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应该仇恨殖民者吗?

我们应该仇恨殖民者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他们呢

殖民的根源还是来自国家的强弱分化引发的强国对于弱国或者弱势地区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上的占有与扩张,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殖民本身就代表着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不平等,在殖民的过程中还往往伴随着暴力掠夺以及种族压迫等行为,所以总的来说殖民肯定是不好的,而殖民地的人民在不断的觉醒中也一定是会争取自己的独立的,而事实上,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各殖民地人民也相继取得了自己的独立。

虽然殖民总体上肯定是不好的,但是实际上殖民的方式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的殖民也很难就一概而论,事实上,世界上曾经发生过的殖民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下面我针对不同层次的殖民来具体的说一下:

首先第一个层次也是最原始的殖民应该属于西班牙对于美洲地区的殖民,这种殖民是最原始也最残酷的殖民,西班牙开辟殖民地更多的是赤裸裸的掠夺当地的白银等贵金属,于这种目的对应的是他对付原住民的残忍手段,这些手段包括残忍的屠杀,严重的种族歧视以及各种流行病引发的原住民大面积死亡,可以说西班牙对于美洲地区的这种殖民可以说是真正的丧心病狂,也是绝对没有什么可取之处的。

第二层次大概是属于荷兰与葡萄牙等国进行的商业殖民,在这种殖民中,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关系更多是一种商业上的来往,虽然在贸易的过程中殖民地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但是相比于西班牙那种赤裸裸的掠夺与屠杀已经明显的高明了很多。

第三个层次就是工业革命所伴随着的工业殖民的扩张,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当然就是大英帝国,这种层次的殖民是把殖民地作为生产资料供应地以及廉价商品倾销地来看待的,在这一过程中殖民地原有的经济秩序无疑会受到巨大的破坏,但是与之相对的,这些殖民地也往往会有机会迎来工业革命的浪潮,可以说是有得有失。

当然,由于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不平等以及殖民地人民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那么殖民地国家争取自己的独立一定是大势所趋的,但是由于殖民地与原宗主国往往具有着经济以及文化上的比较紧密的联系,所以宗主国往往对于原殖民地国家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这一点从法国对于一些非洲国家的巨大影响力就可以看得出来,另外一些殖民地国家比如加拿大和印度甚至还都加入了主要由英国殖民地组成的英联邦组织。

综上所述,殖民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最终也被历史所淘汰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对殖民地产生了很多好的或者坏的影响,而由于这些影响导致愿殖民地国家与原宗主国往往还保持者比较密切的经济和文化上联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6
喜欢世界历史的朋友们,一定是知道“日不落帝国”这一名词的。“日不落帝国”是对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大英帝国的称呼,而它之所以有着“日不落”的名声,也是得益于万恶的殖民主义,广袤的英属殖民地,让大英帝国时时刻刻都有着阳光照耀。听起来是挺气派,可在其下又隐藏着多少沉重的剥削和奴役?
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即便是英国曾经奴役过许多国家,可这些殖民地在解放却对它没有什么血海深仇,有的至今仍旧关系亲密。这其中原因又是如何呢?

殖民主义的万恶没奏效
没有什么灾难能比国家沦陷,成为他人饵食更加悲惨的了。咱们中国,即便是只在清朝末期有一段半封建半殖民的时期,想起来也仍旧让很多热血青年们义愤填膺。殖民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伤害,绝对不是一代两代人可以磨灭的,实际上,很多时候这种伤痛会成为终身携带的顽疾。
于情于理,被殖民过的国家对于所谓的“宗主国”都应该是充满愤恨之情的。像是咱们东亚地区的韩国、越南,至今都对侵略者充满了敌意,史书上也广泛的记载着各个国家在面临瓜分蚕食时的奋力反抗。尤其是一战、二战时期,被殖民的国家压根不回去怜悯自己伤痕累累的“宗主国”,全都是借此机会逃脱出剥削的魔爪。

可大英帝国真的是特殊案例中的典型,统治了几千万平方公里,拥有着几乎5个亿人口的它,还真的没有遭到这些后来独立了的国家仇恨。相反地,时至今日还有很多前英属国家,对着女王感恩戴德的。英联邦的存在不就是因为他们这些国家的团结互助吗!
这仿佛就和我们把殖民史当作血泪史的东亚人民截然相反了,那么,殖民主义的万恶性质,为啥没有在大英帝国上奏效呢?
信仰使人化干戈
首当其冲的原因便是这信仰的力量,在《世界通史》之中就这样描述过英国人和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
坐船而来的英国人带着满船的圣经,他们用圣经换走了印第安人的黄金,等到英国人满载而归的回到了家乡,只剩下了一群一无所有的印第安人,可印第安人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依靠着圣经给予的信仰之力活了下去。

仔细想一想,这个描述是多么生动形象!自诩为绅士的英国殖民者一边喊着上帝之名,一边冲向了新大陆的黄金万两。传播自己国家的文化和信仰是他们对这片新大陆的愿望,而带走黄金则是他们根本的目的,毕竟在新大陆上的土著民都“开化”了之后,他们也得按照英国人的意思给他们生产黄金!
第2个回答  2021-02-27
应该说凡事都有两面性,但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最好是自主的,不要被殖民,
这样就一般不会被外部文化所影响的。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会在人的心理上形成某种距离感。

是人们在交往中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距离,它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1.介绍自己

以简洁得体又别出心裁的方式来做自我介绍。无论是在何种社交场合,想扩展人际关系的第一课就是要学会自我介绍。要设法出奇制胜。让对方牢牢地记得你,而且是记得正面的形象。

