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年轻人越来越社恐?

如题所述

社恐是社交恐惧症的缩写。大家自称为社恐人,其实没有那么严重。更多的是一种标签,而不是一个病症。一般是指比较宅,不喜‌‌‌‌‌‌‌‌‌欢社交、更喜欢待在自己的小世界的人群。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是上大学,极少部分出来工作,知道了社恐的定于以后,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造成社恐的原因。

家庭教育作为诱发大学生社交恐惧症的主因,提醒家长们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而通讯技术的发展是不能阻止的,这就需要老师们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多组织聚会,鼓励大学生参加活动。

遗传因素:社交恐惧症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风险要比正常人偏高很多,说明有遗传的可能。

原生家庭影响:孩子生活环境比较卑微,总是责骂,给予不了一定的肯定,孩子性格就会比较孤僻,总把负面情绪跟自己结合起来。

自身心理素质:平时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接受别人批评或者否定,心理素质差承受不了,就会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抵触在人多的地方发表自身观点,慢慢出现回避行为。

社会原因:通讯技术的发展是大学生患社交恐惧症的另一大主因。手机、电脑等通讯技术的发展,让学生尤其依赖这些工具,越来越宅,讨厌出门。

价值观多元:说白了,社会乱七八糟的观念多了,正能量的价值观受到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信念生活。由此,遭遇到的是尔虞我诈,巧取豪夺,钩心斗角,翻脸背叛等。社恐也就顺势出现了。



生活紊乱堕落:熬夜追剧、打游戏,宅家不出,吃垃圾食品,看垃圾信息及视频,不运动等等诸如此类,非健康的生活方式腐蚀人的心智,惰化人的行为,长此以往,社恐就找上门了。

你不勇敢没有人能教会你什么是坚强。拥有适当而舒适的社交活动是每个人都有的需求,当我们找到更好地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方式时,世界也会向我们展示更美好的一面。
所以,寻找让自己舒服的社交方式才是“社恐”的自愈之路,尝试主动靠近让自己感到恐惧的社交情景,进行脱敏治疗;或者多进行冥想,拥抱更积极的情绪,又或者借助一些小工具,打破社交僵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03

当代年轻人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往往喜欢加上一个「社恐」的标签。
真的社交恐惧症吗?拉倒吧!人家的潜台词是:“我都贴上社恐标签了,没有重要事情的话,就别烦我了!”
心里想的是,把时间用在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上,而不是应付没兴趣的人身上
说明年轻人活得更真实,所用的借口也更圆滑顾及了对方的面子,自己还得到了自由。

01   真正的社交恐惧症,严重到无法介绍自己
社交恐惧症又叫社交焦虑障碍,是社交情绪的一种。它是仅次于抑郁症和酗酒的第三大心理健康问题。
社交恐惧症的人,是没有机会向别人介绍自己有“社恐”的,因为交往的时候,他们往往伴随着生理上的症状,比如出汗、脸红、心慌等。为了回避,通常会减少社交,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有个大三的学生患上社交恐惧症,他几年的时间,不敢和人说话。必要的交流时,不敢看对方,他会低头盯着脚下。觉得别人都不喜欢自己,对谁都害怕。
真正的社交恐惧症,是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去做专业的咨询治疗。现在的年轻人口中所说的“社恐”,只是一个好听的借口。

02   社恐、酒精过敏,完美的拒绝理由
年轻人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所用的“社恐”标签,是主动出击的自我防范,并不是被迫的社交焦虑。


除了社恐的借口外,还有“酒精过敏”的借口,也是我最近听到的完美理由。
几年前,我和几个同事吃饭,有个同事喝了酒后,一直在挠头。问他时,他说酒精过敏,然后又安慰我们,说没事,自己有把握,只是痒而已。
我熟悉的一个邻居,滴酒不沾,说是过敏。几乎所有的场合,都不碰酒。在一次接待远方的朋友时,他拿起红酒,把大家吓一跳。劝都劝不住。他喝了一些,果然没事。原来,真正酒精过敏的人,并不是一点不沾,他们只是太熟悉自己的酒量与反应罢了。


