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了1400年的赵州桥,为什么被传不是一开始的赵州桥?

如题所述

由于小学课文里,超过半个世纪的教育,这座地方桥梁,因其秀美、古老,给几代中国人带来了莫大的荣耀感。我们也来回顾一下它的“事迹”。

在古代,赵州是南北交通的要道,交通十分繁忙,可是却被一条洨河阻断了畅通,当遇上洪水的时候甚至不能通行。

由于渡船效率着实低下,隋代政府决定在此修建一座横跨近40米的大桥。公元595年,工匠李春受命建桥,于公元605年竣工。赵州桥落成以后,往来货运都可以在桥上通过了,极大节省了通行成本。

赵州桥从此屹立了1400年,这之中,也受到过很多威胁。

据资料统计,在这1400多年里,赵州桥经历了10次水灾,8次以上的地震考验,1966年发生在邢台的7.8级地震依然没有震垮它,又承受了古往今来无数人畜车马的倾轧,饱经了风霜,却仍存于洨河之上。

当然,遇到了问题自然就要修缮,不然它也不可能来到我们的面前。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了8次(一说9次)。

唐朝贞观年间一次:当时大水冲毁了一小部分桥体,栏板被冲掉,重新复制的新的栏板,因为唐朝离隋朝很近,修复基本和建造时的水平相当。往后宋代修缮过一次,明代修缮过四次,清代修缮过一次。

30年代,梁思成率先发现了赵州桥的巨大问题,有垮塌的风险:“现在桥多残破,……如果不急速修葺,一旦桥券全部崩毁,则损失必更大”。到了50年代,由河北省公路局建议、牵头,开始了赵州桥最大的一次整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4

由于小学课文里,超过半个世纪的教育,这座地方桥梁,因其秀美、古老,给几代中国人带来了莫大的荣耀感。我们也来回顾一下它的“事迹”。

在古代,赵州是南北交通的要道,交通十分繁忙,可是却被一条洨河阻断了畅通,当遇上洪水的时候甚至不能通行。

由于渡船效率着实低下,隋代政府决定在此修建一座横跨近40米的大桥。公元595年,工匠李春受命建桥,于公元605年竣工。赵州桥落成以后,往来货运都可以在桥上通过了,极大节省了通行成本。

赵州桥从此屹立了1400年,这之中,也受到过很多威胁。

据资料统计,在这1400多年里,赵州桥经历了10次水灾,8次以上的地震考验,1966年发生在邢台的7.8级地震依然没有震垮它,又承受了古往今来无数人畜车马的倾轧,饱经了风霜,却仍存于洨河之上。

当然,遇到了问题自然就要修缮,不然它也不可能来到我们的面前。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了8次(一说9次)。

唐朝贞观年间一次:当时大水冲毁了一小部分桥体,栏板被冲掉,重新复制的新的栏板,因为唐朝离隋朝很近,修复基本和建造时的水平相当。往后宋代修缮过一次,明代修缮过四次,清代修缮过一次。

30年代,梁思成率先发现了赵州桥的巨大问题,有垮塌的风险:“现在桥多残破,……如果不急速修葺,一旦桥券全部崩毁,则损失必更大”。到了50年代,由河北省公路局建议、牵头,开始了赵州桥最大的一次整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16
只能说现在的赵州桥是经过无数次修理以后的赵州桥。
第3个回答  2019-08-04
只能说现在的赵州桥是经过无数次修理以后的赵州桥。
第4个回答  2019-12-16
随着时间的变换,赵州桥经历了和多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