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小题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小题2: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6分)


小题1:D
小题2:达观、豪迈的胸怀。①“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却说是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象鱼鳞般的波纹。体现了词人的达观;②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面对风遏行舟的情况词人此刻的心境,犹如苏轼《定风波》词中所写:“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样泰然自


小题1:试题分析:前一句写一阵阵江中波涛的声响,就象水府在演奏美妙悦耳的音乐。这种生动的比喻表现词人所独有的想象。后一句则是表达他内心的愿望,当行舟到达岳阳时,一定要登楼眺望雄伟壮阔的洞庭湖面的自然风光。
点评:领会诗意,理解诗句的丰富内涵和意蕴,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语言的特殊性,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中国的诗词,绝大多都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诗歌当然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既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必须对语言做出变形才行。实际上,也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只有了解了诗歌的语言特点,才能准确理解诗句,从而领略到诗词的意境,从中获得艺术享受,产生乐趣。
小题2:试题分析:抓住词中写景后的抒情议论性的句子分析: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点评:考点的重点在于把握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抒发的情感,以及在某个问题上的观点态度。解答这类题时,可以把握住诗歌的体裁特征。比如本题的考查材料是首词,对于词来讲,常常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议论,因而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就要紧紧抓住词的下片。另外,在词中一些抒情议论性的句子常常在词中出现,这也是理解诗人感情和观点态度的抓手。如本题中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就如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8

张孝祥《西江月》诗歌鉴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