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管理皇宫治安的官叫什么

我要问的是官职名称,几个字就好了,不需要详细介绍

中国古代护卫皇帝、皇家、皇城的特殊军队,叫御林军(明朝为亲军都尉府,后又为锦衣卫),其头目和体制,历朝都有变化。一般设总统领等职。明朝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

御林军,亦称“羽林军”,顾名思义,在中国是护卫皇帝、皇家、皇城的特殊军队。始于汉武帝刘彻,此后,历朝历代的御林军多有变化,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一般设总统领、右统领、左统领、带刀护卫、敢死队、大将军、将军等职位。大明王朝,洪武年间,设立亲军都尉府,统领中、左、右、前、后五卫,专事对皇城的保卫。今天,中国对国外皇家卫队也称御林军。
御林军imperial guard,历史上还称为“羽林军”,羽林军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汉武帝刘彻刚登基时受母系亲戚压制,没有实权,为了拿到实权,刘彻假装带一帮武士在羽林中打猎玩耍,实际上是在训练一支真正听命于自己的军队,这就是羽林军的来历。因为羽林军是直接受皇帝指挥的御用部队,所以后朝就改称为御林军了。
隋朝设十二卫府,内掌宫禁宿卫,外统全国府兵。唐朝有“左右羽林军”(“左右羽林卫”)、“北衙禁军”(“北衙禁军”指的是屯驻于宫城以北,以保卫皇帝和皇家为主要职责的皇帝私兵;与国家军队“南衙府兵”相对。由“左右羽林军”发展而成)。而唐随隋制,兵部为掌管全国军事行政的最高机关,兵部隶于尚书省,置兵部尚书一人为长。各卫府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为正副长官。
明朝设立亲军都尉府,统领中、左、右、前、后五卫,专事对皇城的保卫。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造守卫金牌,或镀金铜牌,牌上有篆文“守卫”、“随驾”字样,存尚宝司,军士值班领取佩带,下值时交回。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建锦衣卫,设南北镇抚十四司,其编制将军、力士、校尉,专门为皇帝护驾,并有巡查缉捕任务,是御林军。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明朝历代锦衣卫的指挥使在史书上有所记载。现在,天津河北区还有锦衣卫桥大街。
清朝在北京建立了庞大繁杂的警备治安机构,将号称禁旅八旗的十余万精锐厚集京师。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167.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9
御林军都尉,相当于现在的卫戍区司令。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01
明代北京皇宫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权力核心,以护卫皇帝为主要任务的皇宫治安管理是这样的权力核心坚不可摧,而明代封建专制制度强化形成体系,并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宫禁的具体实施中也表现的尤为突出,首先护卫皇帝是宫禁的首要职能,以此为重点而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治安管理制度,从扈从保卫到卤薄仪卫,从宫禁守卫到巡逻警戒、膳检诊录,各项职能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且分工细致明确,包括人员的选拔、配制、考勤,效绩、奖惩,值卫的区域、时辰等都已明显制度化。治安职能中的扈从、仪卫以静制动,巡逻、膳检以动制动,动静结合,力求做到皇宫治安管理百密而无一疏,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思想的出现,在实践中这种管理却无法收到欲想的效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6-19
大内总管
第4个回答  2012-06-19
羽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