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分别说出管理学的5要素 然后说出管理者的主要职能 并详细说明

如题所述

管理学的五要素:人,财,物,信息和时间。管理者的五职能说,由法约尔提出,即: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举例来说,当我们要做某件事时,我们首先要对此事的进行谋划,即计划;组织是对计划执行进行具体的分工;领导,简单说就是使员工发挥自身潜力的一种领导艺术;协调,即调动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来实现组织目标,使事情和行动都有合适的比例,使企业的一切工作都和谐进行并且相互配合;控制。即根据所指定的方案、规定的原则和下达的命令检查企业的各项工作是否与之相符,目的在于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7

《管理学》第5讲:管理者做什么工作

第2个回答  2012-10-07
就企业管理来说,由于任一个企业管理系统,首先均有人、财、物三大因素。同时,还有运营策略、创新能力等“智”以及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等的“信”。于是,这“五行”间就可以出现如图5这样的生克关系(圆弧线上的箭头表示相生,五角星上的箭头表示相克)。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这里对企业这个有机组织系统内部各相关要素的寻找已经非常“全面”了,也并不是指一个企业内部就仅仅是这五大因素在起着作用。我们这里只是运用“五行”原理,“随意”找出这五大因素来说说,读者完全可以去找另外更重要的因素,代到五行模型里边去,并运用“顺克”和“倒生”原理,去找出它们的相生环,在此基础上就同样能找到其相克环。

    图5企业组织“五行”系统互动模型

说明:

  信——信誉度、美誉度,服务的品质和标准等;

  智——运营策略、创新能力、关键性决策等;

  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程度;顾客的期望满足程度等;

  财——营业收入、利益分配方式、投资方向和力度等;

  物——产能(产品和服务的供应能力)、资产的管理、运营能力等。

  图中圆弧上的箭头表示“相生”;五角星上的箭头表示“相克”。

  关于这一企业组织“五行”系统互动模型图,我们可以从“信”开始说起。当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信誉,就会吸引更多的“人”,这里的“人”,包括内、外顾客(组织成员就是“内”部顾客,也必须把他们看作是内部顾客;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就是“外”部顾客)(注1)。所以,“信”生“人”。有更多的顾客,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基础设施,同时也能产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人”生“物”。有了更好的生产能力和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就能获取更多的利润和营业收入。所以,“物”生“财”。有了更多的财力,就有了更好的智力投资的能力,此时,一般来说,创新能力就有可能更强,各种参谋、顾问也可能激增,企业管理能力会更强。所以,“财”生“智”。有了更好的管理策略,更强的创新能力,一般来说就能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企业的诚信度、美誉度因此就有可能越高。所以“智”生“信”。这就是一个不断增强的“相生”环路。

  现在来看“相克”,即所谓“反复调节”的环路。如果,一个企业的美誉度、诚信度,即“信”特别好的时候,说明这个企业的管理能力与管理策略很好,显然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的顾客;且由于信誉度特别好的时候,人气特别旺,产品脱销,必然要有更多的人来生产更多的产品。这时,如果新招的人缺乏必要的培训,企业的文化缺乏适时的整合,生产流程缺乏管理,就会反而造成“物”的浪费,并影响服务品质。这就是“信”克“物”。好些企业恰恰是在这种如日中天的时候消失的。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第8章中提到的“服务态度与飞机的高度一般重要”的人民航空公司,根据其前五年的表现,正是败在这一点上。

  所以,在市场信誉度特别好的时候,根据图5这张五行模型图,我们可以运用“财”克“信”这一原理,一方面应当采取适当提价的策略,让自己的信誉能够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这样还可以赶走一些只是因为价廉而跟风的顾客,而留下一些真正忠实的追求高品质的客户,进而真正打出自己的品牌。——这也正是彼得·圣吉给人民航空公司建议(注2);另一方面,这还可以减轻对产能的压力,使企业通过必要的整合后,有计划地扩充产能,逐渐把“饼”做大,而千万不能在这时妄图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的第7章提到的神奇科技公司案例,正是因为不懂得有计划地扩充产能,才造成销售系统的恶性循环而一败涂地的。所谓“有计划地扩充产能”,本质上说明,平常所谓的“投资”其实可以区分出积极的投资与消极的投资两种形态。那种无计划的总是要等到需求到来时才匆匆上马的投资,就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投资,同样是圣吉所说的“投资不足”的体现。

  如果企业的“人”气特别旺时,说明企业的信誉也良好,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也调动得特别好,生产效率很高。此时必须注意,要适当放松规制,减少对生产的干预,在管理策略上应作出及时的调整。如果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别强,或者是管理策略特别好,创新就有可能使原有的基础设施投资造成浪费;管理过严过,就有可能反而导致人的逆反心理,因为员工会认为自己得不到信任,反而影响“物”的生产。这是利用“智”克“人”的道理。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九章中所说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大体上正是针对这种状况而说的。在第十七章中又指出:“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正是要求管理者,必须善于发挥被管理者的才智,减少规制和干预,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企业的生产能力特别强,或者是产品行销特别好的时候,这说明内部员工的积极性调动得特别好,当然就会获取更多的利润。这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利令智昏,骄傲自满;作为管理者则千万不能刚愎自用,因事业略有所成便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使自己进入一种如阿吉里斯在《组织学习》中所说的“熟练的无能”,形成一种彼得?圣吉所说的顽固的“心智模式”。这是因为“物”克“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为物役”。同时,由于“信”克“物”,信誉特别好的时候,产品(或者是“服务”)特别好“卖”,这时就要注意不能粗制滥造,降低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这正是彼得?圣吉所说的“目标侵蚀”(指无意识地逐渐降低目标要求),这会给企业信誉带来致命打击。神奇科技公司在销售业绩特别好的时候,最高管理当局非常骄傲地对投资者说:“我们的电脑功能无人能比,为了买我们的电脑,客户甚至愿意等候14周”。结果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的目标不断受到“侵蚀”,不仅赶走了“准顾客”,也赶走了那些忠实的顾客。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当企业的利润特别好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利益的均衡分配,就会在组织内部造成红眼病,或者是股东之间相互倾扎。好些企业正是在这种时候分崩离析,众叛亲离的。这就是“人”克“财”。同时,如果只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不注重社会效益,企业的美誉度也会因此而降低。这就是“财”克“信”。
第3个回答  2012-10-21
这个东西在baidu文库里搜一下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