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中国之惑:拿什么来挑战IBM

如题所述

CSC中国之惑:拿什么来挑战IBM?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4-07-26 16:04:53
CSC亚太区副总裁兼中国公司董事长 Tim Hilbert
本报记者 邱伟 孙铭 北京报道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言,错过机会都是很遗憾的事情。但是,这给我们留下了可以更努力的空隙,促进我们更加努力地去追赶、去捕捉机会。这就像打棒球,垒我们没打好,我们只好把下几垒打好。”
市场之辩
《21世纪》:在过去的几年间,中国曾迎来了巨大的IT建设浪潮,包括金融行业在内都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来建造IT系统。但CSC在这段时间却缺席其间,为什么会这样?CSC后悔错过这段黄金期吗?错过了之后,CSC拿什么去迎头赶上?
Tim Hilbert(CSC亚太区副总裁兼中国公司董事长):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言,错过机会都是很遗憾的事情。但是,这给我们留下了可以更努力的空隙,促进我们更加努力地去追赶、去捕捉机会。这就像打棒球,垒我们没打好,我们只好把下几垒打好喽。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把亚太区的金融服务的中心从新加坡搬到北京来,让我来坐镇北京的原因。
对于今后的情况,我感觉从中国IT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未来的IT市场非常庞大。中国的GDP一直保持着领先于其他国家的状况。那么,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我在IT上的投入为什么?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还是更重要的一点———为客户服务?CSC认为,中国在这块还有着巨大的潜力。
《21世纪》:现时的这种潜力有多大?我注意到有一家和你们非常相似的公司EDS,但据我观察,EDS在中国的“攻击性”并不强。而其他生产硬件的公司如IBM、HP等却在中国的IT服务上占据强势地位。我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不提供硬件,而是单纯提供IT服务的厂商生存起来是不是很困难?
Tim Hilbert:我先比较我们和EDS。EDS是家在全球发展很快的公司,在中国,EDS有着它的扩张经历,但与EDS相比,CSC虽然来得晚,但我们采取了审慎的态度,我们并不是“大起大伏”的那种类型,我们比较慎重和稳健。与EDS性格的不同,也可能导致我们发展的结果不一样。
CSC虽然不是硬件提供商,但我们也做着一部分集成、咨询、BPR这些和硬件相关的工作。此外,我们很强大的部分在于应用软件这一块,这一块我们有大量自我知识产权的产品,我们认为这一块是其他硬件厂商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我们也认为,对中国而言,IT服务的市场需求将会是很大的。
《21世纪》:从表面上看,中国公司对IT服务的兴趣好像没那么大。拿外包业务为例,很多中国公司不喜欢外包而喜欢自己操刀,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如此之低,不值得去兴师动众地外包。
Tim Hilbert:不然。在IT这个行业来讲,真正的IT人才还是短缺的,IT的技术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对一个非IT企业而言,它很难独自把IT使用起来,也很难跟上IT不断发展进化的潮流。
IT业的另一个特点是人员流动性很强,技术人员喜欢从一个企业跳槽到另一个企业,这对一般企业的打击也是很大的。因此,他们还是有外包需要的。我们在这一块有很强的竞争力。
发展之辩《21世纪》:CSC中国公司新成立后的发展目标现在有没有?比如,在几年内,营业额或利润能达到多少?
Tim Hilbert:我也一直思考这个问题。有一点是一定的,我们在全球金融服务上是排的,那么,我希望我们通过努力,在中国也能达到这个地位。既然我们在国外能拿到这样的位置,在中国为什么不可以?
《21世纪》: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出口还是面向中国客户?
Tim Hilbert:这需要一个平衡。
一方面,是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中国的金融业对于CSC这么一个在国外积聚了这么多经验的公司,他们有他们的需求,希望CSC能够把国外的经验带进来。
同时,对我们来讲,对内部资源的优化来讲,我们也希望在当地的雇员,能够把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出口到国外去。
举例来说,如果说我们在中国仅仅有雇员200名的话,我会这么分配:100人去做应用软件的开发及完善客户化的过程,另外100人,我们会用于在业务流程外包(BPO)的业务上,那么,在BPO这一块,中国的金融市场其实还没有达到这个阶段,而同时在这块,又有很多经验、知识都是可以共享的,因此这部分会着重于出口到国外。
《21世纪》:在金融业,我知道型的IT服务订单还是来自银行业,但为什么CSC进入中国的步却要从保险业下手?你们现在先推保险系统,是不是可以认为,中国的保险公司好接触的,而银行是难接触的?CSC和中国的银行接触过吗? Tim Hilbert:这主要是因为保险行业,我们在中国已经有了11个客户,所以,我们继续给这些客户提供服务,然后再接着开拓新的客户,对我们而言是义不容辞的一件事情。
银行这块,当然,在中国我们这方面的业务还没有开始,但是在整个亚太区,像澳大利亚,绝大多数银行都在使用我们的系统,这里我们有自己的知识产权。银行的业务发展非常快,对新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新的产品不断出来,新的需求就不断产生。
其实,CSC在银行业也是有丰富的经验的,有一个例子,去年马来西亚的银行Maybank的30亿美元的IT外包,他们交给了CSC,在这个订单上,有IBM以及其他的竞争对手争夺得很厉害,但客户后还是选择了CSC。
我们和中国的银行也有过接触,和他们谈过。中国的银行在过去的这些年发展确实非常快,IT投入也非常大,我相信你们也了解,真正在中国非常专业的、银行知识很强的IT公司还是不多,银行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我相信,经过CSC的接触,未来CSC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来自银行的机会
《21世纪》:中国的银行有没有像这种30亿美元的大订单的机会呢?
