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死后,吕雉为何放过得宠的薄姬?

吕雉为何放过薄姬?

刘邦死后,吕雉为何放过得宠的薄姬?我认为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①薄姬身份和地位的特殊性;②吕雉的政治手腕和秉性;③刘邦的无心插柳。

影视剧中的薄姬形象

先介绍下薄姬,据《史记》记载,她的父亲身份很是普通,而且死得很早,母亲魏媪,虽是宗室之女。但连魏豹都被曹参杀了,一个小小的宗室之女,已无太大的能量。更何况,当年薄姬只不过是在工房中负责织布的小小宫女,只因刘邦一时兴起,这才将其纳入后宫。

换句话说,薄姬身份和地位具有特殊性。首先,她母家无人,自己又没啥能帮衬她的兄弟姐妹。所以在汉宫中,她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存在。其次,她虽生了个儿子刘恒,但后者行事向来低调。吕雉没必要对其动手。相反,她倒是可以假意对刘恒和薄姬施以小恩小惠,以达到收买人心的效果。

影视剧中的吕雉形象

其次是吕雉的政治手腕和秉性。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吕雉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壮大汉朝的实力,同时让自己吕氏家族繁荣昌盛。为此,她听从刘邦临死前的安排,重用陈平等一批老人,而且实行无为而治的主张,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至于薄姬,吕雉压根就没在意!还有,她的秉性并不坏,你看她杀的,都是阻碍自己实现政治理想,或者对吕氏家族有妨碍的人。但薄姬压根不属于这一类人,所以吕雉也就没必要对她动手了!

最后,这也是刘邦的无心插柳。据史料记载,当年刘邦的确曾喜欢过薄姬一阵子,但她很快就被冷落了。特别是生下儿子刘恒以后,薄姬就几乎没再见到过刘邦。刘邦的冷落,反倒成全了薄姬。据史料记载,刘邦死后,他平日里特别宠爱的那些女人,戚夫人等,下场都很悲惨。唯独薄姬,因为一直受冷落,反倒被吕雉安排她跟着儿子去了代国。

影视剧中的刘邦形象

最后总结一下,刘邦死后,吕雉为何放过得宠的薄姬?无非是因为薄姬无权无势,对吕雉构不成威胁,而后者又仅存着一点良知。再加上她一直受冷落,被忽视,所以吕雉就放过了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2

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而吕雉是刘邦的结发妻子,也是他的糟糠之妻。刘邦后来随着地位的提高,再加上吕雉的年老色衰,有了许多其他的妃嫔,戚姬和薄姬就是其中的两个,而刘邦则独爱戚姬。那么,吕雉如此心狠的女人为何放过薄姬,而对待戚姬这么残忍呢?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吕后剧照


一、薄姬其实不怎么受宠

薄姬是魏国魏豹的妃子,魏国被韩信攻破之后,刘邦便把魏豹的妃子收入了后宫。然而一年时间内刘邦都没有宠幸薄姬,把她给完全忘了,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薄姬才有机会侍奉刘邦,才宠幸了一次就生下了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这一次之后,薄姬又被刘邦遗忘了。

而年轻的戚姬就不一样了,戚姬可谓是独领风骚,受到刘邦的独宠,刘邦出关打仗的时候都带着她,吕后因为年老则留守后方。正是在这期间,戚夫人吹枕边风,要刘邦改立太子,所以吕雉恨她恨得不行。

戚姬剧照

薄姬对于吕雉来说有点像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恨不起来,反到还生出同情心,如此以来,身为女人吕雉自然不会对其有敌意。

二、薄姬为人低调,不争

薄姬因为不受宠,所以知道自己的地位,即使生了一个儿子刘恒,但是也从不会去想争夺储君之位(事实上也争不过)。所以,她一心守着她的儿子,远离了争名夺利的政治漩涡。更像是一个局外人,刘恒被立为代王之后,薄姬也随着儿子到了代国做她的代国太后,跳出了所有人的眼线。

薄姬剧照


总结

吕后之所以放过薄姬,就是因为薄姬不受刘邦宠爱、且为人低调没野心、翻不起浪。面对这样低调没存在敢的人,吕后自然而然的就忽视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12

薄姬之所以能够保全性命,最直接的原因是她的“无欲无争”的姿态,使得吕后放心。

他的儿子刘恒也受到母亲的影响,无意与其他皇子争位,甘愿被分封到西北边疆、毗邻匈奴的荒漠贫瘠之地为代王,这也是吕后刀下留情的原因之一。

一、薄姬的出身

薄姬的母亲是先秦时魏国的宗室女,在她小的时候,把她嫁给了魏王豹,亲上加亲。后来魏豹被汉军俘虏,薄姬作为战利品被送到宫中织布。

有一次,高祖从织布坊路过,发现了薄姬的美色,遂纳入后宫。但高祖事多,很快就把这个美人给忘了。

二、朋友的帮助

薄姬入宫一年多,也没有见到刘邦的面。还是在宫中的两个朋友管夫人、赵子儿的帮助下与刘邦见了一面,刘邦怜悯薄姬,当晚与她同房。

一年之后生下了儿子刘恒。在此之后,就很少再见到汉高祖了,同样的刘恒也很难得到刘邦的关爱。

三、宫斗

在汉高祖刘邦的后宫中,一直在上演一出好戏。吕后因为年老色衰,生的太子刘盈“懦弱文雅”,刘邦并不喜欢。而宠姬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却得到了“如意像我”的评价。

