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的写作背景

《灯光》的写作背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

第1个回答  2022-08-29
《灯光》这篇文章运用倒叙的手法,作者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和那一声赞叹“多好啊”联想到了多年之前的往事。作者以战地记者的身份采访英雄郝副营长,作者和郝副营长的对话,在二人的对话过程中,郝副营长看着书上一个孩子在灯下读书的插图,便希望孩子们都可以在明亮的电灯下读书。后来作者回到了团指挥部,战斗便开始了。在战斗过程中,因为环境太暗,再加上敌人的猛烈阻击,后续部队与突击连失去了联系。在千钧一发的时候,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亮了书,才使后续部队冲出敌人的阻击,把敌人的一个整编师一举歼灭,胜利了。但郝副营长却因为火光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被敌人的机枪打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这位伟大的英雄为了战斗,光荣牺牲了。文章的最后,作者又从回忆中来到了现实,最后一个自然段与文章第一自然段相互呼应,运用首尾呼应的手法,使文章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全篇文章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讲述了一个伟大的英雄战士,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壮烈牺牲的故事。是啊!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多伟大的战士,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用他们的鲜血,用他们的身躯,斩断了日寇向我国进攻的黑手,给日寇重重的一击。由此,致敬英雄!
第2个回答  2021-09-17
1947年秋,进入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是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当时正是我军实施战略反攻的时候,刘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陈赓谢富治的部队都到了外线作战,三大解放军主力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
直接威胁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心——南京。而从歼灭57师的描述来看,应该是发生在1947年9月 11日郓城沙土集的战斗,是华野西线兵团完成的。
第3个回答  2020-09-17
1947年秋,进入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是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当时正是我军实施战略反攻的时候,刘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陈赓谢富治的部队都到了外线作战,三大解放军主力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
直接威胁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心——南京。而从歼灭57师的描述来看,应该是发生在1947年9月 11日郓城沙土集的战斗,是华野西线兵团完成的。
第4个回答  2019-09-17
灯光的写作背景是由于我们的心声表达了我们心中的感受,灯光,这篇作文写的是我们的心声表达了我们最感
第5个回答  2021-09-16
王志坚,当代作家,山东诸城县人,1943年以前在家乡读书,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四年参加八路军,在一个军分区宣传队当宣传员,解放战争期间,在华东野战军一个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47年入党,1952年调解放军文艺任编辑,1956年~1966年参加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1972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到长征路上采访,有主要作品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