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的身世?

在红楼梦中,妙玉似乎于贾府没有什么关系,可位列金陵十二钗,这与他的身世有什么关系呢?

红楼梦中的妙玉非常特殊,既与贾府无血缘关系,也无姻缘关系,但她确堂堂正正不卑不亢地住在贾府的大观园中,既无黛玉之“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姑娘是一样的,那些小人且有不多嫌我的”之虑,又无湘云之女工针线做至深夜之苦,而且在用连在贾府都翻不出来的“俗器”绿玉斗来日常饮茶,也无需像凤姐一样八面玲珑地奉迎贾母等实权派,每日还有闲情修修花草,“倒是你们修行的人没事常修理,倒比别处的更好看”。她住的栊翠庵外的红梅也修理得好,不仅让久居孀期如“槁灰枯木”似的的李纨也觉得“开得有趣,想折取一支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连贾母也赞和宝琴也赞红梅。
妙玉虽然借住大观园,但在经济上似乎并依靠贾府,而且从其用度来看,其原来未出家时的家庭经济条件不比贾府差,可能还比贾家好。那么妙玉到底是什么身份的人呢?
本人觉得,妙玉应该也是大家族的贵族小姐,周瑞家说的“原是官宦人家”,妙玉还不是一般的官宦人家出生,可能是比贾府家境或地位更好更好的官宦人家,很可能是江南甄家。
江南甄家在小说里面多次提到,从元妃省亲时贾府要盖省亲别墅,说到接驾(还是接驾皇帝,比接驾一个贵妃级别高得多),贾府和王府各接驾一次,钱花得像淌水似的,“任凭世上有得,都填山填海似的,富贵可惜四个字,倒顾不得了”,而甄家呢,却接驾了四次,连一向争强好胜的凤姐都不得不佩服甄家之富。甄家的大量财富是怎么来的呢?这个曹雪芹家的情况差不多,由于皇帝信任,派个肥缺给当着,加上为了接驾,所以挪用任上的公款,连一般的下人都知道,“用皇帝家的钱往皇帝身上使吧了,谁家有那么多的钱,买那个虚热闹去”,这一句话,也正道出了真实生活中曹雪芹家里败落的原因。曹家获罪,重要的一条罪状就是任上亏空。江南甄家在秘密获悉皇帝要对他们问罪抄家时,提前将部分家产寄存亲友家,在书中提到的过贾府一家过元宵节的时候,慌慌张张来了几个甄家的人,就是来寄存财物的。既然财物都有可能寄存,那么人也可以寄存。清代对犯官进行抄家,不仅要把家产充公变卖,还要连同家人女仆一起充公,“或打、或杀、或卖”。那么甄家在获悉皇帝抄家的后,对家人面临的灭顶之灾不是没有事先估计的。甄家能赶在抄家之前转移财物,说明他们是有广阔的关系网和活动能力的,既然贾府与甄家是世交可以答应帮着隐匿财物,那么在专为元妃省亲盖的别墅,官府也不能随便来查抄的大观园中安生,对于妙玉来讲是最好的选择。
从妙玉被迫到京城来的原因也可以看出,刑岫烟说她是“为权势所不容,所以投身到这里来”,说明当时甄家在江南已经失势,当地官员为了向皇帝邀功,对此时的甄家落井下石也就不奇怪了,所以甄家失势后,妙玉自然就成为当地权势砧板上的鱼肉。皇帝对甄家的抄家,可能不只一次,就像现实中的曹家,可能是多次的,所以甄家也不是一次就覆灭的,应该是经过多次打击才最终覆灭。所以在甄家闻得朝廷对任上亏空要清算旧账的时候,为了不使家小沦为变卖为奴的境地,可能将成年女子以嫁的方式、未成年女子以出家方式与家庭脱落关系。妙玉一直是带发修行,为的是甄家熬过这场风暴后再还俗,如果真的是为了一心修行,佛门规矩也不能容忍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跟在身边侍侯了。所以妙玉借出家避入佛门,也是自保的一种方式。而且妙玉在来到贾家之前,她说“侯门公府,必以富贵压人,我再不去的”,说明她一定也在其他大贵人家躲过一段时间,后来又离开了那些侯门公府。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欢迎大家讨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6
妙玉是以栊翠庵尼姑的身份进驻大观园的。她原是苏州人士,“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所以入了空门。因其师圆寂前有“不宜回乡”的遗言,所以留在了京中。贾府“下个帖子”请了她,她才肯来到栊翠庵。

