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为何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

如题所述

       现如今,年轻人都把“社恐”二字常常挂在嘴边,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更是随处可见“社恐人”。“社恐”即社交恐惧,又叫社交焦虑障碍。顾名思义,也就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的场合,会表现得非常紧张,不敢去面对。下面让我说说我对社恐的一些看法以及它成为年轻人流行病的原因。


一,当代年轻人“社恐”的本质

1,精神疾病 

“社恐”泛化的背后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心理变化。医理上的社交恐惧属于一种精神疾病,通常伴随有焦虑、抑郁、精神衰弱等症状。

2,逃避现实

但如今流行于网络上的“社恐”的范围明显更广。对社交情况的轻微不适、紧张或者仅仅只是不情愿等情况也被纳入其中。因为我在大学中有很深的感触,如果有个什么需要出面的活动,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大学生都会说一句“我社恐”!这就是逃避现实的表现。因为可能这么说会解决很多自己即将面临的问题。


二,表现

1,拒绝一切社交

可能有些人会说拒绝社交是因为自己觉得那些社交并没有什么用,反而是在浪费时间。我并不否认。确实有些社交是没有必要的,但是社恐的人是拒绝一切社交,除非是硬性要求的,否则绝对不和别人有联系。

2, 倾向于认为自己不够好

“社恐人”总是认为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别人肯定都会笑话自己。站在台上的时候恨不得把头低到尘埃里去。就连出去玩的时候点杯奶茶都不敢大声跟服务员说话,生怕自己说错什么,也不敢反驳别人。‘社恐’人总觉得别人正在关注和评价自己,一直在给自己制造无端的焦虑。事实上,别人并没有那么的关注你的一举一动,更不会觉得你很糟糕。

3, 回避一切场合,一直推脱。

“社恐人”一般都不会想要在人多的地方出现,他们觉得自己有手机就够了。比如有朋友邀请他去参加聚会,就不敢去;比如可能在学校有演讲的场合是让他去上台演讲,也不敢。 所以当遇到社交焦虑症患者的时候,如果硬拉着他去参加聚会,他会找各种理由去推脱,这就是社交恐惧的表现。


三,“社恐”成为年轻人流行病的原因

1, 心理因素

因为自己心里一直觉得在很多人面前会丢脸,觉得别人会看得出来很紧张,会笑话、贬低他,就会刻意回避这些场合。

2,性格因素

性格内向,自尊心过强。性格内向,平常害怕与人交往,担心和人交往别人会看出自己的某些缺点,因而回避社会;而有些人自尊心过强,有什么没做好或者是有什么自己接受不了的就很容易让自己陷入自我怀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愿意和人交往的“社恐人”。

3, 社会因素

现在没有毕业的年轻人面对着评奖评优,考研考证的压力;已经毕业了的年轻人面对着“996”的工作时长和高速的生活节奏,工作中的压力、在大城市中生存的压力;更别说现在还存在着严重的内卷现象······不少年轻人被这些压力挤压着,因而感到疲惫和恐惧。自此,很多年轻人都甘愿当一个“社恐”患者。

4,家庭因素

不和谐的家庭因素是导致当代年轻人社恐的一大因素。他们小时候在家没有感受到爱,长大后又被评论排斥,内心深处就更拒绝与人接触了。

5,完美主义者

自己非常追求完美,但是本身与人交往时受到的挫折又过多,社会环境压力大,形成恶性循环。如创业失败,家庭负担过大等。他们在社交中无法获得认同感,或者说害怕在社交活动中得不到内心希望的认同。


       最后我觉得任何人都不能总是假借“社恐”来逃避现实,更何况现在是国家中坚之力的年轻人呢?一旦自己给自己的心理暗示到达一定程度,那一遇到社交就想逃。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不愿意与外界交流,也可能成为真正的“社恐”患者啊!