因此,围绕两个女人展开了一场太子争夺战。戚夫人仗着自己得宠,儿子又得刘邦欢心,日夜哭泣,希望刘邦立如意为太子。刘邦犹豫不决,便把刘如意封为赵王,留居长安。

吕后深恨之,不得不联合公卿大臣们才保住儿子刘盈的太子位,直到刘邦死后,儿子即位才彻底松了一口气。

四、惨烈的报复

刘邦死后,惠帝即位,吕后做了太后,掌握了宫中大权,随即展开了残酷的报复,戚夫人被砍断手脚、挖掉眼珠、戳聋双耳、灌下哑药,把她封在坛子里,做成了“人彘”。

其她邀宠于刘邦的夫人、姬妾,包括:薄姬的两个好姐妹都被无情的幽禁至死。

五、不争得活

薄姬因极少被高祖关注,看透宫廷斗争的残酷,便研读《道德经》,走上清净无为之路。因此,被吕后放过,跟随儿子刘恒前往封地生活。

吕雉死后,大臣们在找皇位继承人时,发现只有皇子刘恒最合适,于是,这位性情朴实、道德高尚的代王被接到长安,成为了汉文帝。

一个清心寡欲的女子最终笑到了最后,成为了皇太后,不得不说,有时候不争就是最大的争。

第3个回答  2019-11-15

薄姬并不得宠,正因此,吕雉才放过了她。

薄姬是吴郡人,她的母亲是从前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开始她嫁给了魏豹,当时是秦朝末年,魏豹自立为魏王,魏豹开始时跟随汉高祖一起攻打项羽,后背叛汉高祖,与项羽联合讲和。

汉高祖派曹参等人攻打并俘虏了魏豹,把魏国改置为郡,将薄姬送进宫中织布的工房。魏豹已死,汉高祖有一次到织布工房中,看见薄姬很有姿色,诏令纳入后宫。薄姬被召入汉宫,但入宫一年多,却连刘邦的面都没有见过。

薄姬年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交好,约定三人之中不管谁先富贵,都不要忘了其他二人。后来管夫人、赵子儿先后受到刘邦宠幸。两个美人侍候刘邦时,相见笑说与薄姬初时的约定。刘邦问起当中因由,两人俱以事实相告。

刘邦心凄然而怜惜薄姬,当天就把薄姬召来并与她同房。薄姬说:“昨夜我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肚子上。”汉高祖说:“这是显贵的吉兆,我为你促成这件好事。”这一次同房,薄姬就有了身孕,十个月后,生下了儿子刘恒。

刘恒八岁时被封为代王,自有子后,刘邦很少和薄姬见面。刘邦驾崩后,因为薄姬少见刘邦,地位也不高,所以准许她出宫,从其子到代地就国,是为代王太后。

而深受刘邦宠爱的戚夫人,刘邦死后,开始被吕雉囚于永巷舂米,后被做成人彘。

因此,吕雉放过薄姬的是因为,薄姬没有受宠,并且薄姬平时比较低调,没有对她的地位造成威胁。

第4个回答  2019-11-16

我们知道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后,其夫人吕雉也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但这个女人可并不是什么温柔的女子,反而是一个非常狠辣的女人。在刘邦死后吕雉先后处死了刘邦的数个儿子和嫔妃,一时之间大汉王朝几乎成为了吕家的“天下”,那么,在刘邦死后吕雉为什么会放过了薄姬呢?

吕雉

首先:薄姬并不得宠

薄姬何许人也?此人乃是汉文帝刘恒的母亲,在刘邦在世时并没有很好的宠幸过薄姬。而薄姬也苦于后宫之中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因此她天天翻看古典书籍来打发时间。而同时期的吕雉虽为皇后,但在争风吃醋的后宫也并不得宠,并痛恨得宠的戚夫人母子。

而不得宠的薄姬在吕后的心中成为了没有威胁的对手,她的存在可有可无,即使后来吕后大权独揽,也并没有杀害她。

刘邦

其次:处理的事情众多

在吕雉当权后,朝中很多人还是反对吕氏当权、封王的,而这些人大多都是当年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元老重臣,这些人政治老练,德高望重,极难对付。如宰相王陵就曾公开反对过吕后加封吕氏亲族为王,进而告老还乡。

相比于毫无威胁的薄姬母子,吕后更多的时间都用在了加强吕氏权力上,这种忙于争权夺利的事情,也让他对于可有可无的薄姬母子放松了警惕。而母子也平安的在代地生活,得以逃过一劫。

薄姬、刘恒母子

其实吕雉和薄姬都是苦命的女子,一个不得宠靠着儿子受封为王得以存活,一个为了儿子能够顺利继位想尽了一切办法。虽然最终如愿以偿,但吕雉的儿子刘盈登基不久便早早的夭折。可以说深宫之中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而对于薄姬来讲最终她能成为后宫之主,也算是一个幸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