2.愉悦风格

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

3.幽默风趣

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否则事与愿违。

4.寻找话题

为什么我们经常错过了许多广结人缘的机会?就是因为我们常把那些黄金时段用来绞尽脑汁,却还是挤不出一句合适的开场白。无论是主动或被动去打开话匣子都能得心应手。一旦你能达到这个境界,那无论把你丢在任何一个场合中,必都能迅速进入状况,随心所欲地去扩展人缘,为自己在生活与事业中,营造一个又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

5.记住别人

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

6.心平气和

不管有什么样的争论,要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

7.完善自己

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对他人有有利影响的人。
第3个回答  2021-02-26
大家知道,殖民主义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去侵略他国,掠夺他国的资源。通常来说,被殖民的人对于殖民者总是仇恨的。但有三个国家,对于殖民者却并不仇恨。

脑洞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三个国家。

一个是被英国殖民的印度。


印度被英国殖民了两百年,但印度人对英国并不反感,甚至有些感谢英国。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有数点。一是印度在被英国殖民之前,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当时的印度是一块又一块的自治邦。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印度族。


现在的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没有占绝对优势的民族。最多的印度斯坦族不过占百分之三十。所以,在被殖民时,缺乏民族认同感,对殖民主义的反感度就低。

像中国从春秋以来就有华夷之辨,大家天然的会把金发碧发的认为是外人。而印度是一个被洗涮涮的区域,从雅利安人到突厥,都先后征服过这里。


殖民者来了中国,中国会认为是亡国亡民族,但英国人到了印度,印度可以说无国无民族,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历史中又一个大哥来到这片南亚大陆了。

第二,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比较温和,他们采取的方法一开始是公司形式,就是来做生意。后面又扶持印度代理人,让印度管理印度人。所以被殖民的印度社会基本稳定。


而且印度人又成为了英国人的跟班,跟着英国人满世界跑,在本国是二等公民,到了外国,又成了超待遇国民了。现在印度也是世界移民最成功的国家,到处都有印度人。这还要感谢英国大哥的一路上带着他啊。

第三,英国对印度的投入。

殖民印度后,英国对印度还是有投入的,从手工业到工业都有投入。二战后,印度的工业是领先中国的。可见英国投入之大。而最重要的是英国对印度教育的投入。


英国每年从税收中拔十万卢比来办教育,实行的也是英式教育,他们的目标就是打造新式印度人,就是看上去皮肤是印度人,但内在却是英国人。可以说他们基本还是成功的,现在印度的上层人士,其实已经是印皮英心,而事实上,这些教育反而促成了印度民族主义的兴起,大家可以看现在的印度,其实就是一个活在新时代的老旧英国。大家早就不玩国土扩张这种低级游戏了,就印度玩得挺嗨。

最后,英国的退出也是采用和平机制。


当年一个四分五裂的地区,在英国人的殖民下,变成了一个南亚大国,印度人就算嘴上喊恨,心里敢恨不起来吧。

第二个是被日本殖民的帕劳。


在聊这个国家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帕劳国的国旗。


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熟,除了颜色不同,跟日本国旗一样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2-26
在西方的大航海活动之后,欧洲个别国家成为最早在海外开拓殖民地的国家。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便先后在全世界多地建立了殖民地,殖民足迹遍布亚、非、拉、美五大洲。

而英、法两国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在之后的数百年里成为佼佼者,殖民地数量和规模,纷纷超过了前面那些老牌强国。尤其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鼎盛时期,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都有自己的殖民地,领土面积达到了惊人的3700万平方公里。

在亚州,只有中国、日本和泰国没有彻底沦为殖民地。中国是因为太大,殖民者无法彻底的征服华夏。日本是由于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强国之路。而泰国,则是因为英法势力的设置的缓冲地带,所以才保持了独立。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爆发的战争。虽然战争的起因是罪恶的,但是战后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体系在全世界土崩瓦解,英法两国的海外殖民地纷纷的走上了独立解放道路。而新的世界霸主,美苏两国也对全球性的独立解放运动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战后,大部分被殖民过的国家都十分痛恨宗主国,他们的奴役和强盗行径使殖民地人民受到了很大的创伤。但有些国家和地区,不仅不痛恨殖民者的统治,而且还感谢他们的宗主国。之所以,英法两国至今还有相当多的海外领土和领地,甚至还有英联邦这样的国际组织,仍将英国女王奉为各国的女王。

说到殖民地,很多人会联想到中国历史上的藩属国。古代中国确实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之一,其强盛程度远远超过当今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据统计,唐朝的GDP占据当时世界GDP总量的7成,宋朝GDP占世界50%以上,大明朝也是富得流油,并且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壮举。就连大清帝国末年,甲午中日战争前夕,当时清国GDP仍是日本的三倍有余。结果是,不仅败给了西方列强,也败给了自己曾经的学生。

那么,何为藩属国呢?中国古代的藩属国也有十几个,而且也是自愿臣服于我国的。在内政、外交和经济方面都不受制于我国,只要表面上承认我国宗主国的地位,都会得到我国适当合理的保护。另外,他们每年进贡给我国的银两,甚至还不如我国回赠的多。

而殖民地就不一样了,殖民地是近代西方列强通过武力手段占领的,殖民地国家都是被迫臣服于宗主国,虽然名义上保持一定主权,但在内政、外交和经济等方面都受到宗主国的严格控制。

还有一部分国家,既是我国古代的藩属国,又是近代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他们独立解放之后,并没有没有特别痛恨殖民者,而是把矛头指向了他们古代的宗主国。极力抹掉自己使用了上千年的中华文化,去汉字化的同时还篡改历史,把我国描述成侵略成性的国家,俨然成为了西方殖民文化坚定的拥护者、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