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怎么办?

我们班孩子的基础特别差,四年级了课文都读不下了,提一个问题,七嘴八舌的都说,可是让一个人站起来说就又不会说了,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差,如果让单独举手回答问题,教室里就会鸦雀无声了。

有两位教师的观点,请借鉴:
一、
不敢回答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害怕出错。针对这一点,在提问之前可先激励学生,用“可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来替代“说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担心出错的心里就会消除。然后,点一个平时积极性较低的同学,让学生重复一遍老师提出的问题,由于这个时候只是重复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容易出错,学生紧张的心里就会得到放松。学生重复了之后,再给予适当的鼓励,可以是一个肯定的眼神,也可以口头上表扬学生声音洪亮或者语言流利,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会信心增强。在问题回答完之后,不管学生答的是对还是错,都应该先对学生做出肯定在给予评价。如果学生回答得较好,应当给予表扬,如果答得不满意,应该给与提示,引导学生自己答出正确答案。
另外,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榜样,前进路上的标杆: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最好的激励,尤其这个榜样就在你,我,他身边。我们班级虽然现在已经是五年级了,但我仍在进行一些必要的奖励办法,隔一段时间都会提出一个新的竞争目标。比如说:竞争升旗手、竞争值日班长、竞争文明、卫生监督员……怎样竞争呢,在作业、课堂回答问题、课前准备等方面,只要做得好,就得到一个“一级棒”的印章。特别是上课回答问题,回答几次就盖几个印章,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程度不好的学生也会积极思考,最起码稍微容易一些的问题他是可以回答的。这样其实也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虽然这种方法低年级用的比较多,但我觉得适合班级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二、
记得每一次碰到学生家长他们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今天你举手了吗?”有时,孩子会绘声绘色地讲述她在课堂上的精彩发言;有时,孩子会就某个问题讲班内同学谁谁谁怎么说;有时,她会很委曲地说,我总是举手,可老师总不请我。
他们为什么要关注孩子课堂上的发言呢?作为老师的我,从自己的教学中领悟到,孩子如果能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说明孩子对课堂学习很投入;如果孩子能经常在课堂上发言,说明孩子与老师的关系很融洽,这种融洽是老师和学生对学习成果期望的一种默契,而这种默契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所以,除了孩子的作业以外,课堂发言是最能反映孩子在校学习情况的指标。
我想,课堂是师生互动生成的,而互动生成必定要靠师生交流才能有效完成。交流主要靠语言,如果没有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是无法实现交流的,只能是老师一言堂。所以,重视课堂中学生的发言,就是希望学生经常地、及时地把自己的学习体验、学习成果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表达出来,与老师、与同学交流。这样的课堂是老师所期待的。因此,关注课堂发言确是教师应有的视角。现在课堂中学生发言的状况,让我感到困惑。其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不经意间,会形成教师只与少数学生交流,而其他同学充当听众角色的尴尬局面。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提出很多启发式问题,但总会被一些很愿,也很能表现的学生抢先回答,他们成了课堂中经常发言的活跃分子。有时,教师会有意地注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但问题是其他的学生往往不积极举手,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即便举手了,站起来交流时,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根本没法用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这些学生就会被看成是不会动脑,没有动脑,不愿参与,不善参与的学生。因此,老师调整了一时间后,又不自觉地只与少数学生交流了,这一过程会显得不知不觉。
(2)通过家长反馈,知道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发言是否令自己满意。有时他们怕讲得不够完整,有时他们怕讲得不够精彩;有时他们会感到自己的发言不一定正确而宁愿不举手发言。少数原来积极表现的学生还会因为问题的简单而不屑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些学生有时还会看一些人的起劲而在嘴角流露出一点不屑的笑意。此时,我们往往会用个别谈心,用评语,找家长交流,或者评“星”激励学生,但效果也往往是一时的,道理讲得再多,效果不是很理想,现状很难改观。
(3)不难发现,课堂中学生的发言会表现出思维品质的不同特点。例如,有少数学生老师一提问,马上举手发言,这是属于思维敏捷的学生,而他们的考试成绩往往只能在90分左右徘徊;还有一些学生,他们总是用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老师,但轻易不举手发言,一旦发言很少有差错,而这些学生往往是考试高分的获得者,这些孩子的思维大凡比较深刻;还有些学生,他们回答老师的提问时总是搭不到点子上,他们的答案往往会让老师哭笑不得,会造成课堂气氛活跃的假象,所以最不受老师的欢迎,这些孩子的思维是属于发散型的。由此,不同思维品质的学生在对待课堂发言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认知风格和思维品质。

这是一个与心理学相关的问题,任何一个班、每一个学生都有特别的情形和激励方法,其他人的做法只能作为参考。希望能够帮到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06
首先师生间应互相尊重和信任;其次,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梯度,要让学生跳一跳摸得到;第三,注意运用有效的、激励性的评价;第四,不能超之过急,慢慢培养……
第2个回答  2012-10-07
首先需要孩子自己肯用功,多做一些习题打牢基础,不然初中根本跟不上节奏,会被淘汰。在这就要提高他们的胆子,鼓励他们说,即使说错也要及时给予鼓励,不然会使他们丧失自信。
赞同者多多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