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注: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常驻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

(3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注: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常驻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在80%以上,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55%。材料二 近些年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但总体看城镇化仍然滞后。很多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很多劳动力已经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但却还不能在城镇稳定居住生活,如果按照户籍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还在35%以下。材料三 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材料四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5分)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积极推进城镇化的经济意义。(6分)(2)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回答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9分)(3)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如何才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10分)


(1)①材料一说明2002-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也低于世界平均城镇化率,(3分)材料二表明当前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仍然滞后(2分)。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量越大。积极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②居民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的影响,随着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农民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会在城镇稳定居住生活,将会享受到城镇市民待遇,有利于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消费预期。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和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随着城镇化的稳步推进,有更多的人口将会享受到城镇的文明,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每点2分,共计6分)。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央根据当前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仍然滞后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必须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③事物运动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每点3分,共9分) 
①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使劳动者的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同步,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
④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健全税收、社会保障等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⑤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使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增加劳动者的收入。
⑥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证居民的实际收入倍增。(每点2分,答对5点即可得10分)


试题分析:(1)本题第一小问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归纳方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阅读材料,从中归纳出相应的经济信息。学生在分析材料一时既要看到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也要看到与发达国家存在的较大差距;学生在分析材料二时既要看到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也不能忽视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仍然滞后的现状。本题第二小问要求学生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积极推进城镇化的经济意义。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首先明确收入影响消费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水平、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其次,需要学生明确解答本题就是要解决城镇化对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预期以及缩小收入差距的意义。
本题要求学生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推进城镇化的措施。从本题设问上看,解答本题学生应主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去说明。题中材料“中央根据当前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仍然滞后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必须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题中材料“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要重视发挥意识的作用;题中材料“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要尊重客观规律。
本题要求学生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的途径。无论是国民收入的增长还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都离不开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学生可从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政策、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国家的宏观调控等角度展开说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