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名言理解

“一个民族只有那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是关心眼下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这句名言被高中语文教材该成了一个议论文的材料如下
一天晚上,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泰勒斯在草地上仰望星空,一不留神,掉进了前面的水坑里,幸好坑内水不深,于是,他大喊救命。没多久,有一个路过的行人把他救了上来,他上来后告诉那个救他的人,明天会下大雨。那个人只是笑了笑。并把这个预言当作笑话讲给邻居,可是没想到,第二天真的大雨倾盆,于是人们都十分敬佩泰勒斯对天气变化的豫判。可是有人却不以为然,说
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两千年后,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听说这个故事后留下了一个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请问这则材料可以提炼出什么论点吗?
是“一个民族只有那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是关心眼下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吗?
希望有才识的老师给予指点!不胜感激!

自由的意识或自主意识或主人意识。一个人要有主体意识,不仅要把他物当作自己的认识和实践对象,而且要把自己当作“自由的人”,当作如同恩格斯所说的那三种主人,即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和自己的主人,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成为他的命运的主人”〔4 〕。对此,马克思讲得很明确,他说:“人是类的存在物。这不仅是说,人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把类——既把自己本身的类,也把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是说(这只是同一件事情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己本身当作现有的、活生生的类来对待,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5〕当然,人的此种自由意识又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大致表现为三种形式,即任性自由意识、信仰意识和真实的自由意识。所谓任性自由是指人的主观随意性,即通常所说的为所欲为、率性而行。有任性自由意识的人,只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去思考、去行动,而不顾客观的条件,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客观东西,更不懂客观的东西是他获得真正自由的现实基础。这种意识也就是日常所说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幼稚的意识,亦即幼儿和孩童的自由意识,因为它使人仅仅受内在必然性的支配,所以,有任性自由意识的儿童常常貌似主人,实际上则是奴隶。黑格尔对此说得很妙:“任性和偏见就是自己个人主观的意见和意向,——是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还停留在奴隶的处境之内。”〔6〕
任性自由意识常常使人成为自我中心主义者。这在儿童和原始人类那里是常有的事。对此,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列维一布留尔的原始思维研究、汤因比的历史文化论等都有所证明。儿童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以为他物、他人都应围绕他的意愿行动或行事,否则就会发泼。原始人也常常认为自己的民族是处在大地中心的最优等民族;认为自己的文化为正常和最优,而其他文化为怪异和卑劣。这种情况事实上在成人和文明人这里有时也是难免存在的,比如“地球中心论”、“欧洲中心论”、“人类中心论”等等就都多少带有“自我中心论”的色彩,显示出人的任性自由意识来。当然,任性自由意识也的确是人的一种自由意识,是一种自我意识或主人意识。动物不仅不会说出一个“我”字,更不会有任性自由,不会有“自我中心”意识。没有此种意识人就不可能有更高级的主体意识。而且此种意识有时还显得格外宝贵,因为它常常使人积极进取,使人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风格,使人敢闯敢干敢说敢为,使人更少保守思想。
但是,它毕竟是人的一种较低级的自主意识。这不仅是因为它常常使人犯主观主义错误,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不能做真正的主人,而且还常常会使人走上另一个极端,即崇拜外物。
