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扔认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

如题所述

在我看来,接受高等教育,或者说是接受教育,对于不从事学术行业的人来说,有三个意义:

一、承认不确定性,承认自己面对现实难题需要经过一番犹豫的自我内心斗争,学会怀疑自己,怀疑别人,这是一个弱点,但这个弱点中透出一股力量:坚信活在自己的思想中,而不是别人的思想中。这是一种双向怀疑,它能帮你从非理性的恐惧和狂热的信仰中解放出来,从上瘾、迷信和所有其他形式的自我强迫中解脱出来。

二、高等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文化、制度和历史。接受高等教育最大的意义就是——要避免使得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偏见的顽固;而成为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因此,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永远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真诚地聆听批判自己的声音。

三、高等教育会给你一种特定的心智品质,这种心智品质能够有助于他们运用信息,发展理性,以求清晰地概括出周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他们自己又会遭遇到什么。每个人活着就会遇到问题,生活就是问题叠着问题,接受教育不能让你的问题得到直接的解决。但是,高等教育能让你得到一个教义:你的的私人困扰并不只是个人命运的问题,而是和全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密不可分;社会结构若不发生根本性转变,你的私人境遇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改善。个体若想理解自己的体验,估测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将自己定位到所处的时代;他要想知晓自己的生活机会,就必须搞清楚所有与自己境遇相同的个体的生活机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7
高等教育是中等教育之后所实施的各种专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包括全日制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两个类型,后者属于成人教育范畴。 中国高等教育分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4个层次,授予相应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中国高等学校分为文、理、工、农、林、医药、师范、财经、政法、体育、艺术等科。 通过全国统一考试选拨新生,是高等学校招生的基本形式,国家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计划过去完全是指令性的,近年来改为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两种形式,国家任务计划是中央和地方教育部门下达的指令性计划,调节性计划是由学校根据自身培养和招收自费生的计划。毕业生过去实行国家统一分配办法,改革后除对师范学科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对于大多数的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即在实行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经学校推荐,在一定范围内由毕业生选报志愿,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按专业培养人才,专业一般设置在文、理、工、医等学科内。近几年来,普通高校分科类进行修订专业目录的工作,拓宽专业的业务范围,培养人才的适应性。根据培养通用人才的需要,根据需要,对专业进行合并,高校专业设置还在进行更大范围的改革。 我国高校一直采用学年制,对于修业的年限、教学时数、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近年来,已有一半以上学校实行有计划指导的学分制,加大选修课比例。一些高校还试行第二学位制、主辅修制、导师制等。 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是:部分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由国家教委负责,专门院校归口相应的中央业务主管部委管理,地方高等院校由省一级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有所扩大。 高等院校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教师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四个级别。 高等教育是高科技产生发展的最前沿。高等教育通过培养高科技人才,研究科研课题开发科技产品推动科技进步。国家只有加强高等教育才能使科学技术得到更快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都把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5
学习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三观,掌握不断学习的方式方法,开拓眼界。
第3个回答  2020-12-15
找工作必备的一个门槛,同时给自己一个不断提升的机会,认识的朋友也会对你未来更加清晰认识世界有所帮助……
第4个回答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