Tim Hilbert:是有的。我们认为在中国的银行业有很大的机会,尤其在信用卡这一块,全世界的信用卡机构都来中国,中国银行业的信用卡也在蓬勃地发展。其实,在中国信用卡业务也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呆坏账的问题、信用的评估问题,在这一块,CSC有非常强的业务能力和支持,机会应该很多。此外,在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周边业务系统等方面,我们都有很多建树。
《21世纪》:我知道CSC的信用卡系统是CSC的强势,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强的,占据市场的领先地位。但是,据我了解,你们的信用卡系统一般是支持1000万以上的发卡量级的,属于高端的那档,但是,目前在中国真正的信用卡只有100多万张,这样的量级怎么能成为CSC的客户呢?而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态度非常明确,他们的信用卡系统不会外包,而是自己建造,那么只有一些小银行才可能外包。CSC在中国碰到的情况可能会是:大的不外包,小的又那么小。你们如何面对这种矛盾?
Tim Hilbert:我们不光考虑信用卡系统,我们也考虑借记卡系统,其实,这两个系统是共通的。我们认为,在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的情况下,算上借记卡,未来拥有量将是非常大的。
还有很多小的银行,他们的实力不足以支持他们自己拥有一套系统,那么他们联合起来,像中国银联这种方法,那么,我们认为中国的中小银行,如一些城市商业银行也会采取联合的方式,当然,有可能是和银联联合,也有可能是他们自己联合的方式。到底采取什么样的联合方式,取决于他们对市场发展的反应和选择。但联合起来后,是要建那么一套大的信用卡系统的。
《21世纪》:目前,中国信用卡外包的情况是,银联的外包订单给了UNISYS,还有一些股份制银行外包给了FDC,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要自己建造。好像整个市场已经被瓜分干净了,你们还有机会吗?
Tim Hilbert:其实对银行系统来说,不光是指信用卡系统,还包括核心业务系统、周边业务系统等等,大家更多地是听说谁家买了谁家用了,但是,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之后还有一个服务的过程。
也许,在服务上,银行们想要一个更有经验的、服务能力更强的公司去帮助他们,因为很多系统实施并不是很成功,这样的案例是有的。CSC在海外的经验,会让银行在过程之中可能找到我们。
拿什么挑战IBM?
《21世纪》:我不得不谈谈你们在中国的竞争对手。如果CSC在中国的客户是金融企业的话,那么你还是去那些金融企业先去逛逛吧,先到他们的机房去看看,你会惊诧地发现,大批大批摆放的几乎全是IBM的服务器。IBM与中国的金融企业的关系看上去是如此地固若金汤,由于使用IBM的硬件,中国金融企业的软件和服务也几乎大多数都由IBM去提供,CSC面对IBM这么一个强悍的对手,如何去挑战?
Tim Hilbert:从收入上来讲,IBM一年有400多亿美元,CSC只有160多亿美元,他确实比我们大,我们不能从规模上比。但CSC并不是一个硬件厂商,我们拥有并实施自己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这是我们比较独特的地方。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在和IBM竞争,但也有很多情况,我们和IBM还是合作伙伴,CSC做IBM的分包,或者是IBM做CSC的分包,都存在这样的情况。
和其他的IT服务公司不同,我们和客户是合作伙伴式的关系,我们倾听客户的需求,我们对客户要很了解,衡量我们的成功是基于衡量客户成功的基础上的。此外,还有我们在金融行业的知识、经验等等,这些东西谈不上去“挑战IBM”吧,但都是我们和对手不同的地方。
《21世纪》:你认为CSC对手是谁,是IBM还是EDS?
Tim Hilbert:是IBM,因为它是IT服务业的老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