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不打不骂,孩子就会没规矩没出息,你会这样教育孩子吗?

如题所述

俗话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因此,有人认为,教育孩子时不打不骂,孩子就会没规矩没出息。

我不完全赞同这样的观点,我也很少用这样的方法教育孩子。理由如下:

“惩戒”和“体罚”教育有无效果,因人而异。

以我的经历和经验看,“惩戒”和“体罚”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简单省事,直截了当,立竿见影。这是别的教育方法根本无法达到的效果。面对孩子,有的时候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不一定能管用。但是你严厉地骂他或者打他,教育效果是非常显著的,立竿见影,而且能够惩前毖后。

我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哪位老师厉害,会“惩戒”学生,那么学生在他面前就会规规矩矩,非常听话,非常遵守纪律。相反,佛系的老师,学生见了他不怕,他的学生,就会乱糟糟的。

对有的孩子而言,当头棒喝,可能会使他警醒、反思,从此洗心革面,努力进取。我见过一位非常严厉长于“惩戒”的老师,他带出来的学生有的经常回来看望他,非常感激,声称是这位老师的打骂才把自己教育成功的。

不过对有的孩子而言,失当的“惩戒”和“体罚”教育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变得内向,变得孤僻,变得优柔寡断,变得畏手畏脚,最终毫无出息。这样的例子也绝非没有。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用“惩戒”和“体罚”教育。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法,用不用“惩戒”和“体罚”教育,要因人而异,因人施教。

“惩戒”和“体罚”教育的尺度不好把握。

“惩戒”和“体罚”教育简单省事,直截了当,立竿见影,还能树立施教者的权威。因此一些人喜欢“惩戒”教育,支持“惩戒”教育。不过以我的经历和经验看,“惩戒”和“体罚”教育的尺度往往不好把握。有的时候施教者往往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时冲动或者宣泄情绪,“惩戒”就有了侮辱性,有了攻击性,从而丧失教育的初衷。

“三尺讲台一路行吟”老师认为:我们的传统教育比较倾向于“惩戒”教育,也有人总是喜欢“惩戒”教育,支持“惩戒”教育。不打不骂,上房揭瓦;不给他点颜色,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不过我还是觉得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教育是灵魂的唤醒,应该真诚地、平等地和孩子交流沟通,慎用“惩戒”和“体罚”教育。如果非用不可的话,也要把握好尺度,万万不可带有侮辱性和攻击性,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爱护别人就是爱护自己。不要怕费口舌,不要怕费时间,坚持不懈,循循善诱,静待花开。只要我们的方法对头,孩子总有一天会会成才,会成功。

不知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讨论,欢迎留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07
我当然不会这样教育孩子,因为我觉得一直鼓励孩子才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活泼好动。
第2个回答  2021-09-07
我并不会这样教育孩子,我觉得孩子虽然应该适当的惩罚,不过平时应该讲道理的时候比较多一些。
第3个回答  2021-09-07
不会这样教育孩子,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给孩子的心理压力是特别大的,而且还会让孩子的心理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自卑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