利待遇,目前房屋改造的可能性等等。

而该事件引起热议的原因除却表象,是反映的社会现状”戏子家事天下知,英雄枯骨无人问“

    但是我更为气愤的是宣传词,歌颂他们生在陋室,为国科研的精神。

🔶曾经一度追崇,乃至现在还存在的现象——歌颂牺牲自我、贡献社会的精神

奉献

    牺牲是伟大的精神,且是值得歌颂的,结合前几十年的国情,贫穷是常态,贡献是大爱,宣传这些既是对这些人行迹的尊重,也是鼓励大家一起为社会主义中国奉献,做大蛋糕。

🔷但今非昔比,我国已经实现全面脱贫,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宣传颜回乐道安贫,展现这些为中国付出极大贡献的人,他们安贫乐道,反而是一种羞辱。

安贫乐道

    乐道安贫是面对现状心态的调整,我私以为是无可奈何的安慰。

    改变贫穷才是正确的,如今我们还在追求这种悬崖上开出的花朵,我认为是极大讽刺。

悬崖上的花朵

💖苦难从不值得歌颂,我们歌颂的从来是在苦难中绽放的花朵,而不是塑造苦难的人。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科研人员以技术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宣传即使贫穷苦难,也在为祖国奉献的事迹,我觉得违背了分配方式的初衷,且极大地浇灭了人们奉献社会的热情。

按劳分配

⭕现在社会充斥着拜金主义,多少人既对其唾弃,却又啧啧称羡。因为金钱与权势确是利器。

拜金主义

    我不知道是不是表面唾弃就能掩盖实际得利者的舒畅,现如今扯的大旗也盖不住了。

⭕物质决定意识,良好的生活环境才能最大化地提高人们的创造能力。

    我不认为一味歌颂山区孩子在恶劣环境下仍获取高分,就能抵消地区教育不平衡的失职。

物质需求的满足

💕精神的宣传不能掩盖现实的需求,一个人存在,就需要物质资源的满足。分配制度的存在是让百花齐放,是鼓励人们劳动与奉献,赞美与宣传是锦上添花,而不是资源置换。

🛑此事件让我联想到袁隆平院士曾因摸了豪车而被网暴的事情,人们将这些院士推上高台,赞之美誉,添上光环,却仅仅只是光环。他们的言行被要求,满足人们对圣人的幻想。

审判

    却对王思聪等人宽容至极,他们肆无忌惮,肆意妄为,人们却认为——公子哥,正常。

    是不是带上略带歧义的光环,就不需要顾忌什么,因为大家都认为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平生做尽好事之人若有错事,便是虚伪的善;作恶多端之人放下屠刀便是立地成佛。

立地成佛

    时人解读,此为向善与向恶之区别。可谁又知,向恶是不是别人言论的结果。

💝光环不应该是禁锢,勇于奉献并且不贪慕权势金钱,是人的向往,而不是道德绑架的枷锁。

按照他们的贡献来分配他们应有的待遇,不用光环禁锢绑架他们,才是对这些勇于奉献的人最好的奖赏,而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奖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1

看到这样的热搜和现象,我内心充斥着躁动和难过,对老科学家的同情不由从心底迸发。躁动和难过是由于为国为民的中科院科学家的住宿情况和安全保障的问题,但冲动过后更多的是理智,在深入发掘了一些信息并且查阅网文后,今天来与伙伴们一起探讨一下这种现象。


上图中的头发花白的老人就是中科院院士段原星,居住在一所破旧的小到13平米的楼房里面。楼道里面的墙体受损严重,房屋狭小屋内设备陈旧,随处可见电线的掉落,并且是与爱人一起生活在这小小的楼房,居住环境十分恶劣。

那么问题接坠而至,为何国内明星日入百万,网红一夜打赏上直播平台收益将近几十万,但是为国为民的科学家却要与爱人一起挤在这狭小的地方生活?退一步讲,在国家日益发展壮大的时代,贡献如此之大的科学家即使不能月入百万,却也不至于沦落如此境地,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时,我查阅了这个小区和背景,发现这热搜的背后并非如我们所想。