       综上所述,没有社恐的年轻人千万别给自己乱贴“社恐”的标签,别给自己制造无端的焦虑,也不要给自己成为“社恐患者”的机会。“没有人可以活成一座孤岛,只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拥抱现实生活,才能努力塑造适合自己的积极的社交状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8

现在的社会,社恐似乎成为了当代年轻人共有的通病,不想出门,碰到陌生电话不敢接(就算是外卖电话),遇到没那么熟的人跟你打招呼也不敢回应。就算知道这是错误的也没办法改变,因为慢慢地已经形成习惯,其实我也是属于有点社恐的,但可能没有他们那么严重吧,那么社恐为什么会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呢?

首先,我觉得这个跟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有关。我认为社恐的人其实都是有一些些心理问题的,比如社交焦虑障碍,内心比较自卑,这些问题导致他们不敢与别人交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交流大多数都是线上交流,靠聊天工具,很多人线上非常活跃,实际生活中却很沉默,仿佛这根本不是同一个人。在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很多“低头族”,坐车玩手机,在餐厅吃饭也玩手机,基本不与人交流,导致缺少与人交流的能力,慢慢也就社恐。

还有就是家庭环境,有很多家庭生活氛围比较压抑,或者很多大人为了挣钱与孩子缺少交流(也有很多留守儿童),导致他们形成比较内向压抑的性格,慢慢地就会社恐。其实大部分农村孩子都是有一些自卑的,他们能接触的与城市里的孩子相差太多,很多时候他们内心都会觉得不如城市里的孩子,导致他们不敢与其他人交流,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其次,有些时候可能他们身上有些比较明显的缺陷,比如残疾,又或者是有点胖,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虽然我们从不这样认为),有时候他们也会遭受到不怀好意的人的攻击与嘲笑,导致他们越来越自卑,慢慢地就社恐。

我自己本身也是有些社恐的,只要一个人出门就会害怕,不想与别人交流,看到来电就下意识不想接,这其实与我的家庭有关,从小寄养在别人家庭,要学会看别人眼色,尽量不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个麻烦从而被赶出去,以至于有点自卑,从而慢慢地就害怕与别人交流。随着长大,才慢慢打开内心,勇敢与别人交流。

其实,社恐的人我是特别心疼他们的,他们也想与别人交流,只是害怕被拒绝,害怕被嫌弃。所以,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的话,我希望我们都能对他们释放出善意,让他们慢慢打开内心,不再拒绝与别人交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3-18

大家都在说“社恐”,那我们所谓的“社恐”得到是什么呢?


社交恐惧是指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通常在青少年时期起病,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在面对社交场景时会感受到不适,害怕陷入尴尬境地以及被人评判,除了心理上的紧张不安,还会伴有脸红、发抖、心跳加速、不敢对视等表现。



现在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带有”社恐“的,那么到底又是因为什么导致的呢?我个人认为这个不紧紧只是他们内心想法的原因,其实也跟大部分的外部因素有关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其一,祖传的生物习性。在史前时代,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是生存策略之一。作为人类,当我们孤立无援的时候是最为脆弱的,因此祖先们如果想要生存,就必须要保证自己在族群里的位置。印象管理不仅有利于我们获得与其他人合作的机会,还会因此提升我们的生存概率—社交敏感是一种优势。




问题在于,进入现代社会,仅仅是无法在微博、朋友圈上得到足够多的“点赞”,就足以让我们感到被孤立和排斥。由此,我们会为了取悦他人而改变真实的自己,活在别人的看法和圈子的规则中,生活范围越发狭窄。当我们为了避免被孤立而伪装,即使融进了圈子里,也无法活出真实的自己




我们为自己的社会地位焦虑、为其他人在背地里会如何评价我们而焦虑。由于这些担忧,我们跟在社会规则之后,知道了哪些行为是人们接受的,而哪些又是不被接受的。这些规则指导我们“应该”如何打扮穿衣、“应该”如何与人交谈、甚至是“应该”如何思考和感受——通过阅读或被他人告诫关于给别人留下坏印象的危害,社交焦虑也就随之产生了。



其二,自己经历或目睹他人经历社交创伤。小时候在社交场合中曾经有过社交创伤可能会导致社恐。在我小学2年级的时候,一个男同学在课堂上尿了裤子,被全班笑了大半个学期,本来挺淘气外向的一个人,往后四年课上课下都不敢大声说话了。类似的还有在成长过程中,被其他的孩子欺负;父母、师长过于严厉也会对个体造成社交创伤。




