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子的《道德经》里,道与德是什么关系?道德还是德道?

如题所述

道德经是“老子”所著,五千言囊括宇宙自然万物之奥理;道德经「学理思想」,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经久指引世界文化潮流,历来被中西(全球)文化界所尊崇,经久不衰,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今天“道德经”再次掀起中西文化求索热,由此可见“道德经”对世界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影响之大。

道德经典籍,思想内涵丰富,包藏宇宙自然万物之奥义,其理多端,义关自然,实难备细尽释,这正是“道德经”的精妙所在。

至于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到底是什么?只能简要概括回答。

就现象而言:宇宙自然万物,凡具有现象的一切物体,尽属道的运行呈现。这就是人们能所看到的“道(道的现象)”。

就本质(或本性)而言:以万物现象为据、可辨证产生、呈现万物的意识形态就是“德(天地宇宙万物的根本为德)”。

道与德!备细释义,当如是认识:道德本一体,一物不分离,道德的道等同于道内涵德,德外明(名)道,混为一物是真谛。

道德内外相生关系辅证:《周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证明无德不生。由此可知!“德”为泛指,是衔接宇宙万物“道”的根本内容,同时证明:道是德的外延可辨现象。进一步由“无德无能”证明:无德道不可运行,不足以呈现,可知德为宇宙自然万物的“能量源”,才有一切自然现象事实。

以上为关于——《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到底是什么的推断性回答。

《道德经》与今天通俗的“道德”有关系吗?上文已讲明:道德经内涵囊括万物。因此,所谓今天通俗的“道德”,自然包括其中,至于关系是不言而喻的密切了。

至于《道德经》与今天通俗“道德”有关系吗?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认为:《道德经》是统辖宇宙自然万物的集大成宗法;而通俗“道德”是从《道德经》分支出的一脉,专论人文思想具体的总则,称为道德。归根结底《道德经》与通俗道德,这是一个宗法与分支的关系,仅此而已。

历史事实证明:通俗道德,对人们思想所起到的规范,规避,约束作用,影响是较大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0

《论道德》

 “道德”二字,经常被人们提及。古今中外,与此相关的书籍,可谓多如牛毛。其内涵之丰富,可见一斑——我也略微谈谈。

虽然辞典里有现成的定义,但我仍想改弦更张,另作阐述。人道,即为人处世之道,指个人或群体同外界联系时,应当具备的方法、原则及态度。而道德,可定义为:人与人相处时,应当具备的方法、原则及态度。

显然,严格说来,道德仅在人与人联系时起效;在人与非人的事物联系,以及非人的事物互相联系时,并不适用。所以,我们不可戴上“道德”的眼镜,看待人类的杀生与动物的弱肉强食。

由定义,不难得知:道德有利于维持人类的稳定。所以,究其本源,可认为道德,是人类为维持自身稳定,而自我约束的产物。进而可知,对维持人类稳定的作用大小,是评判道德高低的核心依据。

谈到作用,也不可不提利益。为更多的人,谋得更大的利益,所展现的道德便越高尚;令更多的人,受到更大的损害,所展现的道德便越低劣。

而展现,须有合适的时机——毕竟道德存之于心,而见之于行。若不得驰骋,便无法区分马匹的优劣;不得施展,便难以判断才能的高低。

人生的舞台:愈是狭窄和隐秘,对外人利益的影响,便愈为微小,也愈难于展现道德与才能;愈是宽阔和明显,对外人利益的影响,便愈为重大,也愈易于展现道德与才能。

要想更为深入地了解道德,必须将其拆分而单论。“道”与“德”的内涵,原本并不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被连用,且“道”的分量逐渐下降;“道德”一词,几乎成为“美德”的代称。

所谓的“道”,即道品,指吻合于中庸之道的德行。德盛,则道不达;道高,则德不厚。唯有庸德庸行,方才符合中庸之道。

道德有别,根源便在于两者的评判依据,存在差异。前者立足于延长人类的存在时间,后者着眼于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与种群数量。须知人类的生活质量与种群数量提升得越快,人类的存在时间便会越短。——举此一例,更容易理解:长势越快的树木,往往天年越短;天年越长的树木,常常成长越慢。

对人类(非指个人)而言,存在时间,与生活质量及种群数量,都能影响自身的稳定;且前者的影响,显著大于后者。

换而言之,只要存在时间延长,人类便更趋稳定;若缩短,便更不稳定——此时,生活质量及种群数量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生活质量及种群数量的提升,虽原则上有利于人类的稳定,但若使人类的存在时间缩短,反不利于自身的稳定。

显然,道高于德,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道德经》有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高,则无拘泥于德;德厚,则无执着于仁;仁深,则无纠结于义;义重,则无束缚于礼。

当然,前文可谓玄之又玄,并不容易理解。判断道与德孰高孰低,还有更为直观的标准——智慧的大小。莫问智当何处寻,去其浊者水自清。寡欲静心,而人自明。所以,道德越高,智慧越大。

道之高,莫过于老聃、庄周、洪应明;德之盛,莫过于孔丘。今人大可静心咀嚼与比较儒道经典,通过两家对世事人生的感悟,从而判断出智慧的大小。

要想提高智慧,必须提升道德。而道德之路,颇为漫长与艰辛。古人云:“逆以炼心。”不能忍受锤炼的痛苦,与长期的煎熬,必不会拥有高深的道德。

道德之本,在于自爱;进德之本,在于自省。若能坚持寡欲匡过,定可不负此生。

第2个回答  2023-06-01
《道德经》中的“道”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世界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是指事物的逻辑,客观规律,社会规则。
《道德经》中的“德”是指人的主观修养,如立德树人,德才兼备,品德高尚。
有道德的人就是道德兼备的人,既有道,又有德。“有德无道”或“有道无德”的人不能称为有道德的人。
道与德的关系
儒家以德为主,法家以道为主。以道为主,以德为辅,则昌盛;以德为主,以道为辅,则衰败。
第3个回答  2021-11-02
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同的道代表着不同的德,理念是有一定差距的,里面包含了道德也包含了德道,有着不同的解释,有着不同的理念。
第4个回答  2021-11-02
道和德是互相牵连的关系。道德,首先道,后来才有德,道德两个字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