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的资源、产量、未来市场需求及保证程度

如题所述

一、铜的资源概况

世界铜矿资源较为丰富,据美国矿业局1993年统计,世界陆地铜资源估计为16 亿吨,深海结核中铜的资源为7亿吨。1992年世界铜储量为3.10亿吨,储量基础为5.90亿吨。其中储量最多的为智利,其次为美国、俄罗斯、波兰、墨西哥(表1-3-1)。

我国是世界上铜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截止至1997年底,保有铜储量6273万吨,其中工业储量(A+B+C)2525万吨(表1-3-2)。与国外的储量基础相比,在世界上大概排第四位(表1-3-1中我国储量数据为美国矿业局的估计,可能偏低)。

世界上铜的矿床类型较多,其中斑岩型、砂页岩型、黄铁矿型和硫化铜镍型这四大类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勘查和开采类型。尤其是斑岩型和砂页岩型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55%和24%。

表1-3-1 世界铜储量和储量基础(金属量/万t)

表1-3-2 中国铜储量表(金属量/万t)

我国的地质背景造就了许多类型铜矿床,主要有斑岩型、矽卡岩型、沉积变质型(砂页岩型),铜镍硫化物型和黄铁矿型,分别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 41.1%、27%、10.7%、6.4%和5.5%。

二、铜的开采量(矿山产量)

据英国《世界金属统计年鉴》统计,1991年至2000年间,世界铜矿开采量(以铜精矿含铜总量计)由916万吨增至132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2%(表1-3-3)。我国铜矿开采量由30.4万吨增至58.85万吨,年均增长率为7.9%(表1-3-4)。我国的统计数据与表1-3-4数据基本相同。

三、(精炼)铜产量

据英国《世界金属统计年鉴》统计,1991年至2000年世界精炼铜的产量由1069万吨增至1473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7%(表1-3-3)。我国由56.0万吨增至132.6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0.8%(表1-3-4)。

表1-3-3 世界铜矿开采量、精铜产量和消费量(金属量/万t)

表1-3-4 中国铜矿开采量、精铜产量和消费量(金属量/万t)

将(精炼)铜的产量与同年度铜的开产量相比,前者普遍多于后者,这主要是精炼铜的原料除矿山开采所获铜精矿外,还有相当比例从废旧材料中二次回收的铜。我国(精炼)铜的产量远远高于铜的开采量,如2000年铜的产量为132.58万吨,而铜矿开采所获铜精矿仅为58.85万吨,二者之比为2.25:1。大量精炼铜的原料是靠进口,如1997年我国进口铜精矿93.78万吨,废杂铜79.73万吨(表1-3-5)。此外还有一部分为二次回收的铜,如1997年就回收再生铜37.9万吨(表1-3-6)。

表1-3-5 1996~1997年我国进口铜材表(金属量/万t)

表1-3-6 再生铜产量表(金属量/万t)

四、铜的消费量

据英国《世界金属统计年鉴》(2001)统计,由1991年至2000年世界铜的消费量由1069.5万吨增至1511.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9%(表1-3-3)。我国则由59.0万吨增至188.3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4.6%(表1-3-4)。《中国有色金属年鉴》(1992~1998)统计年增长率为5.25%(表1-3-4)。二者差别大的原因是统计年度不一致,1991年和2000年铜消费量相差很大,导致年增长率高。

世界铜的消费量与精铜产量相差不大,供需基本趋于平衡。我国则不同,铜消费量明显大于精铜产量,而且随年份增大差值越来越大,如1995年消费量为114万吨,精铜产量为108万吨,而到2000年铜消费量达188万吨,而精铜产量132.58万吨,铜开采量为58.85万吨,供需缺口很大,主要依赖进口来弥补。据统计,1996~1997年间,除进口铜精矿和废杂铜外,还进口精炼铜28.27万吨,铜材42.25万吨(表1-3-5,图1-3-1)。

五、铜的未来市场需求预测与资源保证程度

1991~2000年世界铜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3.95%,考虑到近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慢,预计2001~2020年铜需求量年均增长率为3%,预算2010年世界铜需求量为2031万吨,2020年为2730万吨。按1996~2000年再生铜在精炼铜中所占22%比例扣取,预计2010年世界原生铜需求量1584万吨,2020年为2129万吨(表1-3-7)。

表1-3-7 铜需求量预测表(金属量/万t)

图1-3-1 中国铜生产、消费和净进口量示意图

以世界现有铜储量与1998~2000年平均年开采量相比较,世界铜的静态保证年限为25年,与2001~2010年世界原生铜累计需求量相比较,其比值为2.3;以基础储量与2001~2010年累计原生铜需求量相比较,其比值为4.2;表明到2010年世界铜资源基本可以保证需求。

1991~2000年我国铜消费量平均年增长率为14.6%,若以此增长率预测,2010年铜的需求量约为720万吨,与2000年美国(297.9万吨)和日本(188.3万吨)消费量对比,上述估计值显然是大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大于世界发达国家,近几年经济增幅在7.5%左右,我们预测2001~2010年间铜的需求量亦以每年7.5%增长,到2010年铜的需求量为344万吨。我国1995~1997年再生铜在精铜产量中份额为38%,若2001~2010年以30%计,那么2010年原生铜需求量为241万吨。2010~2020年预测铜需求量年均增长5%,则预测铜需求量为561万吨,其中原生铜393万吨(表1-3-7)。

以1997年我国铜保有(工业)储量与1998~2000年铜平均年开采量相比较,铜的静态保证年限为47年,与2001~2010年原生铜平均需求量(175万吨)相比较,铜的静态保证年限为14年,与2001~2010年累计原生铜累计需求量相比较,其比值为1.40。以保有储量与2001~2010年累计原生铜需求量相比较,其比值为3.1。由上述分析可见,在2001~2010年我国铜资源基本可以保证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多数铜矿品位较低,不少大型矿床地处西部边远,矿山开采量较低,如2000年铜矿开采量为58.85万吨,若按7.5%的增长率,至2010年铜矿开采量为121万吨,只能满足相应年份预计原生铜需求量的一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