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障碍发病率要高于一般人群,导致教师易患心理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如题所述

联合国劳工局列出的四种高压力职业中,教师职业排在第一。从我们的研究来看,结论也是如此:一般人群检出率为20%左右,而教师群体则在30%以上,70%左右的教师处于精神“亚健康”状态。而且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检出率呈递增态势。

教师心理不健康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如果教师无法对来自社会和职业的压力作出有效的应对,就容易出现角色混乱和心理行为问题,从而导致心理不健康。从社会因素来看,社会的发展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更是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劳动的复杂度、繁重度、紧张度比一般职业更为突出,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依然有待提高。

从职业因素来看,教师劳动的特殊性造成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过度负荷是很多教师感到压力和紧张的根本原因。一方面,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教好每一个学生,但是学生作为具有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发展中的个体,其兴趣、行为、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变化不仅缓慢、难以评价,而且往往与教师的付出不成正比,大部分教师难以证明自己到底取得了什么成就。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师的角色模糊。另一方面,人们期望教师提供给学生高质量的教育,但教师又缺乏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的自主权。类似的问题会导致教师的角色冲突。

从个人因素来看,教师的生活经历、身体状况、人格因素、职业认知以及自我调节能力都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总之,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师承担的社会风险,极易使教师处于各种压力的“风口浪尖”,从而滋生形形色色的心理行为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27
第一,压力太大,第二,繁琐的事情太多,第三,与家长的矛盾比较突出,第四,负担太重了,第五,承担的使命很重。
第2个回答  2021-09-26
超负荷工作:教师工作具有一定的隐含性,有时他们必须在下班之后还要继续工作,同时由于持续的入学高峰造成师资紧缺,以及升学压力的存在,大部分教师都是超负荷工作的。这样容易造成教师身心疲惫,脾气比较坏。
第3个回答  2021-09-26
我觉得原因有很多,教师这个群体承受的压力很大,每天要管理那么多性格各异的孩子,而且还要对孩子与家长负责,面对家长的各种问题要及时回复和解决,而且社会对于教师的关注很大,一言一行都要受到监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心理压力过大。
第4个回答  2021-09-27
主要是因为学生,因为每天要面对学生,哪种学生都有,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老师,很容易就出现心理障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