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大观楼长联的社会评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4

陈毅在看完了这副长联之后,赋《题大观楼诗一首》,赞道:“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数千年。……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言。”郭沫若也曾赞道:“长联犹在壁,巨信笔如椽。”香港作家梁羽生评此联:“情景交融,古今会合,浑然一体。气魄之大,无与伦比。”毛泽东对大观楼题联尤其推崇,据杨尚昆回忆,“国内有些著名的对联他一口气能背下来,比如昆明大观楼那副一百八十个字的长对联,他就能背下来”。一次中央开会,毛泽东对云南一位负责人专门谈起,说你们那里是“四围香稻,万倾晴沙”,有“九夏芙蓉,三春杨柳。”1958年3月,毛泽东到成都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看到了辑录在《楹联丛话》里的大观楼长联,便对照三种该书版本阅读,并圈点批注。特别是看到该书评长联:“虽一纵一横,其气足以举之,究未免冗长之讥也。”时,毛泽东旁批:“从古来看,别创一格,此评不确。”
正如岳阳楼以范仲淹《岳阳楼记》、黄鹤楼以崔灏《黄鹤楼》诗、滕王阁以王勃《滕王阁序》显名一样,大观楼闻名天下,更是有了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这一幅煌煌长联,撰成于清乾隆年间,其超越时空的深刻感悟,可与曹雪芹的《红楼梦》媲美。从长联与《红楼梦》的思想来看,受佛家性起缘空、诸法无常等的影响是一脉相承的。悟性极高,其境界是历代俗唱不可比肩的。因为在这副浑灏流传,化去堆垛之迹的180字间,分明展现着一个比大海、比天空更广阔的襟怀。这襟怀中融入了山与水、草与花、人与事、诗与史;融入了千年往事、万古烟云;更融入了无限的情怀,卓绝的品质。几百年来风风雨雨,赢得了广泛的言语赞叹,更赢得了众人的心灵共鸣。关于大观楼 出昆明城西南三公里的滇池之滨,本为草海湖滩,在明末还是一片野景。徐霞客在其《游太华山记》中描述这里景致时写道: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萑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明代世袭镇守云南的沐氏曾在此建花圃。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由湖北僧人乾印来此建莲花寺,其讲《妙法莲花经》,听者常千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巡抚王继文对此处风光大加赞赏,遂命建三层方楼一座,登楼远眺,极目所及,海阔天空,烟波浩淼,湖光山色,真可谓洋洋大观,故取名大观楼。同时建成楼阁一群,有华严阁、涌月亭、催耕馆、观稼堂等。此地远浦遥岑,风帆烟树,一幅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从此渐成游览胜地,引来无数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画,并写下许多联额、名作。其中清代著名诗人孙髯翁所撰长联,共一百八十子,内容深刻,对仗工整,传颂海内,脍炙人口,被称为“古今第一长联”。咸丰七年(1857),清军镇压回民起义是,大观楼被焚毁。同治五年(1866)重建,历时三年建成,此即现今所见的大观楼及附属的建筑群。民国五年(1916),大观楼辟为公园。解放后又经多次修建,并加大扩充,现已成为大型旅游区。至今大观楼三楼悬有郭沫若1961年登大观楼诗句:“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掾,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现在所挂长联是光绪十四年(1888)由云南剑川人赵藩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