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的病害知识

如题

菜豆白绢病   分布和寄主植物:见瓜类白绢病。  症状: 茎基部呈暗褐色,表面密生白色丝状菌丝束,后期在菌丝层上结生茶褐色圆形菌核。  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参考瓜类白娟病。             
             菜豆菌核病  分布和寄主植物:各地均有分布。除为害菜豆外,也侵染其它蔬菜。  症状:靠近地面茎基部或蔓部初呈水浸状,后呈灰白色。在潮湿环境下,症茎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并结生黑色菌核。  发病规律:在菌核在土中越冬。子囊孢子孙随气流进行初次浸染。在菜株生长期间,主要是以菌丝体的相互接触进行再次侵染。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病毒的发生。   防治方法:(1)轮作。(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灌溉。(3)及时喷药,药剂有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2%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药一次,共2-3次。                  
            菜豆细菌性疫病  分布和寄主植物:东北各省、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省均有发生。为害菜豆,还侵害绿豆、小豆、豇豆和扁豆等。  症状:叶片上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变褐色,病组织变薄,半透明,周围有黄色晕环。老病斑易发生破裂。嫩叶受害呈畸形,严重时,病叶皱缩脱落。茎和荚的症状与叶片的相似,初呈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分别呈条斑(在茎上)和圆形或不整形斑(在荚上),病部凹陷,红褐色。斑面常有淡黄色的菌脓溢出,病荚种子受侵染部位表面呈黄色斑点或仅脐部略现黄斑。   发病规律:病菌在种子内和随病残体留在地上越冬。带菌种子萌芽后,先后其子叶发病,并在子叶产生病原细菌,通过风雨、昆虫、人畜等传播到豆株上,从气孔侵入。高温多湿适于本病流行,但到36℃时病害则逐渐停止。在高温下潜育期一般为2-3天。  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种子播种。(2)与非豆科作物轮作二年。(3)喷布0.5%波尔多液,每7-10天喷药一次,共2-3次。                  
            菜豆花叶病
  分布和寄主植物:各地均有分布。引起菜豆花叶病的病毒有三种:菜豆普通花叶病毒除为害菜豆外,一些菜豆属植物、蚕豆、豇豆和扁豆等也被害。菜豆黄色花叶病毒除包括菜豆普通花叶病毒的寄主植物外,还有豌豆、大豆、两种三叶草、白色扇扁豆、白色甜三叶、黑色紫苜蓿、唐晶蒲等。黄瓜花叶病毒菜豆株系只为害菜豆。  症状:嫩叶初呈明脉、缺绿或皱硬,新长出的嫩叶则呈花叶,其绿色部分突起或凹下呈袋状,有些品种感病后变为畸形。病株矮缩或正常,果荚一般正常。菜豆黄色花叶病毒所引起的症状比其它毒株所引起的较为严重,花叶的色泽较黄,叶片向下变曲也较严重。  发病规律:初次侵染来源主要是越冬的寄主植物,除菜豆黄色花叶病毒外,其它两种病毒的带毒种子也是主要的初次侵染源。生长期间主要是靠蚜虫传染。蚜虫在病株上吸食病毒和在健株上传达室毒所需时间约为1-5分钟,但对菜豆黄色花叶的最短时间分别为15秒钟和15-30秒钟。高温(26℃)下多呈重花叶、矮化及卷叶;18℃左右时呈轻花叶;28℃以上和18℃以下症状受到抑制;强光和延长光照时间有加重症状的趋势。  防治方法:(1)选育抗病品种。(2)无病株留种。(3)及时防治蚜虫。
              