最近过年聚餐,我的一个发小,以前喝酒绝对没问题的。可是现在他说自己酒精过敏,想也是借口。
我也没追问。真的如何?假的怎样?不强迫、轻松、随性的聚餐,才是王道。
03   “社恐”标签的真正目标是自在
这届年轻人是越来越有想法了。就算是划界限的提前拒绝,都要找既不伤别人面子,又完美拒绝的理由。当然,社恐那是选择性的社恐,酒精过敏更是选人进行来着。遇到“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机会,还是可以把这些借口抛诸脑后的。借口好用,就一直用。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处在不用借口,也能自在生活、自在社交的环境中,那就是天堂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3-29

不会、不喜欢、没必要,这三点便是当代年轻人普遍社恐的解释。而且现在的社会互联网发达,手机里有很多的社交软件,很多年轻人更愿意在手机上社交,觉得能够避免现实中的很多尴尬。

一些不好拒绝又让人心累的社交行为和在社交中表现不佳的沮丧,是产生社恐的主因。

朋友圈求点赞、求投票、求转发,拼多多帮忙砍一刀,给多少人带来了精神绑架;和他人产生认知差异的时候,想要争论却又选择了忍耐;那些无法拒绝的酒局或者集体活动,也让人倍感心累。

社恐的人会主动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无论是眼神接触还是语言接触,甚至是彻底避免与他人碰面。如害怕热情攀谈的出租车司机、商场导购以及邻居;再如,坚决拒绝聚会、更享受一个人的时间空间,依靠手机建构和维护自己的社交网络。

因为目前自身条件不如意,是不愿参加社交的重要原因。比如没有工作或者创业失败后不愿意和原来的朋友联系;现在的工作不理想或者婚姻生活不如意,缺少集体活动机会,过度依赖电子设备手机、电脑、微信等手段沟通,长时间如此,内心变得越来越脆弱,这些情况都会让人变得社恐。不自信,不愿意将自己展现在别人面前,担心被嘲讽,被人议论。

其实社恐也是有好处的,把自己的锋芒收敛,在安静的角落里享受自己喜欢的事情,创造自己的故事。强者都是孤独的,只要不危害社会,自食其力,热爱生活,

一个人也挺好。多运动,多吃美食,要自信一点,成年人的世界不需要社恐,很多人都是有趣的灵魂。毕竟当代年轻人无效社交太多,见面说一些场面话、客套话、违心话真的毫无意义。及时调整心态,走出内心阴霾,勇敢面对现实,主动开始参加各种活动,不断提高自己能力,多到人群中去,相信可以很快恢复常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3-04
首先,我们要想一下,一个人为什么会内向社恐,原因是什么?

内向社恐的本质,就是恐惧其他人会伤害我,然后就会变得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唯恐自己说错话了,于是就内向不敢说话社恐了。

和人讲话时,因为我们的潜意识怕其他人,潜意识就会把大脑的大部分算力都调来思考:“我讲这句话他会怎么看我”,就会这也不敢讲,那也不敢讲,大脑的大部分算力都消耗在这上面了,就没有算力去思考聊天中你对事情的看法了,然后你就不知道说什么了。

明白本质以后,解决这个问题就简单了,我们为什么要怕其他人?我讲的话只要是正常的,别人就不会攻击我,也没理由攻击我。他如果敢攻击我,那就是他不对,反击回去就是了,道理在我们这边,又不怕他。

几年前我还比较内向,和一个亲戚讲话时比较畏缩,没想到她居然当面说我像个傻子一样,我愤怒了,心想我是因为敬畏她,说话才畏缩的,没想到她却说我像个傻子。再联想到,以前很多人看我畏缩的表现后,对我的评价,发现他们大部分应该都是认为我不爱说话、有点傻。我敬畏他们,他们却觉得我傻!那一刻我悟了:以后不能再敬畏他们了,那样他们只会把我当傻子,对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用管那么多,他们就会觉得你爱说话、聪明。

一旦我们无惧了,潜意识自然就轻松了,就不会再让大脑的算力浪费在我这么说会不会说错话了,潜意识就会让大脑的算力,用在聊天过程中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上,你讲话的思维就通畅了,就可以愉快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慢慢的,你就变成了一个外向的人。

这个变化的过程可能不是那么快,你可以在聊天时告诉潜意识,别人说话都是随心所欲的说,根本不怕我,那我为什么要怕他呢?他不怕我,而我却怕他,那我不就成了纯纯的大冤种了,这不行,这不公平!人生而平等,凡事都讲究公平,他都不怕我,那我也不能怕他。潜意识放松后,你和别人聊天就会慢慢变得很顺畅了,有时候聊到你们都感兴趣的话题,还会聊的很愉快,这就会对你有很大的激励,随着你一次次的聊天都聊成功了,都赢了,你就会慢慢上瘾这种感觉,促使你更加这样做,慢慢的形成习惯后,你就变成了一个外向的人。

