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枕赏析

如题所述

午枕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百年春梦:尽管睡着的时间不长,但梦中所历已有百年之久。春梦,美好而易逝

悠悠,长久、遥远。思念,忧思。辽阔无际;遥远

吹箫”用《列仙传》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之事。这里泛指神仙道术。据沈既济《枕中记》说,神仙吕翁有仙枕,可以让卢生进入梦中。“不复吹箫向此留”,是说自己没有神仙道术可以留在梦境之中。以上两句以叙事点题,借梦境以寄慨。】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相乳相酬,旧的一代哺育着新的幼小的一代,而这旧鸟亦是自幼鸟长成,新旧相生又相替】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蹊,小路。欹斜,歪斜。朱门仍在却已倾颓颓圮。而在废墟之畔有雕梁画栋重新巍然矗立】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把一杯,把酒,是指拿着酒杯的意思,也指饮酒。】

【评】

解读这首诗,需要抓住题目和背景。

午睡醒来,回味一梦悠悠而逝,正恰似,平时里一心变法大业汲汲曾求悠悠远逝。春梦易醒,繁华易逝。

      回味着旧梦,心还在梦乡深处,不愿醒来。所以对好梦成空的清冷现实,对新旧交替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特别敏感,处处醒目刺心。提醒他,醒醒醒醒,梦已逝。

      前两句描绘梦醒刹那的遗憾失落,回味梦之悠长,即便有神仙道术,也难留在梦乡。

      三至六句是本诗主体,由草、鸟,路、户集中表达了一个意思,无论自然人事,皆有新陈相因,沧桑之变,每一片叶子都注定凋零。这是眼中境正合心底事。败亡,一切热梦已终成空幻。眼中的自然人事没有因旧的凋零而衰败,反而是欣欣向荣,蓬蓬勃勃。这正反映了王安石的理性精神,他擅于省察与正视,清醒认识了古往今来代谢本就是自然的这一真理。

      可是,心底还是痛的。放开不等于放下。更何况,有愁待酒无人相伴。无论这痛多么痛切,无论这反思省察有多深刻,无论这古今长愁有多宽广寂寥,能消化它们的,只有他自己,他自己的那一颗孤独的心灵。

      曾经执着地求过,热切地梦过,如是而已!

午枕①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愁。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③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侣伴,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②吹箫:《列仙传》载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③欹(qī),倾斜、歪向一边。

14.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从首句“百年春梦”可以看出,诗人午后就枕,尽管睡眠时间不长,但梦中所历似已有百年。

B.首联第二句化用典故,感慨自已并没有神仙道术可长留梦境之中,侧面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

C.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野草自然生长、鸣鸠相乳相酬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午睡梦醒后的视听印象。

D.“田蹊埋没开新径”一句与刘禹锡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颇含理趣

E.“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通过对朱户画楼的描写,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出了委婉批评。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答案:

(二)(11分)

14.(5分)B、E(B项应是直接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侧面表现了对现实的失望。E项“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出了委婉批评”一说无中生有,此句意为诗人见朱户、画楼兴替,感到富贵荣利不足慕。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15.(6分)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首句“百年春梦去悠悠”既是写实,又喻指自己致力一生的变法惨遭废除,如梦消散,内心无比痛苦、惋惜。/尾句“眼看兴废使人愁”则直抒胸臆,新法废,旧法兴,令人愁闷。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感悟。颔联和颈联描绘了野草有荣有枯,朱门坍塌、画楼崛起,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这是万事万物必须要遵循的规律。③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尾句“欲把一杯无伴侣”,写诗人想偕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寂之情。(每答出一点给2分,要求每条理解至少有一处具体诗句分析。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