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密不当有什么危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26
定密不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密级确定不准确;

2. 保密期限确定不恰当;

3. 知悉范围确定过宽;

4. 作出定密决定的程序不规范。

接下来,我将详细解释这些定密不当的内容。

首先,密级确定不准确是指在对信息进行定密时,未能准确判断信息的敏感程度和保密需求,导致密级设置过高或过低。例如,一些本应属于“”机密级别的信息,可能被错误地定为“秘密”级别,从而降低了保密要求,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反之,一些本属于“秘密”级别的信息可能被错误地定为“机密”级别,导致不必要的保密资源浪费。

其次,保密期限确定不恰当是指在定密时,未能根据信息的实际保密需求和时效性,合理地确定保密期限。一方面,如果保密期限设置过长,可能会导致一些已经不再需要保密的信息仍然受到过度的保护,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如果保密期限设置过短,可能会使一些仍具有保密价值的信息过早地失去保护,增加泄露风险。

再次,知悉范围确定过宽是指在确定信息知悉范围时,未能严格控制知悉人员的数量和范围,导致信息泄露的风险增加。这通常发生在一些机关单位对信息保密意识不强,或者对知悉范围的管理不够严格的情况下。例如,一些本应仅限于特定人员知悉的信息,可能因为知悉范围确定过宽,而被不必要的人员知悉,从而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

最后,作出定密决定的程序不规范是指在定密过程中,未能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决策,导致定密结果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受到质疑。这通常发生在一些机关单位对定密程序不熟悉,或者对定密标准理解不准确的情况下。例如,一些单位可能未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定密决策,或者未能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导致定密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引发合规性问题。

综上所述,定密不当包括密级确定不准确、保密期限确定不恰当、知悉范围确定过宽以及作出定密决定的程序不规范等内容。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定密工作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定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保密意识,确保定密工作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的定密监督和考核机制,对定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定密不当的问题,保障信息的安全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