此外,不仅是亲身经历社交挫折会导致恐惧社交,目睹他人的社交挫折也会激活我们自身的观察学习模式,从而习得对具体人事物或场景的恐惧。这种观察学习的模式也称作替代学习,即因为观察到他人在社交场合中的焦虑而产生胆怯:如家里某位成员极度羞涩并且很少交际;目睹老师当众骂一名同学等;看见同学或同事当众出丑失态等。



其三,遗传所致。社交恐惧症偶尔会有家族聚集性。研究发现,如果家族中有一位直系亲属(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社恐,那么其本人患有社交焦虑症的几率比一般人高10倍,以此类推,以后的小孩换社恐的概率也比普通孩子高10倍




当然,这不一定意味着社交恐惧症是由特定的某些基因遗传的。而更可能是前面提到的观察学习导致的——从父母或兄弟姐妹那儿习得了对社交的消极态度,以及某些回避性社交行为和倾向。



那面对社恐我们又该怎样去缓解呢?我有以下建议:


1.
经常运动,远离害羞。害羞使人呼吸急促,因此,要强迫自己做数次深长而有节奏的呼吸,这可以使紧张心情得以缓解,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础。


2.
专心无畏的看着别人。当然,对于一位害羞的人,开始这样做比较困难,但你非学不可。试想,你若老是回避别人的视线,老盯着一件家具或远处的墙角,为什么不拿出点勇气来,大胆而自信地看着别人呢?


3.
注意社交形式,社交前可带着明确的社交内容参加社交。心理上有了具体社交内容,就可以把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事物上,不至于过分紧张。


4.
不必自卑感。若带着消极的心理,常常会使自己不愿多说话、不愿多活动。因此,自己在心理上要自觉去掉自卑感。


5.
不要过分注意自己的举止。随和、大方、自然、平时怎么说、怎么做,社交中也如此,时间长了,社交就习惯了。

第3个回答  2022-03-16

- 如果被一只老虎咬了,你会求救吗?

- 我不会,因为如果没有人救我,我只是可能会死,可是一旦有人来救,我还得跟他打招呼。

不知道这个段子有没有戳到部分人的心,这可以说是社恐人的真实写照了吧。

什么是社恐?

社恐,即社交恐惧,又叫作社会交流障碍,从医学角度看是一种精神疾病,是焦虑症的一种。很多承受压力过大的现代人,或多或少都会面临一些社恐障碍。

社恐在当下,除了是一个医学概念,更多的是年轻人自我或相互调侃的一个“梗”,作为一张粗暴的标签表达一种身份认同。

“社恐”为何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

社交软件不断更新换代,年轻人的社交范围反而越来越小。

一方面,对年轻一代来说独生子女占多数;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改变了以往邻里相亲的状态,青年群体已经习惯了“自我轴心”式的成长,年轻人的社交频率远远比不上上一代。而且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使得年轻人们更加习惯“线上狂欢,线下沉默”,年轻人们倾向于躲在屏幕后面而不是暴露于人前。

再者,在大城市漂泊的独居者越来越多,他们不希望自己的窘境被别人看见,也不喜欢强迫自己在人前装模作样。越是需要在社交上付出心力,人们就越抗拒社交。繁忙的工作、生活的不确定、以及安全感的缺乏,很大程度造成了年轻人想要成为一个“社交隐形人”。

当某些群体不想面对某些问题时,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为之赋予病名。像是把“赖床”叫作“起床困难症”,听起来就不那么可耻,反而多了点自我戏谑的调侃;同样的,说自己“废宅”会显得很颓,但叫自己“社恐”就显得很当代,很北上广,很年轻人:不是我不想社交,而是我确实社交技能缺少——这可能也是“社恐”成为“时代病”的原因之一吧。

怎样才是真正的“社恐”?

