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中观,唯识,如来藏三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佛教的中观,唯识,如来藏三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楼主、诸位学人 法安吉祥

此问好有一问,师兄善哉此问,可以成就大众对於佛法正义的抉择觉支,后学在此随喜赞叹,接著当以引据经文来解说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后学先总结如下,再依依引证经文解说:

般若中观,
乃是直指本心如来藏本来性、自性性、清静性、涅盘性、中道性。亲证如来藏者,现观如来藏真心空寂无我、犹如虚空、却又能生出万法,所以非有为非无为---中道性。如来藏无我性,故称空性;如来藏俱足一切法、能升一切法,故不空,双俱此空不空性,名曰中道性。

唯识观,
亦是以亲证如来藏为本,而如来藏又称为阿赖耶识(依能含藏业种命名)、又名阿伽陀识(依如来藏能持身的大种性自性而名),亲证此根本识时,即能现观如来藏的唯识性---真实性与如如性---体性金刚永不毁坏、又能如如随缘配合一切众生心行。而一切万法都是由此心此圆成实性而变现,故名万法唯识。

如来藏,
即是一切法本,般若体、诸佛之母,亲证此心时,即能现观此心的真如性、唯识性、中道性、也就是如菩萨缨络经所说,发起般若正观,亦即中观现前。

因此,这三者,唯是名称不同,所证皆是一切众生本来面目---如来藏,证时即知如来藏双俱空性与不空性,如来藏虽然真实有,然而体如虚空、无有边际,说他有,然而他又跟三界有不同,说他空,却又不是空无所有的顽空、也不是缘起无常的空相,所以称空性;然而他真实不坏,能假藉诸缘出生万法,具有此真实功德,因此不空,一切万法种子皆含藏於此心中,是故不空,如来藏即是双具此中道性,能亲证者,即是亲证般若中观、亲证唯识性、亲证如来藏。

接著,引据经文来佐证:

入楞伽经》〈佛性品第十一〉:【(佛言:)「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

万法唯识的识即是阿赖耶识,此识又名如来藏,真常不坏,因此离无常、而且也无我性、体性清净。因此单从此经文便知,唯识的万法唯阿赖耶识,此识即是如来藏。

《入楞伽经》〈刹那品第十四〉又说:【「大慧!言刹尼迦者,名之为空;阿梨耶识名如来藏,无共意转识熏习,故名为空;具足无漏熏习法故,名为不空。」】

如来藏不同其余七转识会有薰染变异,故称为空,这裏很明显,不是无常缘起的空相,而是指体性清净无有变异的空性;然而又具足无漏法种,所以不空,可是这个不空,却又不是三界有。因此可知,如来藏双俱空与不空,即是中道性,亲证此心时,方是亲证般若中观。

又如 《入楞伽经》佛心品第四 佛云:【真如、空、实际,涅盘及法界,意身、身、心「等」,故我说唯心。】

这就是说,真如、空、实际、涅盘、法界、意生身、色身、心,都是相等的,因为都是如来藏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局部体性故,都归如来藏阿赖耶识「一心」所摄故,一心唯通八识心王故。而在前面,阿赖耶识其实又称为如来藏,当然也可以说唯识。

接著针对其余学人所说,稍作法义辩证,已让佛法正义,令大众更清楚中观、唯识即是亲证如来藏之中道性与唯识性:

第一: 一楼唯梅子兄云:唯识派的真如.是一种静止状态.是通过缘起而体现出来的空性。

辩证:
然而如前所举经文,空性乃是如来藏心体无我性、体性清净无有变异,而名空性,并不是此兄所说的缘起而体性的空,此乃空相,只是五阴虚妄无常的空相尔。唯识派所说的真如,乃是如来藏阿赖耶识,此心体所显的真如法性,举经为证: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三十云:【佛告善现:「于意云何?心住为如『心真如』不?」善现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佛告善现:「于意云何?心如『真如住』,为如实际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善现:「于意云何?真如实际为甚深不?」善现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佛告善现:「于意云何?即真如是心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善现:「于意云何?离真如有心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善现:「于意云何?即心是真如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善现:「于意云何?离心有真如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善现:「于意云何?真如见真如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善现:「于意云何?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不?」善现答言:「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这段经文就是在说明,真如不是心,只是心(如来藏)所显的真如自性尔,离开此真如性也找不到如来藏心,然而离开如来藏心也没有真如可说,这就是说明,真如只是如来藏心的自性,而证真如,必须亲证如来藏,方能证知如来藏之真如性,才能发起般若中观。所以,唯识的真如,并不是缘起空。

