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枝头叫,黄犬花芯睡”出自哪首诗?

如题所述

这是一个关于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一次见南方诗人写了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心想:明月怎么能叫呢?黄犬也不能睡在花心呀!于是提笔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殊不知王安石改错了.“明月”不是指天空中的月亮,而是作者家乡一种鸟,白天在空中飞来飞去,时而鸣叫;“黄犬”是一种虫,采完蜜后常卧在花心里,也不是家庭所养的黄狗。
苏王二位按照以往客观认识来看待眼前事物,因而违背了客观事实.这样看待问题的人还大有人在,他们在思维上往往习惯于非此即彼的逻辑,在方法上往往沿袭传统方式,造成损失就在所难免.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不得不承认仍有很多我们无法了解或尚未认知的事物.如果仍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靠老经验来处理问题,轻者是失误,重者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的。苏轼、王安石不知“黄花”、“明月”之多少,可以说是智者千虑之失,人们对苏王的看法也是不以一眚掩大德.面对今天的“黄花”、“明月”,我们要善于在“秋菊”的变中看动,不仅知“抱香枝头”,而且知由“抱香枝头”发展到“满地金”,进而能看一叶落知天下秋;要善于在“明月”的动中看变,不仅知天空中的月亮,而且知天空中的飞鸟,进而能知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若真如是,则是认识上的大幸。


另一种说法:

大约是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象芝麻大的黄色、黑色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就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有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便问旁人:“这是什么鸟?”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但后人评价说,王安石身为宰相,气量心胸也太狭小,他虽懂得地方上的风俗人情,也不应该因苏轼错改了他的两句诗,而立“乌台诗案”,置苏下狱,进而又随便发配人家.这样做,与搞“文字狱”有何区别。其实,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东坡,错改两句诗不过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实质上主要原因,则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之故,苏轼先被贬惠州,后再次遭贬儋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