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那么喜欢使用汉字?请求专业性意见!

日本很早就已经通过汉字的行书和草书创造出了“表音的文字”,
为什么现今还是大量使用汉字,
而且也是官方用语,
民间大量使用就更不用说了。

而韩国通过汉字创造出了本国文字后,
在官方用语中没有使用任何汉字了,
但民间还是在使用汉字的。

日本把汉字作为官方语,是喜欢汉字的书法,还是从俗了?
但是韩国官方用语中为什么不使用汉字?
他们的原因何在?请求专业性意见!

在日本人的潜意识中,有这样一种观念,一个事物,用汉字描述,就比较正规、严肃,反之,用假名描述,就比较不正规、不严肃。比如公司里面的董事,日语是“取缔役”,其实严格地说,这样写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写法应当是“取り缔り役”,也就是还包括两个假名。但日本人觉得,这个名称,由于夹杂这两个假名,给人感觉不正规,不严肃,不能产生董事的职务感与责任感,因而最后省略了这两个假名。
每年年末,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汉检)都要在古寺清水宫宣布年度汉字,至今已保持了13年。

“汉检”于1975年创立,当年第一次检定考试的参加者只有670人,到2007年,报名应试人数已达271万,猛增4000倍以上。应试者由3岁到90岁,超过了参加英语能力检定的人数。

汉字能力检定共分12级,考试的费用从1500日元起,逐级递增到最高的一级5000日元。

日本不少大学和高中将是否拥有“汉检”资格证书作为入学选拔标准之一。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也会不时来上一段《列子·汤问》或王安石变法一类的古文题目。

日语中的全部汉字约有几万个,常用的有几千个。日本人常读错汉字,是因为日语中每个汉字一般都会有两种读法:“音读”和“训读”。“音读”即模仿这个汉字从中国传入时的读音来发音,“音读”的词汇多是汉语的固有词汇。根据汉字传入的时代和来源地的不同,大致分为“唐音”、“宋音”和“吴音”等几种。“训读”则是按照日本固有语言来读这个汉字,“训读”的词汇多表达日本固有事物。

不少汉字有两种以上的“音读”音和“训读”音,比如“一”字,在日语中竟然有七种读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日语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的活化石。

日本人把汉字作为一个艰难又崇高的课题,写汉字时都很认真,一笔一画很规整,这是一种发自内心对汉字的敬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26
日语中汉字的来历(资料)

中日两国使用的汉字,本来都是汉字的繁体字。但后来两都进行了文字改革,有的字我国简化了,日本没

有简化;有的字日本简化了,我国没有简化。有的字两国虽都简化了,但简化的却不相同。所以要注意它

们的区别。写日语时,一定要写日语汉字,不能写中文的简化汉字。

日本政府于1946年进行了一次文字改革,规定了一些汉字作为使用的范围,共有1850个,这叫做“当用汉

字”。当用即“当前使用”或“应当使用”之意。这1850个之外的汉字不再使用,改以假名表记。但这只

是政府的规定,仍还有人按习惯使用非当用汉字。1981年10月1日,日本政府又公布实行了“常用汉字表

”,规定1945个常用汉字作为“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汉字的大致上的标准”。

摘自《日语(第二外语用教师参考书)》,有改动

汉字:中国字,在日语中叫汉字,实际上是表意符号,每一个符号都代表一件事或一个观点。常见的是一个汉字有一个以上的音。在日本,汉字是用来书写起源于中国的词和土生土长的日本词。

汉字 例中的“日本语”是汉字。“日本语”就是“日语”的意思了,但它的发音却不是中文发音了。“

日本语”的读音为“にほんご”(发音“ni ho n go”)。在这里,假名“にほんご”就相当于日语中汉字

“日本语”的拼音了(当然它并不是真正的拼音)。日语中有很多汉字,它们大部与其汉语意思有关,但

往往不同。

句子结构的特点 在例中,“です”是“是”的意思,这句话逐词翻译就是“这_日语课本_是”。看到了

吧,日语的谓语是放在后面的。

罗马字 这幅图片上的人是谁呢?他就是日本头号球星“中田英寿”。他的英文名字叫作“Nakata”(球

迷的话应该知道的吧?)那么这个英文名字是怎么“造”出来呢?其实“Nakata”是由日语的又一组成部

分——“罗马字”构成的。日语中的每个假名相对应的都有一个“罗马字”,比如“Na”对应“な”,“

ka”对应“か”,“ta”对应“た”,三个假名连起来“なかた”(发音“那卡它”)就是日本姓氏“中

田”的读音了。
第2个回答  2009-05-26
日语和韩语与中文相近的原因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日语和中文相近是因为它的书写系统来自于汉语;韩语和中文相近是因为它的词汇系统中吸收了大量的汉语。

我国唐代的时候发展非常鼎盛。当时日本还没有文字。所以当时日本就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语言和文字。进过几千年的变迁,虽然现在的日文字已经有所改变,但有一部分的发音和中文非常类似或接近。

韩语中使用汉字的原因是长期和中国的语言接触缘故.在初期主要是单词的借用,后来中国的影响扩大,引入了整个汉字体系.一般认为是在公元4-6世纪左右韩语中开始大量使用汉字.由于长期和中国文化的接触,现代韩语中有60%左右的词汇来自汉语.从古代起,汉字就在韩国的文字生活中起到了支配地位,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
第3个回答  2009-05-26
这是历史问题了。
早在公元前的某个时间,就开始了向日本的持续且不断增长的移民迁徙。移民大抵是黄皮肤的蒙古人种,主要由来自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中南半岛的印支人、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及汉人和朝鲜人混合形成。所以当时在日本汉语的使用很普遍,久而久之,再对汉字进行加工修改。便有了今天的日本字。
第4个回答  2009-05-26
日本和韩国的老人们都很喜欢使用汉字 喜欢书法 喜欢古文和成语

其实和中国老一辈人的喜好是相同的

他们认为汉字中蕴含着博大的文化精髓

因为日文中平假名和片假名分别是由中国汉字中的草书和楷书演化而来

但 日本的年轻人就不这样认为了

有调查说 现在日本青年一代的人 的确认为汉字使用起来很麻烦

所以他们会直接书写成平假名和片假名

这样也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