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妃制度等级区分,小主、答应、贵人、妃子等的级别谁高认低?

如题所述

清朝后妃制度,指的是妃嫔的选择、册封、晋封以及日常生活需遵循的相关制度,随着时间而逐步完善。在清朝,将皇后之下的妃嫔分为七等级,为: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还有最小的官女子:就是可以侍寝的宫女)。
皇贵妃(地位视同皇太子妃)
贵妃(地位视同亲王妃)
妃(地位视同世子妃)
嫔(地位视同郡王妃)
贵人
常在
答应
(皇贵妃至嫔为妾室,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仅为通房,不算妾室,没有朝服和朝冠)
册封/册立皇贵妃、太子妃、贵妃、亲王妃、世子妃用金册;册封妃、郡王妃用镀金银册;册封嫔用银册;册封贝勒夫人及以下用纸册;贵人、常在及答应无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7

在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

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为主位。贵人、常在、答应均无定额,但各皇帝妃嫔数目的多少出入较大。

清代后宫妃嫔称号按地位高低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

秀女入宫后,一般封答应。然后其中一些晋升为常在、妃、嫔、贵人。贵人以上得出自世代显贵人家,贵人以下只须从拜唐阿子女中挑选。有的秀女配近支宗室或皇子、皇孙。至于皇后,一般先由太后从近支王公大臣的女儿中挑选,由皇帝册封。

扩展资料:

皇后、皇贵妃、嫔、妃、贵人、常在、答应等,她们都住在乾清宫两侧的东西六宫。一旦皇帝驾崩,按祖制她们都要搬到慈宁宫、寿康宫、宁寿宫、寿安宫居住。这里的生活可以说是与欢笑无缘,只有在“红颜暗老白发新”的清寡单调的生活中了此一生。慈宁宫偶尔也有欢乐,如给皇太后上徽号,册立后妃以及元旦、冬至、皇太后万寿节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只有这时清王朝的遗孀们济济一堂,饮酒作乐。但这样的活动毕竟一年只有几天。慈宁宫建筑群中的佛堂很多,这些太后、太嫔、太妃们在百无聊赖的守寡期间,焚香礼佛,试图从那虚无缥缈的佛界中寻求精神安慰和寄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后妃制度

第2个回答  2019-10-07
宫中的妃子按级别大小最小的官女子,然后的是答应 常在 贵人 嫔 妃 贵妃 皇贵妃 皇后,其中左至右嫔以上的才能成为娘娘,拥有自己的主位可以一个人住,嫔一下的都成为小主,与其他小主住在一起。而且嫔以上的人数是有限的,嫔6人,妃4人,贵妃2人,皇贵妃1人,形同副后。
第3个回答  2019-10-07
在清朝,将之分为八等级,分别为:皇后1位,皇贵妃1位,贵妃2位,妃4位,嫔6位,贵人无定数,常在无定数,答应无定数。(还有最小的:官女子无定数)
第4个回答  2019-12-06
清朝后妃制度分别是皇后、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和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