1:小区背景。

    科学家所居住的小区,是位于中关村附近的科源小区。在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小区的位置极佳,临近我国两所顶尖名校,属于学区房,楼房的设备几十年没有更换过,楼房内白瓷砖贴墙,楼房的房间里面卫生间干湿分明,配备与独立的浴缸和厨房,并且在出小区之后交通十分的便利,再加上小区旁边的高档消费地,追溯到七八十年代,妥妥的一栋顶级豪宅。但是,随着设施的老化和水管的破裂,房子的卫生和装修很差。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让老科学家住在这么一个老化并且卫生不好的房子呢,难道就没有分配新房吗,还是说没有工资改善新的环境生活?答案:都不是。接着往下看。

2:房屋分配。

    这些房子是以前中科院的宿舍楼房,产权当然属于中科院。早在落实房改时候,中科院按照了职位分房,可以说,早在九十年代,中科院早已为科学家分配了新房,例如在九十年代的中关村一带的黄庄和中关村小区等高档房屋楼,还有00年新科祥源和北沙滩等都有房子分配,中科院分配的房子不在少数。有的院士把自己分配的房子租出去来获得收益,在现在的这栋科源小区,他们仍有使用权,所以就见到了有的中科院院士在科源小区居住的情况。

在寸土寸金的地段,再加上由于小区的牵涉房产的证明较多,其中还涉及高校和企业的产业证明,导致拆迁此处的房子显得异常困难,房屋拆迁的指令一拖再拖。在媒体的发掘下,报道出冷落科学家的这样的热搜,以此来博得眼球和利益,在我们看来,十分赞同和认可提高科学家的待遇和地位,而不是让流量网红和明星的月赚千万。最后,祝愿为祖国做贡献的科学家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2个回答  2022-08-18

     近日,在网络上爆出来两条新闻让我觉得对比性非常明显,而且让我十分寒心。一则新闻是网红自曝一天能挣400万,还全款买下了四千万的大别墅。另一则新闻则是中国老天文学家段元星蜗居13平筒子楼。这两则新闻的对比让我们感到十分寒心,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待这一事件呢?

💡  "中科院老科学家住13平米筒子楼"事件

在北京科源社区中,曾经卧虎藏龙,住过钱学森、钱三强等中国巨星。但近日,多位居民向北京市公众号反映,他们所居住的海淀区科源社区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房子,多为简易的筒子楼,早就年久失修,问题层出不穷。然而,多位为中国科学事业做贡献的退休科研人员就居住在这里,而且一住就是几十年。作为中国德高望重的群体,他们这些问题反馈后却石沉大海,没有人为他们解决。

段元星老人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工作。1975年段元星曾用肉眼观测的方式发现了一颗新星,被中国科学院破格录取为北京天文台研究生。他的故事曾被写成报告文学《探索星空奥秘的年轻人》,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然而,这位退休的天文工作者,如今却和爱人住在中关村科源社区16号楼一间不到14平方米的小屋里。

💡  拆迁成为主要难题

在事情爆出后,很快就有网友指出问题:“因为这里是学区房,房价很高,所以主要的问题是拆迁拆不起。”因为政府和科学院不想再将这块地方变成住宅区,而是想要变成商务区和科研区。但这样的话政府给的补贴款根本不够,因为在拆迁评估的时候对学区房是不加评估价值的评估,防止学区房的溢价。

在网络上有很多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网友认为老科学家们的退休金本来就很高,住在这里只是为了作秀或是等拆迁款。但是我想说,住在这里是人家自己的选择,退休金如何使用也是由别人的决定。未知全貌不予评价,但是我们能看到的是这里的居住环境确实非常的恶劣。

💡  不要让新一代孩子的梦想变成”直播带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就了越来越多不该成就的人。随着短视频平台的火爆,不少网红开始走起了直播带货的形式,粉丝数量高的一场直播下来就能赚近百万。前来的这么容易吗?这不禁让人深思。多少人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一辈子奉献在工作岗位上也只是勉强糊口,这样来钱快又轻松的方式必然会吸引到很多人。

8月3日,某短视频平台网红主播“彩虹夫妇”发视频自曝一天带货2.3亿,净赚400多万元引发关注。视频中,“彩虹夫妇”主播称,一天带货2个亿,抛开所有开支,大概挣了400多万元。“彩虹夫妇”账号的直播动态显示,他们刚于8月3日举行过“彩虹生日大场”直播,从9时53分到23时41分,总共分三个时段进行了约13个小时的直播,每场卖商品上百件。其7月22日的“出月子特大场”直播分两个时段共持续约4小时,每场卖60多件商品。

