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啮合齿轮泵的泄漏问题如何解决?

外啮合齿轮泵高腔内的压力油可通过齿轮两侧面和两端盖间轴向间隙,泵体内孔和齿顶圆间的径向间隙及齿轮啮合线处的间隙泄漏到低压腔中去。为减少外啮合齿轮泵的泄漏,在设计和制造时,应采取哪些措施,以保持端面间隙而减少泄露?

外啮合齿轮泵的泄漏问题可能是由于密封件损坏、部件磨损或管道连接不严密等原因引起的。解决措施包括:

1. 更换密封件:检查泵的密封件是否损坏或老化,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2. 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件:检查泵的部件是否磨损或损坏,如有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3. 加强管道连接:检查管道连接是否紧固,如有松动及时加强连接。

4. 使用高质量的润滑油:使用高质量的润滑油可以减少泵的磨损和泄漏问题。

5.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11
设计活动侧板,利用压力来控制间隙.
齿轮泵的种类很多,但工作原理相同,结构大同小异。其中主要构件为旋转的叶轮和固定的泵壳。叶轮为直接对液体作 功的部件,上面有4-8片后弯叶片,泵壳为一蜗形转能装置。
齿轮泵在启动前需先向壳内充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泵轴带动 叶轮一起旋转,迫使叶片间的液体旋转。液体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 自叶轮中心被甩向外周并获得了能量,使流向叶轮外周的液体的静压 强增高,流速增大,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报价,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厂家,可高达15--20m/s。
液体离开叶轮进入泵壳后,因壳内流道逐渐扩大而使液体减速, 部分动能转换成静压能。只要叶轮不断地旋转,液体便连续地被吸入 和排出。齿轮泵之所以能输送液体,主要是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液体在 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获得能量以提高压强。
齿轮泵利用大面积活塞的低压气体(2—8bar)驱动而在小面积活塞上产生高压气体/液体。可用于压缩空气及其他气体,输出气压可通过驱动气压无级调节。 气体管道齿轮泵有单作用泵和双作用泵,北部精机有限公司。双作用泵气活塞在往复两个冲程中都压缩气体。当驱动气体作用于气活塞时,工作活塞随气驱动就可获得较大的输出流量。
齿轮泵具有以下特点:维护简单:齿轮泵的零件及密封少,维护简单且成本低着一起复增压。性价比高:齿轮泵具有输出性能高而成本低的特性。可调性强:齿轮泵输出压力和流量都由驱动气体的压力调节阀准确地调节。调节驱动气压,不锈钢泵,使气压管道齿轮泵的输出压力在预增气压和最大输出压力之间精确调整。 输出压力高:气动液体管道齿轮泵的最高工作压力可达到700Mpa,三螺杆泵,气动气体管道齿轮泵的最高工作压力可达到300 Mpa。 材质优良:齿轮泵高压部分材质为硬质铝合金。高压柱塞材质为不锈钢。并采用双层密封。关键部位材质可以根据介质性制选配。多种气体驱动:压缩空气、氮气、水蒸汽等。输出流量大:气动管道齿轮泵只需0.2—0.8Mpa压缩空。相同系列泵的所有“O”型圈,维修包易损部件可相互替换,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气动管道齿轮泵无需使用润滑剂。 应用灵活:齿轮泵从简单的手工*作到全自动化*作,齿轮泵适用于各个应用领域,并方便与客户的系统配套兼容。在同一系列里的大多数型号的泵的空气马达是可互换的。
第2个回答  2012-07-05
为减少外啮合齿轮泵的泄漏,在设计和制造时,应采取哪些措施,以保持端面间隙而减少泄露? 设计活动侧板啊,利用压力来控制间隙. 要掉了.
第3个回答  2012-07-14
设计时压力不能过大,工艺要好,配合精度高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齿轮泵在通过密封容积变化来完成能量转换的过程中,由于齿轮要旋转,零件相对运动表面间必须有配合间隙,因而高压没液沿着此间隙流回吸液腔,形成内部泄漏。从提高容积效率的观点出发,应尽量减小间隙,但间隙过小,将增加零件运动表面的摩擦损失,使机械效率下降,因此,内部泄漏和摩擦损失对配合间隙的要求是相矛盾的。
它主要由以下三个泄漏途径。
1)齿轮端面和前后端盖间的轴向间隙由于这种泄漏路短,泄漏面积大,因而泄漏量约占总泄漏量的75~80%,是齿轮泵的主要泄漏途径。试验表明,当轴向间隙增加0.01mm,泵的容积效率就可下降20%。
2)齿轮齿顶与泵体间的径向间隙由于齿轮旋转方向与泄漏方向相反,泄漏阻力较大,圆周泄漏路线较长,同时,由轴承有径向间隙,齿轮在高压油液作用下被压向吸液腔一侧,使此处的齿顶间隙几乎接近于零,所以径向间隙泄漏不大,一般只占总泄漏量的5~20%。若么向间隙增大0.1mm,齿轮泵的容积效率约降低0.25%。
3)齿轮轮齿啮合处齿面间隙由于啮合力使啮合齿面相互压紧,所以齿面间隙的泄漏很小,一般约占总泄漏量的4~5%,它主要取决于齿轮的制造精度。总之,要改善齿轮泵的工作状况,必须注意齿轮泵轴向间隙的泄漏,要选择合适的结构和适当的间隙,来提高齿轮泵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