并非所有恐惧社交的情况都叫社交恐惧症。比如一个害羞的人会对社交活动场合产生一定的紧张焦虑心情甚至是回避行为,但这种情况是暂时的,离开了当下的情境就会消失,这并不算真正的社恐。

临床上的社交恐惧症,表现为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都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可能伴有应激反应和过度反应(如发抖、冒汗、不敢抬头或正视等)。

可以这么理解,社恐的人可能自卑内向,但自卑内向的人不一定是社恐。

我们平常所说的“社恐”,其实远远达不到心理疾病的程度,更多的是一种对于人际关系的焦虑和紧张,造成这种焦虑的原因往往是害怕来自外界的消极评价。

当代“社恐人”如何自我拯救?

1)为自己而活

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要始终记得为自己而活。尝试撕掉自己身上的标签,放平心态,学会接受自己 的不完美。

2)寻找让自己舒适的社交方式

不要把自己封闭在圈子里,尝试走出去,拓宽自己的社交圈,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从中找到与人相处的最佳模式。当然也不要过于勉强自己,只要把重要的关系维护好,自然地和别人相处,做自己,就足够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3-16

“社恐”好像已成为现在年轻人的一种通病。


社交恐惧症,也叫社交恐怖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socialanxietydisorder,SAD),是一种焦虑性障碍,其特征是当处在公共场所或与人打交道时出现显著而持久的害怕,怕被别人注视或否定的评价,担心在他人面前出丑或遭遇尴尬,因而尽力回避。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每次上台发言都会非常紧张,时刻在意别人的眼光,但是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罗翔老师的一句话“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勇敢的时候,希望你能像你想象中那么勇敢”,就是这一句话我改变了自己,不再注意别人的眼光,开始真正的做自己。


对于社恐的人,我希望你们能够看完以下我的观点:

写给不勇敢的自己


大胆些,台下没有那么多观众。
勇敢,是多么美好的一个词。但是,我却认为“勇敢”是一个奢侈品。
其实我也会时常认为自己很普通,是那种存在于角落里的小草,毫不起眼,甚至毫无用处,总是会思考我自己存在的意义。没有拿得出手的才艺,性格不好,成绩也不是很好,更没有出众的外表。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只会一次次的否定自己,我会因为其他人对我的否定而不停地怀疑自己,我会因为自己不出众的外表自卑,会因为张几颗痘痘而难过好几天,会因为增长的体重而责骂自己。
可是既然我们存在于这个美好的世界,我们就是有价值的,我一直相信世界不会亏待任何人,享其一生,我们终究会遇到爱我们的人。我们也会遇到友情、爱情,让我们知道自己的重要性。我时常也会认为自己很幸运,遇到了美好的友情,我的朋友会让我自己觉得自己很重要。在他们那里我可以做勇敢的自己,没有伪装,更没有自卑。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太过于苛责自己,毕竟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需要的是勇敢的原谅自己。


在《十三邀》节目中,罗翔老师谈论关于勇气时说:“其实在我的词汇中,勇敢是一个高级的词汇。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勇敢的时刻,希望你能像你想象中那么勇敢。”我们尚且年轻,趁我们还有一腔热血,趁我们还不需要翻来覆去地考虑,趁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值得什么不值得时,勇敢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畏惧挑战,更不畏惧其他人的眼光,勇敢的做,勇敢的做自己。


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有一句话我喜欢了很久:“勇敢就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一个人很少能赢,但也总有赢的时候。”是呀!我们有时候甚至不敢们有时候甚至不敢去尝试,害怕失败,害怕受到打击。但是你都不去尝试怎么知道自己到底可不可以呢,只有尝试之后才知道。成功那最好,如果失败也不必气馁,因为那是你成长的印记。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男孩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而很多女生明明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在女孩身上却看不到饱满的自信。有很多女孩,过于谨慎,害怕举手发言,害怕回答问题。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我想是因为,世人总是教女孩子要完美,教男孩子要用勇敢。所以女孩子总是害怕失败,畏惧挑战;而男孩子会勇敢得向前冲,因此大部分男孩子都更擅长接受挑战。现在我想告诉每一个女孩子,不完美也没有关系,要有勇气接受自己的所有。
女孩们,请勇敢地去做、去尝试、去挑战、去突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