妙玉出身高贵,又“带发修行”,出家乃万不得已。虽性情高傲,但那“情缘”却是没有斩断,一旦遇上了知己,还会生出“恋爱之心”。妙玉对宝玉就甚有好感,但碍于身份及高傲的性情,她又隐藏得十分巧妙。试看栊翠庵晶茶一段,她对宝玉的态度,是十分微妙的。她给了宝钗一个“(分瓜)(ban)(瓜包)(bao)斝”作饮器,给了黛玉一个“点犀燆(qiao)”作饮器,给宝玉的却是“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我们知道妙玉是有洁癖的,刘姥姥吃茶用过的杯子,她自己不但不用,也不让留在栊翠庵中,自己平日吃茶的杯子,为何肯让宝玉用呢?起码证明,她对宝玉是相当有好感的。妙玉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一本正经地对宝玉说:

“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指钗、黛——引者注)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

到底是宝玉托钗、黛之福,还是钗、黛托宝玉之福?妙玉心中,当能自知。

五十回,李纨命宝玉去栊翠庵折一枝梅花来: “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

既然“妙玉为人”“可厌”,为伺还要宝玉去呢?大概这位富于人生经验的“寡嫂”,已看出了妙玉对宝玉的好感。宝玉如何去栊翠庵折梅,作者未作正面描写,只从宝玉口中说:“你们赏罢,不知费了我多少精神呢。”折一枝梅花,能费多少精神呢?大概妙玉对他又“正言厉声”了吧。宝玉也少不得央告一番,于是妙玉开始“大度”起来,命他折了一枝。从宝玉所折那枝梅来看,他确实经过了细心挑选,若无主人同意与帮忙,宝玉能折得如许好的梅花么?

从宝玉所作红梅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宝玉将栊翠庵比作“蓬莱”,将妙玉比作“大士”、“嫦娥”,看来此行,确有诗意。

宝玉生日,谁也没有通知妙玉,妙玉却派人送去了一个贺帖“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丫头四儿接了以后,就放在了桌上。宝玉直到第二天才发现,所以大急“直跳了起来。”后来承妙玉的旧邻邢岫烟的指点,宝玉回了个“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的回帖。

妙玉的身世,是颇为神秘的。按书中介绍,妙玉也算是豪富之家,纵然父母双亡,岂有出家之理?既出家,又何必远来京中?既来京中,又为何进入贾府?要解开此谜,我们应注意到一点,即妙玉来自苏州。 妙玉来自苏州,林黛玉的籍贯亦为苏州。妙玉出家是因为“体弱多病”,而黛玉也体弱多病,三岁时有个癞头和尚要化她出家。另一个身世更可怜、从小被人拐卖的香菱,籍贯亦为苏州。

作者在书中一开始就声明,已将“真事隐去”。开篇所写的香菱之父,亦名“甄士隐。”甄士隐的败落是因为隔壁和尚炸供,引起了火灾,“接二连三,牵五挂四”,整个街都烧着了,甄家也就成了“一片瓦砾场”。

这场大“火灾”,其实就是雍正帝对曹家及李煦家的抄家。李煦乃曹寅内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曹?之舅;曾任苏州织造三十余年,因“交通”雍正之政敌胤糖,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雍正刚上台,就抄了李煦的家。此后果然“接二连三;牵五挂四”,曹家也被抄家,曹畋桓镏啊凹虾拧薄?br />
如果了解了这点历史,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林黛玉、妙玉、香菱等都与苏州有关,而且来历都很蹊跷、神秘。我们可以说,此三冬是以李家的幸存者为模特的。从妙玉所作诗“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来看,她当经历过一场令她十分恐怖的事变。

