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就业信息陷阱有哪些?

如题所述

1. 一些不法公司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导求职者提交个人信息,进而将这些信息出售给第三方。求职者在投递简历时,应先核实招聘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保护好自己的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避免在简历中详细透露。
2. 有些虚假招聘会以体检费、培训费、押金或手续费等名目向求职者收费,然后在积累一定金额后消失。面对这种情况,求职者应提高警惕,对企业资质进行严格审查,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员工有权拒绝企业收取上述费用。
3. 部分企业会以审核为由,要求求职者提交重要证件原件,声称暂时保管。然而,无论是身份证、学位证还是毕业证,企业均无权扣留。求职者应坚决拒绝提交证件原件,且企业通常只需复印件以核实求职者身份和成绩。
4. 一些单位仅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却未签订劳动合同,导致毕业生劳动权益缺乏保障。根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时应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已建立劳动关系却未签订书面合同,单位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补签。
5. 某些单位利用试用期制度,招聘大量低成本应届毕业生,试用期结束后以各种理由解聘。求职者应提前了解单位是否有此类前科,并仔细阅读劳动合同,以便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依法保护自己。
6. 有些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口头承诺职位或待遇,但实际上却不兑现。这可能导致求职者接受不喜欢的岗位,影响工作积极性和效率。若招聘单位违反录用承诺,应聘者可能因此失去其他机会,遭受损失。
为了防范求职陷阱,建议选择信誉良好的正规招聘网站,谨慎对待不明来源或情况复杂的招聘信息,并在实地应聘时保持警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