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战结束到新中国建立,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有

如题所述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土地政策:

目的:调动广大群众革命积极性。

政策:1946-5《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变减租减息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耕者有其田。

影响: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认识:

变革土地制度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不解决土地问题,就不可能把广大农民真正的发动起来,也不可能完成反封建的任务。

在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国内矛盾,分别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土地改革政策。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为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而制订的减租减息政策已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要求,为了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中国共产党制订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土地革命纲领。

扩展资料:

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

文件要点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权分置”进行时。

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指导各地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的具体办法,确保政策衔接平稳过渡。完善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在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开展“回头看”,做好收尾工作,妥善化解遗留问题,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至农户手中。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

总结好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巩固改革成果。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坚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在修改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完善配套制度,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拓展改革试点,丰富试点内容,完善制度设计。

抓紧制定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指导意见。

研究起草农村宅基地使用条例。

开展闲置宅基地复垦试点。

允许在县域内开展全域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

严格农业设施用地管理,满足合理需求。巩固“大棚房”问题整治成果。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重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扎实开展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使用,调剂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

注释:

此次中央一号文件的这部分内容无疑是与广大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两项“三权分置”制度改革赫然在列,将为农民土地价值的提升和土地增值收益的共享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

这其中对于宅基地制度的改革尤为引人关注,“农村宅基地管理指导意见”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条例”的出台预期将有望对这一领域长期存在的“一户多宅”“有户无宅”“无证建筑私搭乱建”“超占面积”“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和遇征收拆迁时的补偿标准确立等问题“开药方”。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文件选用了“稳慎”二字,也预示着这项改革将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广大农民朋友在积极参与当地“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等新政策措施时也要抱持“稳慎”的态度,必要时及时咨询专业维权律师的意见,争取在改革前沿实现自己的合法利益诉求突破。

而文件中“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表述无疑具有宣誓意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宅基地将有望为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的稳步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土地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