妙玉既然是从“罪人”之家出逃到贾家,那么她之出家“带发修行”,就是被迫的。她渴望过正常人的生活,渴望加入人群之中,但碍于其出家人的身份,她又不能,于是只好默默地忍受着漫长的寂寞。宝玉为她的生活带来了一抹色彩,但她明白,这终究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从她给宝玉的帖中,自称“槛外人”,我们不是可以感受到一丝绝望的情绪吗?

妙玉

同是出身仕宦人家,妙玉出家的动机同惜春迥异:惜春母亲早亡,父亲出家修炼,缺乏家庭温暖形成她胆小怕事,乖僻离群的性格,哥嫂(贾珍夫妇)的不端行为引起的闲话更加强她这种孤寂感。姐姐们(包括黛玉)一个个的悲剧结局和贾府的败落,对她更是雪上加霜。这一切使她感到人生的虚幻,一步步坚定了出家的决心。妙玉不同。她的出家并非出于“彻悟”而是“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光从她喝茶的架势和使用的工具便可以知道,她出家时带负着如何沉重却无形的包袱。因此,她先天就有着组织上出家思想上未出家或曰人在槛外心在槛内的思想基础。

假如妙玉在一座人迹罕见深山野岭的庵里修行,她也许可以慢慢适应青灯古殿的环境,从一位年轻的尼姑修炼成一位佛学造诣很深的老尼姑;要不,她也许会成为另一位陈妙常,同一位情投意合的秀才一起逃离尼庵这座牢笼,重新燃烧起青春的火焰。但是,她千不该万不该被命运安排到栊翠庵这个地方。这个绝对错误的选择把上述的两种可能性都彻底排除了。如果说大观园形同渣滓洞,栊翠庵则是渣滓洞中的渣滓洞。在这里,她接触的几乎全是极有诱惑力的富贵风流和红男绿女,槛内槛外的强烈对比只能使“云空未必空”的她更无法在经卷中求得解脱,更不要说修炼成什么正果了。她在这个“栊”里接触到的宝玉无疑也是一位使她很难入定的男青年;但是,即使理解并一定程度接受她的这种感情,可以同她同喝一个茶杯的茶,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扔下黛玉跟她一起私奔到什么地方建立一个小家庭。因此,她那“僧不僧,俗不俗”(邢岫烟评语)孤僻得几乎对谁都不屑于一顾却又做作非常的性格也就不难理解了。

宝玉在太虚幻境簿命司所见的关于妙玉的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前面两句讲的是我们在大观园栊翠庵所见的“何曾洁”、“未必空”的妙玉;后两句说的是妙玉的结局。在后四十回中,高鹗按他的理解写妙玉让宝玉在看她和惜春下棋时的一句玩笑话说得脸红心动,跟着晚上在猫叫春声中走火入魔,暴露了不“洁”不“空”的尘缘。在曹雪芹笔下,也许他不会忍心把这位“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的少女写成这样狼狈吧?至于下面写妙玉被强盗劫走,施暴,让她的尸体弃置在道旁,则肯定是对妙玉的糟蹋了。首先不合情理:大观园不是一个小四合院,贾府更不是一个小院落。一批盗贼即使在里应外和的条件下,进贾府偷了老祖宗院里的财物,也不可能同时进大观园并且还在那里的蓼风轩看见灯光下的惜春同妙玉,更绝对不可能竟敢在第二夜再一次潜入栊翠庵把妙玉背出园去。连进土也捞不到一个因此“闲且惫矣”的高鹗,显然未曾进过贾家那样的深宅大院。扬州靖氏藏本有脂砚斋眉批说,妙玉后来是流落到“瓜州渡口”,“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看来,大概应是随着贾家的败落,全靠贾府财政供给的栊翠庵跟着倒闭了。妙玉既不是什么“处级尼姑”有工资可领,又不会像张香玉之流那样投奔另外一些官宦人家,凭借他们的权势当大气功师发财,于是只好带着那些咱们连读音也很难记住的宝贝茶具,流落风尘。最后连尼姑也当不成了,在一个叫“瓜州渡口”的地方,嫁给了一个年纪不轻的小财主吧?