外向的人说话,他们用的方法很简单,他们无非也就几种说话的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相同的话反复用,经常用于打招呼聊天,比如说遇到同事了,就说或问几句日常的话,并且这几句话大多是相同的,这样就可以节省下找话题的时间了。

比如遇到同事了,我不想多聊,就说一句嗨喽,如果我想说几句,在饭点时间我就说:“吃了吗。”
同事说:“还没有呢。”
我说:“那快去吃吧。”
(相信这是大家反复用的最多的几句话,非常简单又好用,这样打招呼的作用是什么呢,作用是互相展示友好,我们知道对方是友好的,那么我们就会很有安全感。)

再举几个大部分人反复用的打招呼聊天:
遇到同事,我说:“早啊。”
同事说:“早啊。”
我说:“今天好冷。”
同事:“是啊,这几天降温了。”
我说:“你好像穿的不是很多。”
同事:“还好,这几件衣服已经不冷了。”

再比如遇到另外一个同事了,
我问:“周末放假有没有去哪里玩。”
同事:“有出去玩,去了金山公园玩。”
我问:“那里的风景应该很不错吧。”
同事:“还好吧,里面的风景确实还可以,我们在里面玩了一下午。”

比如还可以夸一下对方:
我说:“你今天穿的衣服很好看。”
对方笑了,说:“真的吗。”
我说:“这件衣服显得你很年轻。”

外向的人说话,用的第二种方法,就是问和对方有关的问题,对方就会感兴趣,人永远对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感兴趣,然后你们会变得熟络起来。
比如我说:“你这衣服真好看,哪里买的?”
……

比如我说:“你最近瘦了,有什么秘诀吗?”
……

朋友:“我最近买了一台比亚迪的车,xxx配置,性能超好,balabala。”
我说:“我最近也想买车,你有什么推荐吗?”
……

朋友:“我家养了三只狗。”
我说:“我家也养了一只,你那三只是什么品种?”
……

大部分内向的人,陷入了说话只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误区。说话不仅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还是用来交流情感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交流情感的需求。外向的人说话,用的第三种方法,就是不寻求说话要解决什么问题,只是分享自己的经历、感受、看法。她们说话没有目的,就是想说而已,想跟旁边的人分享一下此刻心里想到的而已。在轻松的氛围中,两人的距离自然会靠近。

说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比如我说:“今天天气好热啊。”
朋友:“是啊,30度呢。”
我说: “昨天看到一个新闻,湖南那里干旱呢,农业用水都不够了。”
……

我说:“听说那谁生了个儿子。”
……

我说:“以后再也不熬夜追剧了,昨天看电视剧看到很晚,今天早上起床时好晕。”
朋友:“睡眠时间不足对健康的伤害是很大的,熬夜是会掉头发的。”
……

我说:"你知道吗,有件衣服我很喜欢,看了好几次,就等着打折的时候入手。可是今天去就没了,好郁闷。"
朋友:"是吗?那件衣服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你这么喜欢?"
我说:"黑色的夹克,穿上去挺合身的,正好配上次买的裤子。"
朋友:"上周你也是穿的黑色衣服,看上去感觉很有气质。这件衣服和上周那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

说自己的看法:
比如我和一个朋友走在大街上,我说:“这俩车看起来不错,银色有一种奢华的感觉,以后我要买车就买银色的。”
朋友:“买车还不如坐公交车,你知道买车后的开销有多大么。”
我说:“买车每年要交保险费,另外就是油费了,听说最近油价涨了不少。”
……

我说:“最近柴静的那个纪录片挺火的啊,我觉得蛮好看的。”
朋友:“我也看了,挺触动的,balabala……”

上面的例子,我在聊自己的经历、感受、看法,这些话包含了情感的互动,对于关系发展具有很高的价值。
比如看到车,我可以说对这俩车的看法;
看到树,我可以说对这颗树的看法。
想到前几天听到的故事,我就可以和朋友聊一聊对这个故事的看法。
想到对某个事件的看法,我就可以聊一聊对这个事件的看法。