大家知道,幼儿和刚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人只是自我中心主义者,很少有崇拜外物现象的。但到后来就出现了外物崇拜,如人类的图腾崇拜、神灵崇拜、儿童的鬼神崇拜、伟人崇拜等等。其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任性自由在现实中常常受挫,使人逐渐意识到了客体的力量。一当人感受到客体的力量是如此巨大而神秘,可以决定人的命运之时,他就会彻底改变自己的意识模式,即由“自我中心”模式转变为“客体中心”模式;他就会以客体为主人,以主体为奴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中的“我的主”就是那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客体。这时,人就将自己的命运托附于外物,即寄托在神那里或圣人那里,他也就在本质上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性质;他的主人意识也就转化为奴隶意识。所谓奴隶意识在黑格尔看来就是“依赖的意识,它的本质是为对方而生活或为对方而存在”〔7〕。
“物极必反”,这一古老的辩证法思想在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过程中体现得极其鲜明。人的任性自由意识是一种纯粹的自主意识或抽象的自主意识。它一旦发展到极端就会转化为奴隶意识或依赖的意识。人的奴隶意识虽然否定了那纯粹的自主意识,但并非绝对的抛弃,而只是扬弃了它。因为在人的外物崇拜意识和虔诚的服从意识里潜藏着更高级的主体意识,这就是人的信仰意识和对真理的探求意识。所以,一旦人的依赖的意识发展到顶峰又会转化为新的真实的具体的自主意识。
这即是说,人的信仰意识起初本是一种“客体中心”意识,是外物崇拜意识,是依赖和服从意识或奴隶意识,是对任性自由意识的否定。但是这种信仰意识却包含着人的真正的自主意识的萌芽,即它使人有着如此坚定的信念和独立性,以致没有人能够动摇他的信念。在此种情况下,一个人常常可以为自己所崇拜的对象抛头洒血,因为他确信它就是真理的化身。我们在宗教徒那里会经常见到此种情形。然而,此种起初的信仰意识毕竟仅只是一种萌芽的或形式的自主意识,因为他此时的信仰本质上是一种宗教式的迷信,是以对客体的无知为前提的,同时也是以对主体自身内在本质力量的无知为前提的。因此,此种自主意识实际上是一种固执或偏执。只有当此种固执的意识发展到极点,使人在现实中一再受挫,使人执着地去探寻对象,并最终突然醒悟过来,明白了对象的客观本质和自我的本质时,明白了自己原来崇拜的对象实际上只是自我的理想或本质的对象化时,明白了自我完全可以认识客体、主宰客体并主宰自己的命运时,那种形式的自主意识才会转化为真正的自主意识,即“客体中心”意识才会在高一级的意义上重新转化为“主体中心”意识,即迷信才会转化为自信,固执才会转化为真正的自主。这正如黑格尔所讲的,“奴隶意识诚然最初似乎是在那独立的意识自身之外,并不是自我意识的真理。但是正如主人表明他的本质正是他自己所愿意作的反面,所以,同样奴隶在他自身完成的过程中也过渡到直接的地位的反面,他成为迫使自己返回到自己的意识,并且转化自身到真实的独立性。”
如果一个民族,只有那些仰望天空的人,那么那个民族必然因为全部掉入水坑而灭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14
自由的意识或自主意识或主人意识。一个人要有主体意识,不仅要把他物当作自己的认识和实践对象,而且要把自己当作“自由的人”,当作如同恩格斯所说的那三种主人,即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和自己的主人,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成为他的命运的主人”〔4 〕。对此,马克思讲得很明确,他说:“人是类的存在物。这不仅是说,人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把类——既把自己本身的类,也把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是说(这只是同一件事情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己本身当作现有的、活生生的类来对待,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5〕当然,人的此种自由意识又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大致表现为三种形式,即任性自由意识、信仰意识和真实的自由意识。所谓任性自由是指人的主观随意性,即通常所说的为所欲为、率性而行。有任性自由意识的人,只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去思考、去行动,而不顾客观的条件,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客观东西,更不懂客观的东西是他获得真正自由的现实基础。这种意识也就是日常所说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幼稚的意识,亦即幼儿和孩童的自由意识,因为它使人仅仅受内在必然性的支配,所以,有任性自由意识的儿童常常貌似主人,实际上则是奴隶。黑格尔对此说得很妙:“任性和偏见就是自己个人主观的意见和意向,——是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还停留在奴隶的处境之内。”〔6〕