生不逢时,妙玉于是失去了辉煌一番的机会,所以,只好让远不如她的张香玉之流称王称霸,吃香喝辣了。
第2个回答  2013-10-26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这个妙玉来自姑苏,仕宦之后,父母双亡,师傅也死了,孤身投在贾府,生性偏僻骄傲。全文正面出场只有两次,一次请宝钗和黛玉喝体己茶,另一次是为黛玉和湘云续诗。看起来好像跟黛玉很熟,也很亲近,然而喝茶之前,从未写过二人交往。倒是宝玉去讨梅花时,有人要跟着,黛玉阻止,说跟着反而不好,很了解妙玉似的;黛玉那样小性子,妙玉当面讽刺她俗,她也认了,更见亲近。
这让我有点怀疑:难道两个人以往有交情?或者至少是祖上有交情?
但书中没有写,明着写出与妙玉有故交的是邢岫烟,说两人有半师之分。
黛玉对香菱也有半师之分,这四个人偏偏都是姑苏人氏。
总觉得这里面似乎隐含着什么。

然而书中还有一个更加神秘的人物叫慧娘。在程高本中被删掉了,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了她。
她没有正面出场,只是若不经意地在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里描了一笔:

“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凡这屏上所绣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他不仗此技获利,所以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当今便称为“慧绣”。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针迹,愚人获利。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凡所有之家,纵有一两件,皆珍藏不用。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若有一件真“慧纹”之物,价则无限。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

初次读时,便觉得这段好不怪异,没头没脑地插入,看起来好像硬生生插在文中的一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然而慧娘此人却已经鲜活于纸上,让人很难忘怀;正如妙玉不过出场三两次,却形象鲜明得烙印在心上一样。
有一天,我忽发奇想:妙玉和慧娘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
这个想法刚冒出来的时候,真把自己吓了一跳,觉得太荒诞了。然而静下来,却越想越觉得像,或许有点走火入魔,但不能不去想:
首先两个人的祖籍都在姑苏,都生于书香宦门之家,都精于书画,聪慧高雅。
不同的是,慧娘是“十八岁便死了”,而妙玉则一出场已经是“今年才十八岁”;慧娘并不仗着自己的绝技获利,凡世宦富贵之家,虽百般苦求,却难以多得;妙玉却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邢岫烟语)只得辗转离乡,投奔入贾府。
妙玉敬茶于贾母时,通过两人的对话不难感觉似有故交;而贾母收藏着一件“慧纹”,轻易不敢拿出来,只留在自己身边把玩,又可见对慧娘的看重——可否这样猜想:慧娘盛名远播,凡富贵之家为求一件绣品而用尽手段,软硬兼施,比如用各种奇珍异宝来交换(所以妙玉才会有那么多连贾府也翻不出来的宝贝),慧娘不胜其烦,又不容于权势,故而诈死远投,来至贾府藏身,却先到牟尼院借住,对外声称是下帖子请进府里来的。
至于邢岫烟说十年前与妙玉已经是邻居,彼时妙玉在蟠香寺修炼,也并不矛盾。那蟠香寺九成是慧娘家的家庙,她自小难养活,所以平时在庙里持戒,但并非真正的出家,所以是带发修行,并未剃度。她照样可以做她的大小姐,没事儿绣绣璎珞,玩玩茶道。
当然,以上想法有些离奇,不过是偶然起兴,先写在这里,以待高明吧,说不定遇见个旁学杂收通今博古之士把这个衍发开去,弄出一段“妙学”或“慧文”来也说不定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