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与现代流经三原、阎良、临潼的清河是什么关系?

我感觉清河就是郑国渠的遗址,有两个原因:1.清河是内陷是河床,两岸土崖高耸,河床平直。这不同于其他任何河流(河岸是缓坡)。2.清河从三原到与石川河汇交段基本上很平直,这在渭北黄土地带的河流是很罕见的。3.古代的石川河成为“沮水”,和郑国渠从泾河开始注入沮水很吻合,一方面,清河注入石川河很突兀、角度大于90度,不符合常理;另一方面,假如郑国渠从泾河到石川河,除过现在的清河外再没有其他路可走,而当时并没有倒虹吸的技术。现在的说法,是郑国渠的遗址在富平,但那时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富平在荆塬的北面,根本就不符合条件。望有哪位考古学家或地质学家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好像看过一些资料 说清河就是郑国渠的遗址
  这是网址 你自己看看

  http://www.sxwsg.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24
  找到一份资料,你看看
  一、引泾方式

  我在《咸阳帝都记》一书的注释中,对郑国渠渠首引水方式列举了两种考古调查后的说法:

  一种是秦中行文(《秦郑国渠渠首遗址调查记》,《文物》1974年第7期)、《人民日报》(1986年7月3日)、《中国文物报》(1986年8月22日)和《农业考古》(1987年第2期)报导。均说“发现拦河大坝2300多米,坝底宽100多米,顶宽10~20余米,离地面残高5~6米。并说坝体“由60%黄沙土、30%黑红土、10%细砾石混合堆积而成”,是“未作夯砸的土坝”。在大坝内侧(北部)的“三角形地带为蓄水区,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水库”。很明显,作者认为郑国渠是通过在泾河上筑坝建库蓄水而引水的。后来秦剑明先生也力主栏河大坝引水一说。

  另一种是《文博》载文(1989年第1期),说陕西省泾惠渠管理局曾组织水利专家在古瓠口地带,即泾河大湾道附近,发现渠口断面两处,间隔百米,高程一致。还在引水口东南发现长500余米、高7米左右的古渠道遗迹一处。其结论是“郑国渠是无坝自流引水”,并通过分析认为“筑坝建库蓄水”不能成立。因为《史记》记载是“凿泾水”为渠,而非“栏”或“截”。文献中明确写着“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当然就不是塘库中的清水了。如若是“土坝”,但没有溢洪道和渠道输水的设施(将水库水引入渠道),这也是不符合建库蓄水的工程要求的。还存在一些问题,是“筑坝建库蓄水”说难于解释的,如库区范围小,是难以蓄洪和防淤的;作为“土坝”,其质量和“水库”淤积的论证不足等等。

  对这两种说法,我赞同“凿泾自流引水”的观点,以为其提供的论据也是能够成立的。而前者所谓筑堤蓄水再引流是行不通的,因为在滔滔不绝的泾水上修筑拦河大埧谈何容易?这在古代是绝对办不到的。如此推断是不符合“凿泾”、“填阏”的文献记载。如果这样做了,泥沙淤库之患也在所难免。这样一个明显的起码道理,在具有治水经验的郑国是绝对不会采用的。所以,开渠自流是必然的引水方式。

  二、郑国渠经地

  《史记·河渠书》载:郑国渠“凿泾水自中山(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西抵瓠口为渠,并北山,东经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因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所谓“瓠口”,即古焦获泽(也作“焦护泽”、“焦获泽”。地在泾阳县西北)。

  所言“北山”,指的是泾阳县的北仲山,三原县北的嵯峨山,富平县北的将军山、频山,蒲城县北的尧山、金粟山。

  在这里,我们结合《水经注》中对郑国渠流经的具体地名的记载及考古调查的材料,可以确认:引水的渠口在今泾阳县西北王桥镇船头村西北、礼泉县北屯乡湾里王村东南之间的泾河东岸。渠口宽15~20米、深7米;渠堤自西北向东南延伸高约3~5米。总干渠向东,经王桥、石桥,东北经马家堡至云阳镇西北。后沿嵯峨山南麓向东,与冶峪河河道重。东至清峪河入冶峪河口,东北流经三原县北鲁桥镇南。向东,在楼底坡遇自北而南的浊峪河重合,直至康家堡。继续向东,今泾惠一支渠到闫良镇北的一段,仍是郑国渠的故道。沿原南东流,绕原头在姚河附近横绝石川河(沮水),于中合村、马家堡一线向东又横绝温泉河(漆水),东过康桥镇。东北向,经蒲城县南卤泊滩,在县东南的钤铒镇晋城(秦重泉县)北入洛河。全长126.03公里。

  三、科学意义

  郑国渠之所以成为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壮举,就在于设计科学,内容配套。它由引水渠、总干渠、支渠和“横绝”等主要工程项目组成。

  渠口选在峡谷之口,使引水渠同泾水主流形成适当的夹角,并“立石囷壅水”,加速了流速。干渠紧傍“北山”,就能最大限度而有效地控制南侧的全部灌区,扩大了灌溉面积;

  其次,测量精确,选线合理。测知渠口的海拔高程是445米,然后沿430米到入洛处365米间的二级阶地上自西而东迳流,平均坡降6.4,就保证了各支渠自流引水、均匀浇灌。沿途接纳了北山南下的诸流(冶峪、清峪、浊峪、漆、沮等水),采用“横绝”工程措施,增加了干渠的总量,又合理地利用泾水这“泥河”的特点,淤漫盐碱地、改变土壤,增加了产量。

  郑国渠建成,经济效益是极为显著的,灌溉“四万顷土地”(合今276.4万亩),亩产量达到“一锺”(合今251斤/亩),每年可获得谷子七亿斤左右,正如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说的“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时隔四十多年,楚汉相争,萧何“转漕关中,给不乏”,把粮食运到荥阳前线,有力的支持刘邦,取得了战争胜利,被推为首功 (《史记·萧相国世家》),足见郑国渠的作用。即使今之泾惠渠及其支渠的某些渠道还是沿用着郑国渠的故道。

参考资料:http://www.wenwu.gov.cn/bbs/dispbbs.asp?boardID=5&ID=42911&page=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