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常说的“出五服”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一、农村地区常说的“五服”中的“服”就是指“丧服”。

常言道“五百年前是一家”,在我国格外重视姓氏宗亲。

宗亲之间来往密切,尤其是以“死者为大”的丧葬文化,在宗亲家族中最为重视。尤其是长辈去世,办理丧事时,都要穿“丧服”。

《仪礼丧服》也记载了丧葬习俗,是流传最广的制度。里面详细规定了家族长辈故去后,亲属们应该穿哪种丧服。

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礼记》中详细描述了“五服”是丧礼上穿的五种丧服,分别称作斩衰(读cui)、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在古代传丧葬制度中,规定五服内的族人要守孝,按照所穿孝服,决定守孝时间长短。

五服只是晚辈对长辈,长辈不用穿孝服。我的爷爷去年去世,享年97岁。我的爷爷五世同堂,都六七代人啦。穿戴丧服上基本跟上文交代的一致。

随着时代的变迁,丧服也由繁化简了。很多农村,除了父母、子女、孙辈们穿丧服,其他人都是戴个黑孝标,或者扎一条白色孝布就可以了。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论五服”攀亲戚的说法,就是从自己开始推到父亲、祖父、曾祖、高祖父,一共五代;从自己往下再推五代,上下一共9代人,即同出一个高祖的人都是“五服”以内。

“五服”以内的宗亲,婚丧嫁娶是大事,尤其讲究“死者为大”,一个家族中有人故去,大多数族人都要奔丧的。奔丧的人要按辈分穿丧服,“出五服”的人血缘关系已经较远了,来参加葬礼时,就可以不穿丧服了。

二、我国的婚姻法于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定

《婚姻法》第7条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农村常说的“五服”是用来区分辈分直系血统、旁系血统,既可以防止发生“乱伦”现象,也可以避免近亲通婚带来的遗传病危害,因为五服之内近亲结婚遗传病的几率最大。

看来农村人讲究“出五服”可以婚配,还是非常有道理的,为防止近亲结婚带来遗传病的危害,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