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妃”和“世子嫔”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事实上,世子妃这种称呼也是缺乏历史根据的,古代典籍中一般称世子的正妻为世子夫人,从未出现过世子妃之号。

世子之号,起于先秦,原意为诸侯(天子)传承爵位(王位)的儿子。秦始皇改天子为皇帝,后世改称天子的继承人为皇太子,世子遂成为王爵、藩王之子的称呼。在中国,皇帝的正妻为皇后,因此太子的正妻降格为妃,即太子妃。而王爵、藩王的正妻称为王妃,世子之妻若是称为世子妃,情同僭越,为礼法所不容。

朝鲜为明清两朝的藩国,其国君位同郡王(后改亲王),因此朝鲜王后在正式典籍中皆称为王妃。正是考虑到礼法因素,朝鲜世子的正妻不敢称妃,而是称为世子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30
两种称谓在历史上皆真实存在,只不过仅发生在明朝。在明朝,世子妃特指亲王的嫡长子之妻,而世子嫔则是李氏朝鲜王的嫡长子之妻。李氏朝鲜王虽被明朝皇帝封为郡王,但礼制待遇上却等同亲王,所以李氏朝鲜王之妻只能称王妃,其母称大妃,那么其嫡长子虽也称为世子,但其妻只能降一级称为世子嫔。
在明朝之前,诸侯(也就是王公侯伯)的嫡长子皆称为世子,其妻暂时没有查到史料说明是不是叫世子夫人,且也不清楚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