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生平有什么声誉?

如题所述

约翰·海恩利希·裴斯泰洛齐(1746年~1827年),瑞士著名的教育家。他出生在苏黎世一个外科医生家庭。5岁时,父亲逝世,由母亲和一位忠实的女仆抚育成长。善良虔诚的母亲和忠诚而有献身精神的女仆对裴斯泰洛齐个性和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他9岁时经常到在邻村任牧师的外祖父家去。在随同外祖父访问穷苦人家时,穷苦孩子那突出的颧骨和深陷的眼窝里流出的苦难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奠定了他以后希望拯救穷苦人民、改造社会的理想。

中学毕业后,裴斯泰洛齐进苏黎世大学求学。在大学里受到卢棱等启蒙思想的影响,同情资产阶级革命,并加入了当时进步的青年学生组织“爱国者小组”,从事进步活动。1767年,“爱国者小组”被取缔,21岁的裴斯泰洛齐和其他成员被短期拘留,释放后,他便离开了大学,决心到农村去实现他改善农民生活的崇高理想。自此,他开始了60多年艰难的教育生涯。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活动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新庄”时期(1768年~1798年)1768年,他在诺伊霍夫(Neuhor意即“新庄”)靠朋友帮助购置土地、房舍,筹办了一个示范农场,他称之为“新庄”,想藉此帮助农民学习新的耕种土地、管理农事的方法和技能,增加收入摆脱贫困,但他失败了。1774年他利用仅余的一点资财和朋友的捐款,在新庄创办了一所孤儿院,收容了大约50个孤儿。他组织儿童生产自给,夏天在田间劳动,冬天纺纱织布。他还亲自教儿童读、写、算,并聘请了几位手工工匠教授劳动技术,力图通过教育把儿童培养成能独立生活的人。他写道:“我长年地生活在50多个贫苦儿童的中间,我与他们同甘共苦;我自己生活的像乞丐,为的是教乞丐生活得像一个人”。后来因经济困难,不得不在1780年停办。

孤儿院解散了,但他以教育来改进社会,帮助农民的信心没有动摇。在以后的十八年中,裴斯泰洛齐的生活十分贫苦,但他专心致力于写作活动,先后发表了大量有关社会和教育问题的著作,竭力吸引瑞士的社会人士去解决仍然很迫切的问题:如何提高劳动人民的道德和智力水平。1780年完成了第一部教育著作《隐士的黄昏》。1781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林哈德与葛笃德》,该书使他获得了巨大的声誉,许多知名人士络绎不绝地前来新庄访问,奥国首相和普鲁士皇后也对他倍加推崇。1792年,法国大革命后的立法议会授予他“法兰西共和国公民”的荣誉称号。

第二时期——斯坦兹时期(1798年~1999年)1798年1月瑞士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政府给他安排了一个公职,但他谢绝了任命,表示只愿做一名教师。受新政府的委托,在斯坦兹办了一所孤儿院,收容了80个5岁至10岁的儿童。这些儿童“大多数身体有缺陷,很多人有慢性皮肤病,使他们步履不便,或是头上痒痛,或是衣衫褴褛,满身虱子。很多人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目光无力,……十个孩子中难得有一个是认识字母的,至于其他知识,当然更不必谈起了。”另外校舍简陋,仅有他和一名事务人员,但他却满怀信心,“我断定我的热情将如春天的太阳使冰冻的大地苏醒那样迅速地改变我的孩子们的状况”。他以家庭的模式办孤儿院,把孤儿院变成一个充满着父母之爱的大家庭。裴斯泰洛齐依靠他的教育信念,把他的全部精神和感情都倾注到这些孩子身上,建立亲子般的关系,不断唤起儿童的人类爱的情感。在这时他也开始了初等教育新方法的研究和实验。裴斯泰洛齐在这里的教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不久因校舍被征作伤兵医院,使卓有成效的教育被迫中断。

第三时期——布格多夫时期(1799年~1805年)裴斯泰洛齐在孤儿院停办后去布格多夫城先担任了一年小学教师,1800年,他和友人创办了一所初等日校和一所寄宿中学。寄宿中学是一所培训教师的综合性教育机关,在这里,他继续在斯坦兹已开始的初等教育新方法的实验活动,并初步形成了体系。这时,他先后出版了《葛笃德怎样教育自己的子女》、《母亲必读》、《观察入门》和《数学浅说》等著作。1804年又因校舍被占用而将学校搬迁。

第四时期——伊佛东时期(1805年~1827年)1805年裴斯泰洛齐把学校迁到伊佛东,办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学校,有中学和师范学校。在最初的十年里,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裴斯泰洛齐和助手们的工作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敬慕,吸引了许多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福禄倍尔称伊佛东为“教育的圣地”,不少贵族和富有资产者的子女也慕名前来求学。由于学生成份的改变,贫苦子弟越来越少,这不符合裴斯泰洛齐的理想,加之学校管理不善,教师之间经常发生纠纷,学校逐渐衰落,并于1825年停办。这位80高龄的老人又回到他开始从事教育活动的地方——新庄,在生命的最后二年里完成了最后一部著作《天鹅之歌》,这本书总结了他一生的教育工作。1827年2月17日逝世,终年81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