任性自由意识常常使人成为自我中心主义者。这在儿童和原始人类那里是常有的事。对此,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列维一布留尔的原始思维研究、汤因比的历史文化论等都有所证明。儿童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以为他物、他人都应围绕他的意愿行动或行事,否则就会发泼。原始人也常常认为自己的民族是处在大地中心的最优等民族;认为自己的文化为正常和最优,而其他文化为怪异和卑劣。这种情况事实上在成人和文明人这里有时也是难免存在的,比如“地球中心论”、“欧洲中心论”、“人类中心论”等等就都多少带有“自我中心论”的色彩,显示出人的任性自由意识来。当然,任性自由意识也的确是人的一种自由意识,是一种自我意识或主人意识。动物不仅不会说出一个“我”字,更不会有任性自由,不会有“自我中心”意识。没有此种意识人就不可能有更高级的主体意识。而且此种意识有时还显得格外宝贵,因为它常常使人积极进取,使人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风格,使人敢闯敢干敢说敢为,使人更少保守思想。
但是,它毕竟是人的一种较低级的自主意识。这不仅是因为它常常使人犯主观主义错误,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不能做真正的主人,而且还常常会使人走上另一个极端,即崇拜外物。
大家知道,幼儿和刚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人只是自我中心主义者,很少有崇拜外物现象的。但到后来就出现了外物崇拜,如人类的图腾崇拜、神灵崇拜、儿童的鬼神崇拜、伟人崇拜等等。其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任性自由在现实中常常受挫,使人逐渐意识到了客体的力量。一当人感受到客体的力量是如此巨大而神秘,可以决定人的命运之时,他就会彻底改变自己的意识模式,即由“自我中心”模式转变为“客体中心”模式;他就会以客体为主人,以主体为奴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中的“我的主”就是那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客体。这时,人就将自己的命运托附于外物,即寄托在神那里或圣人那里,他也就在本质上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性质;他的主人意识也就转化为奴隶意识。所谓奴隶意识在黑格尔看来就是“依赖的意识,它的本质是为对方而生活或为对方而存在”〔7〕。
“物极必反”,这一古老的辩证法思想在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过程中体现得极其鲜明。人的任性自由意识是一种纯粹的自主意识或抽象的自主意识。它一旦发展到极端就会转化为奴隶意识或依赖的意识。人的奴隶意识虽然否定了那纯粹的自主意识,但并非绝对的抛弃,而只是扬弃了它。因为在人的外物崇拜意识和虔诚的服从意识里潜藏着更高级的主体意识,这就是人的信仰意识和对真理的探求意识。所以,一旦人的依赖的意识发展到顶峰又会转化为新的真实的具体的自主意识。
这即是说,人的信仰意识起初本是一种“客体中心”意识,是外物崇拜意识,是依赖和服从意识或奴隶意识,是对任性自由意识的否定。但是这种信仰意识却包含着人的真正的自主意识的萌芽,即它使人有着如此坚定的信念和独立性,以致没有人能够动摇他的信念。在此种情况下,一个人常常可以为自己所崇拜的对象抛头洒血,因为他确信它就是真理的化身。我们在宗教徒那里会经常见到此种情形。然而,此种起初的信仰意识毕竟仅只是一种萌芽的或形式的自主意识,因为他此时的信仰本质上是一种宗教式的迷信,是以对客体的无知为前提的,同时也是以对主体自身内在本质力量的无知为前提的。因此,此种自主意识实际上是一种固执或偏执。只有当此种固执的意识发展到极点,使人在现实中一再受挫,使人执着地去探寻对象,并最终突然醒悟过来,明白了对象的客观本质和自我的本质时,明白了自己原来崇拜的对象实际上只是自我的理想或本质的对象化时,明白了自我完全可以认识客体、主宰客体并主宰自己的命运时,那种形式的自主意识才会转化为真正的自主意识,即“客体中心”意识才会在高一级的意义上重新转化为“主体中心”意识,即迷信才会转化为自信,固执才会转化为真正的自主。这正如黑格尔所讲的,“奴隶意识诚然最初似乎是在那独立的意识自身之外,并不是自我意识的真理。但是正如主人表明他的本质正是他自己所愿意作的反面,所以,同样奴隶在他自身完成的过程中也过渡到直接的地位的反面,他成为迫使自己返回到自己的意识,并且转化自身到真实的独立性。”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1
1、忘我投入才会成功
2、关注星空,也看好脚下
3、专注理想,就不要怕脚下的“水坑”
4、不要轻易做出判断(正面)
5、有眼界才不会贻笑大方(反面)
6、想专注理想的人致敬
7、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8、懂得欣赏也是一种高度
这些都是老师给我们讲过的,肯定对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3-14
如果一个民族,只有那些仰望天空的人,那么那个民族必然因为全部掉入水坑而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