               豆荚螟  分布为害:普遍分布,寄主有60余种植物。为害大豆、豌豆、菜豆、豇豆、扁豆(眉豆)等较重。以幼虫吃食花、荚和豆粒,严重时整个豆粒被吃空。   识别: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0-24毫米,体灰褐色或暗黄褐色。前翅狭长,沿前缘有一条白色纵带,近翅基有一条黄褐色宽横带。后翅黄白色。卵:椭圆形,乳白至红色,表面密布网纹。幼虫:体长约14-18毫米,背面紫红色,腹面绿色。前胸背板上有“人”字形黑斑,其两侧各有黑斑一个,后缘中央有两个小黑斑。蛹:长约10毫米,腹端尖细,并有6个细钩。  生活习性:江苏、安徽一年发生4-5代;湖北发生5-6代,均以老熟幼虫在大豆本田及晒场周围土中越冬。一般以第二代为害春大豆最重。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弱,飞翔力也不强。每头雌蛾可产卵80-90粒,卵主要产在豆荚上,2-3龄幼虫有转荚为害习性,幼虫老熟后离荚入土,结茧化蛹。  防治方法:(1)消灭越冬虫源,及时翻耕整地或除草松土,可大量杀死越冬幼虫和蛹。有条件地区,还可采用冬、春灌水,效果亦很好。(2)选栽早熟丰产、结荚期短、少毛或无毛的品种,实行轮作。(3)药剂防治可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在成虫盛发期和卵盛孵期喷药1-2次。(4)在成虫产卵盛期释放赤眼卵蜂灭卵,效果也很好。                 
                豇豆荚螟  分布为害:华东、华中、华南、华北以及东北、西南部分省(区)都有发生,是豇豆、菜豆、扁豆等豆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以幼虫蛀食果荚种子、花瓣和嫩茎,造成落花、落荚、枯梢,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识别:成虫:体长10-13毫米,翅展约26毫米,体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3个白色透明斑。后翅大部分白色,半透明。卵:椭圆形,扁平,由淡黄绿色变黄褐色。幼虫:体长约18毫米,黄绿色,中、后胸背板上有黑褐色毛片6个,前4后2排成两列。蛹:体长约13毫米,淡黄褐色,头顶突出,臀刺长,末端弯曲如钩状。  生活习性:豇豆荚螟发生世代和越冬虫态随地区而异。西北各省一年发生4-5代,以蛹越冬;福建、台湾6-7代, 以幼虫越冬;广州9代而无明显的越冬现象。成虫有趋光性,卵多产在花蕾、嫩荚、嫩叶或叶柄上,散产。初孵幼虫蛀食嫩荚和花蕾。3龄以后大多蛀入果荚内食害豆粒,被害荚在雨后常腐烂。  防治方法:(1)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以及摘除被害的卷叶和果荚,集中烧毁。(2)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3)在幼虫发生时,每亩用90%敌百虫1.2-1.5两,或80%敌敌畏乳剂1-1.2两,加水120-150斤喷雾。(4)加强对春季和夏季豆科绿肥的防治工作,可减轻菜豆类的受害。                
                黄守瓜  分布为害:全国均有分布。成虫和幼虫都能为害,幼虫在土里专为害作物根部;成虫食性较杂,被害植物达19科69种之多,主要为害瓜类,也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豆科植物,吃食叶、嫩茎和花器,严重时可使全株死亡。在南方是瓜类苗期的毁灭性大敌。   识别:成虫:体长6—9毫米,橙黄或橙红色,以至带棕色。前胸背板宽倍于长,中央有一条弯曲较深的横沟,鞘翅分布许多细密刻点,端部稍膨大。卵:淡黄色,圆形,表面密布蜂巢状皱纹。幼虫:体长约12毫米,头部褐色,体黄白色,各节都有不太明显的小黑瘤,上生细毛。蛹:为裸蛹,长约9毫米,乳白至淡黄褐色,腹末有一对巨刺状突。  生活习性:在武汉每年发生2代,广西为3代。以成虫在向阳杂草、落叶及土缝间潜伏过冬。次年春暖后,越冬成虫先在菜地、豌豆或杂草上取食,再移迁瓜地为害。此虫喜温好湿,成虫耐热性强,稍有假死性。卵多产在葫芦科植物根部附近的表土或干燥龟裂的土隙中。老熟幼虫在被害瓜根附近作土室化蛹。  防治方法:(1)提早瓜类播种期,当越冬成虫出现盛期时,幼苗真叶5片以上可减轻受害。(2)在成虫产卵盛期,可单用或混用草木灰、石灰粉、秕糠、锯末等撒在瓜根附近土面和瓜苗叶片上,防止成虫产卵和为害。(3)在瓜类幼苗移栽前后,掌握成虫盛发期,喷90%敌百虫1000倍液2—3次。幼虫为害时,用90%敌百虫1500倍或烟草水30倍液点灌瓜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