第二: 一声青磐兄说中观认为阿赖耶识也是空。

辩证:
但是阿赖耶识的空,并不是空无所有,而是体性空寂无我犹如虚空,且体性清净无有变异,故名为空,唯识也不是单说阿赖耶识的不空(实有),而是将阿赖耶识的空与不空,俱足宣说,当然唯识也包含了中观,因为中观就是指亲证阿赖耶识的空与不空性,也就是唯识性、真如性。

第三:
北京求知教育兄认为唯识已经将前第八识之外的其它 识 否定掉了。进而过度到中观,把 第八识也空掉。

辩证: 这也是严重误会佛法,唯识乃是佛所宣说,一切万法、其余七识心都是由阿赖耶识所出生,并没有否定其他识,而中观所证的般若中道性,也是依於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的真如法性,并不是把阿赖耶识空掉,而是阿赖耶识本体本来就是具足中道性、空不空性。

第四:
dhsoft 兄认为唯识即是瑜伽派,简单的说它是说一切有的,中观是说一切空,但是瑜伽派也认为最终要达到的是中观,但是他们认为要达到空即中观智必须先修行说一切有。

辩证:
中观如果是说一切空,那与断灭见无异,断见外道也是说一切空,然而中观真正的空,是指如来藏之空性,也俱足不空性,这才是中道性,唯识也不是说一切有,而是一切万法都是依阿赖耶识出生,而阿赖耶识自体无我性、空性,因此唯识包含了中观,而中观也不违背唯识,端看行者是否如实证解。

最后,后学在总结如下:

唯识所亲证的阿赖耶识,俱足了空与不空性、生灭与不生灭和合(非断非常)、不生亦不灭、不垢亦不净(如来藏自体清静却含藏无量污染种子)、不增亦不减(体性清净永无变异薰染)等中道性,故唯识包含中观,而中观其实就是亲证阿赖耶识的中道性、真如性,当然不应该将中观与唯识分割,两者所证相同,差别在於名相不同而已。而两者所证的就是阿赖耶识如来藏。

因此三者所证皆同,唯是名称不同。依茹来藏局部功能、所显的体性而立名。(心、真如、如来藏、涅盘、空、实际、阿赖耶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07
中观和如来藏基本都来自大乘空宗思想
唯识来自大乘有宗思想
中观和如来藏基本来说是一个体系的,中观说的是佛的智慧,如来藏说的是佛藏在每个人心里。
唯识即是瑜伽派,简单的说它是说一切有的,中观是说一切空,但是瑜伽派也认为最终要达到的是中观,但是他们认为要达到空即中观智必须先修行说一切有。
第2个回答  2009-12-07
如来藏派目前还没有很多了解。
不过,唯识和中观也有联系。从藏传佛教的传承来看。唯识不如中观彻底。当然,我们普通人不能因此而否定唯识。可以理解是唯识是中观的一个过程。
黄教的一般修学过程,先修有部的经典,然后过度唯识,唯识已经将前第八识之外的其它 识 否定掉了。进而过度到中观,把 第八识也空掉。
初学,不宜从中观入手。因为没有前面的基础,很容易出偏差。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这问题太大.涉及的佛学理论也最深.
这3派的目标.都是相同的.都是指向般若空性.但具体的路途有所不同.

中观派分为8事70义.走般若路线.用1个字概括为”空”.
唯识派和真常派.走真如路线.用1个字概括为”一”.
唯识派的真如.是一种静止状态.是通过缘起而体现出来的空性.
真常派的真如.是一种运动状态.是一切法的本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12-10
佛说八万四千种法门,相当于八万四千种药根治众生八万四千种病!至于药--要一味的只吃针对自己所得病的药!都吃或者乱吃是要吃坏的!非药之弊!
佛法不同学识!需要亲证实行,不是口头上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