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原文翻译

如题所述

许行带着神农氏的学说,从楚国来到滕国,希望滕文公接纳他为百姓,实行仁政。滕文公接纳了他,而许行的门徒则以编织草鞋和席子为生。陈良和弟弟陈辛也从宋国带着农具来投奔,希望能成为圣人的百姓。陈相对许行的思想十分推崇,甚至放弃原有学说,转而学习。


陈相拜访孟子时,转述许行的观点,认为贤君应与百姓同耕共食,而滕国的仓库则违背了这一原则。孟子质疑许行是否必须亲手种田、织布,指出许行虽戴白帽,但并非亲手制作,而是通过交换得到。孟子以此类比,说明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农夫与工匠之间的交换并不损害彼此,同样,治理国家也不能兼顾耕种和治理,需要明确分工。


孟子引用尧舜禹的事迹,强调圣人如尧、舜,虽为天下之主,却无暇亲耕,而将精力用于教育和治理。他们忧虑的是选贤任能,而非田地之事。孟子批评许行的学说可能导致社会混乱,主张应尊重各行业的专业性,而非追求统一价格。


陈相认为许行的主张能实现市场公平,但孟子反驳说,物品价格的差异源于质量不同,强行统一只会导致虚伪和混乱。他强调治理国家需要智慧和审慎,而非简单的理想化主张。


扩展资料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上》。孟子所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 人”论断是讲的社会分工问题。而且,《左传襄公九年》知武子已经说过:“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所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在孟子的时代早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实现象,他不过是对这种现象加以概括,而在“或劳心,或劳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著名“公式”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