网络平台催生出了越来越多的毒瘤,迷惑了当代年轻人的视野。他们认为只要通过网红形式就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赚到大钱,常此以往越来越少的人会脚踏实地的干实事,而是把眼光都放在了投机取巧上。不要让当代的年轻人沉迷于直播带货的红利中无法自拔,这是当今我们刻不容缓该做的事。

   综上所述,对于中科院老科学家住在环境恶劣的13平筒子楼里,我的态度是十分愤怒的。希望相关人员可以尽快处理这个问题,不要让老科学家们寒了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8-17

看到这个现象,我很难过,这让我想起袁老摸了一下豪车就被骂上热搜那件事。

首先,对于袁老那件事,我认为清贫不应该跟功德高尚的人配套。我们平时看的电视剧里面好像就是越厉害的人住的地方越破,但是事实上,这样真的能拿到现实来吗?电视剧那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这样写只是为了对比,产生更好的观影效果罢了,古代那些一身功绩的大将军,哪个回来不是赏赐,不是夸赞?状元不也得到了官职吗?为国家奉献了一生、作出了伟大成就的科学家,怎么就不能有豪车住豪宅了?那是他们应得的,是对他们的奖励和尊敬。那只是生活条件而已,又不代表骄奢淫逸。

其次,对于题主所说这个现象,我也觉得难过。从我个人的角度,就算这些伟大的科学家自愿不要豪宅,不要豪车,我觉得13平米的筒子楼也没有人愿意住吧,这些楼房本来已经破旧不堪,摇摇欲坠,还有漏水的现象,这样他们的生活根本得不到基本的安全和健康保障,也应该将他们安置到更有保障、条件更好的地方居住。至于网上有些说法说这些筒子楼是学区房,价值百万,或者本来想拆,但是这里住着科学家,为了表示尊敬才没管,我不敢苟同。就算价值百万,就算表示尊敬,也不能让科学家的生活没有安全保障。

最后我想说说我对于这件事其他的看法。有人拿明星和这些科学家对比,说为什么明星能有这么高的收入,而我们的科学家却只能一生清贫,我认为有一定道理,在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再将安贫乐道视为一种美德,而要让曾经舍生忘死、为国效力的科学家安度晚年,让他们伟大的成就得到相应的回报。我们不能将豪车豪宅视作一种骄奢淫逸,而要看作功德高尚的名人应得的回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8-17

那些对自己苛刻的老一辈,我是不认为他们还有继续发展空间的,新闻里提到的几个科学家,都只是那个年代的科学家而已。


除了孩子非常非常不争气,基本上就不可能发生在中国——孩子在物质和精神上双贫乏才会把老年人赶出去,自己霸占所有父辈财产。
实际上,年轻人只要自己有,哪怕少,他们都不愿意跟父母共享财产,也就是不愿意用老年人的财物。
任何人自己的生活没有达到所在群体平均以上水平,不建议参与任何公益,我们也不追捧这种行为。
任何物质,自己多的时候才分给别人;自己少的时候,留着自己用吧。
物质和精神是统一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改善、不跃层,精神层面的提升也有限。


以前的单位单身宿舍就不提了,都是在过道做饭,卫生间也不包含在套间里面,十三平就是卧室;进入九十年代,普遍住房标准是成年人30到60平方,也就是60—100平方是家庭标配,特别是北京寸土寸金;到了现在,进行设计型精装修,更符合生活使用需求,就是住房品质的第三次提升了。
不要把贪婪当炫耀的资本,贪污受贿是被全民批判的,做芯片的资金都拿去盖产业园和配套小区了,所以他们的新闻都是一系列的;但是在中科院干了一辈子,赶上中国正常发展的几十年,又不缺脑子,连套正常住房也没搞到,是很丢人的事。
以撒谎和造谣为生的传统媒体,都应该破产倒闭重整一次。
科技大发展,中科院需要盖新楼的话,按政策拨地,家属楼卖专利换地。
没有新的科技发明和有用的科研成果,不接受新的高端人才进入的单位,不管是中科院还是世科院,也不需要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