外向的人说话,用的第四种方法就是一边聊一边联想,比如说我看到一支笔,我怎么通过这支笔把聊天源源不断的进行下去呢,首先,我可以就这支笔本身来说,这个笔芯呀,价格呀,美观呀,说一说我的看法。然后就可以联想了,不要拘泥于只说这支笔,而是要联想到其他的事情上面去,比如我可以联想到,笔的用途是什么,笔可以写字,聊到写字,我们又可以聊到小时候写作文,小时候练书法,聊到我们的童年回忆,有大把大把的话题去聊。

如果说小时候的事情我给忘了,没关系,笔还可以干嘛呢,还可以写小说呀,小说可以是网络小说、名著小说,什么情节细节都可以聊,小说又可以演成电视剧,就比如说之前那个《赘婿》,它又是郭麒麟演的,他是个相声演员,父亲是郭德纲,咱们又可以聊聊搞笑的东西,聊聊相声,聊聊喜剧,聊聊脱口秀,这也是很欢乐的一个氛围。那聊到喜剧呢,自然娱乐综艺就出来了,那么像贾玲呀,沈腾呀,这些综艺达人他们的一些新作品,他们一些有趣的事情,是不是也可以聊啦。所以你们看,源头仅仅只是一支笔,但是我们通过一边聊一边联想,就可以聊到这么多的东西。

我:你吃饭了吗
妹子:吃了。
我:我也刚刚吃完,你吃的什么呢
妹子:牛肉面
我:牛肉面不错哦,我平时也很喜欢吃,你自己做的吗
妹子:我不会做饭耶,买的。
我:做饭嘛,很简单的,就是把菜煮熟或者炒熟,然后加一点酱油和调料就可以了。(从不会做饭联想到怎么做饭)
妹子:不想做,以前都是妈妈做饭。
我:以前是以前嘛,如果你不会做饭,你未来的老公也不会做饭,你们就只能每天点外卖或者去饭店吃饭了哦。(从以前联想到未来)
妹子:我还没想好要结婚呢。
我:你的妈妈很疼你吧。 (从妈妈联想到)
妹子:我妈妈很疼我的。我是最小的嘛,当然疼我了。
我:你是最小的?你还有兄弟姐妹? (从最小,联想到兄弟姐妹)
妹子:我姐姐呀 blablabla……
我:那你姐姐也很优秀哦,成绩居然这么好 blablabla……

走到这里,我们又可以返回到前面谈话时的 “结婚”上面展开聊天,我说:你现在还没想过要和什么样的人结婚吗?
妹子:还没想好呢 blablabla……
我:那你的标准是什么呢? (从没想好联想到标准是什么)
妹子:我的标准嘛是 blablabla……
我:你的标准可不低,一般人怕是很难达到你的标准吧,blabla……

这个时候如果发现她讲的话里面联想不到什么了,没关系,我又可以返回到前面聊天时她说“牛肉面是买的”上面展开聊天,
我:你喜欢买东西,喜欢去购物吗?
妹子:喜欢呀,超级喜欢的。
我:我平时就很少出去购物,喜欢在家里上网玩游戏,blabla……
我:你还喜欢干什么?
妹子:喜欢唱歌,游泳,旅游啊。
我:哦,你喜欢唱歌,你喜欢唱谁的歌呢?
妹子:blablabla……
我:许嵩的歌我也很喜欢,高中时期最喜欢的就是许嵩的歌了,blabla……
我:你喜欢游泳,你游泳技术怎么样?
妹子:blablabla……
我:那你还学会的挺快的,我到初中才学会游泳,吃了不少苦,blabla……
我:你喜欢旅游,你都旅游过那些地方?
妹子:blablabla……
我:我也去过海边,在海边的沙滩上玩是非常舒服的,沙子非常细腻柔和,可以在上面随意打滚无拘无束,blablabla……

你会发现,在整个聊天过程中,你没有去准备什么话题,因为聊天本身就会给你带来无数的话题,你不需要准备,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聊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6-07

社交恐惧产生的最核心原因是其内心的自卑情结。
有的人因为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社会环境等因素,变得有点自卑,越来越内向,不愿与人沟通。特别是在青春期,如果有的人不注意调整心理状态,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就会变得惧怕与人交往,容易降低自我价值感,出现回避行为,从而引发社交焦虑,严重的就会发展成为社交恐惧。

想要改善社恐状况,就要克服自身的自卑情结,提高自我价值感,自信起来。
我以前严重社恐、口吃,现在已经改变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