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状况国情

如题所述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长期的战争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而且破坏严重。因此,从1949年到1952年,新中国的中心任务就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状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历史最高年份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其中重工业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粮食产量减少近1/4,棉花产量减少48%。铁路只有近万公里线路通车,3200多座桥梁遭到严重破坏。

由于前期国民党政府滥发货币,通货恶性膨胀,市场物价猛涨。1949年城市中失业人数约有400万人,农村灾民约4000万人,人民生活极端困难。

二、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的措施

1、平抑物价

当人们还沉浸在开国大典的欢乐中时,只隔了半个月,从10月15日开始,华北由粮食带头,上海由纱布带头,物价开始大幅上涨。纱布、粮食的价格在一个月内都上涨两倍以上,有的商品上涨到五六倍。

抗战后期以来,物价是民众特别敏感的问题,人心开始浮动。这是关系人民政权能不能站住脚跟的大问题。政务院在陈云同志统一调度下,采取有效举措把物价基本平抑下来。

2、救济失业

在城市,救济失业者成为民众极为关心的问题。旧中国留下了十分庞大的失业大军。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济改组过程中一部分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工厂倒闭,更增加了失业人数。上海1.3万多家私营工厂中,开工户数只占1/4,失业者的生活极为困难。

政务会议两次讨论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提出,在建立起人民政权、根本解决土地问题以后,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这是一切工作的重点所在。到1950年9月底,全国失业工人和失业知识分子得到救济的已达半数以上。

3、处理自然灾害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当时绝大多数是水灾。1949年,全国被淹地区12156万亩,受灾民众4000万人。第二年,皖北连续7天大雨后淮河又大决口,津浦铁路两侧一片汪洋,被淹耕地3100万亩,受灾民众995万人,许多人挤在一块块高地甚至爬到树上求生。

毛泽东同志在看到受灾民众爬到树上被毒蛇咬死的报告后,流下眼泪,并且写下“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题词。周恩来同志在政务会议上说:“水灾是非治不可的,如果土地不涝就旱,那就是土改了也没有用。”这在当时是牵动全局的大动作。治理淮河工作全面展开后,很快就取得成效。

4、恢复交通运输业

在1949年和1950年初,首先把重点放在铁路的修复上。在全体铁路员工的努力下,1949年一年内就修复了8300多公里铁路和2715座桥梁,到1950年,修复的铁路达14000多公里,原有铁路基本畅通,公路、水运和航空也得到了恢复,对整个经济的迅速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5、保障农业生产

人民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最主要的是实行土地改革和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1950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到1952年8月,全国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消灭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在这个基础上,又引导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成就

一、1950年《土地改革法》颁布,在广大新解放区全面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彻底消灭已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全国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

二、改变了不良社会风俗。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规定“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废除包办强迫婚姻,禁止纳妾、童养媳、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等陋习。党和政府还以极大力量荡涤旧社会遗留的污泥浊水:废除娼妓制度;禁止吸食鸦片;消除地痞流氓和黑社会帮会等等。

三、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就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到195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主要产品产量大大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年产量。

四、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被取消,官僚资本被没收,封建土地所有制被消灭。

到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份在国民收入生产中的比重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19.1%,集体所有制经济占1.5%,公私合营经济占0.7%,资本主义经济占6.9%,个体经济(主要是小农经济)占71.8%,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换了人间,新中国的最初岁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是个烂摊子,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从1840年到1949年,经历了100多年的战乱,国民经济完全崩溃,一穷二白,一贫如洗,百废待兴。
1、综合国力居世界第13位。人口5亿多,农民占总人口的90%,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全国固定资产总值200亿美圆。GDP大概是也是200亿美圆。人均年产值仅40美圆。
2、工业基础薄弱(没有什么象样的工厂)。解放前,我国的工业基本集中在上海。我国什么都不能造。连火柴、元钉都不能造。一切都是“泊来品”,洋货占领中国市场,什么都是洋的。我国被人成为“万国汽车博览会”,“万国轮船公司”,“万国兵器展览馆”,“万国靶场”,“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民族工业没有发展起来。1949年我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4.7万吨,煤6000多万吨。发电量30万千瓦。汽车业,最大的一家工厂是长春的汽车大修厂,几百人(1947年东北解放之前只有100多人)。
3、原始的农业。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只有2亿多吨。由于连年兵慌马乱,土地大量荒芜,水土流失。沙漠四起,没有任何水利设施。亩产只有几十斤,许多地区连种子都收不回来。许多地区刀耕火种。农业生产力相当落后。
4、人民生活水深火热,饥寒交迫。从1840年到各解放区解放前夕,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和黑暗剥削,5亿多农民一无所有,再加上连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灾荒四起,流民遍地,饿殍遍野,人相食。小孩不敢走亲戚,怕被亲戚煮吃了。新中国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快解决5亿多人民的土地问题,吃饭问题。
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此解放了,站起来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1
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是个烂摊子,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从1840年到1949年,经历了100多年的战乱,国民经济完全崩溃,一穷二白,一贫如洗,百废待兴。
1、综合国力居世界第13位。人口5亿多,农民占总人口的90%,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全国固定资产总值200亿美圆。GDP大概是也是200亿美圆。人均年产值仅40美圆。
2、工业基础薄弱(没有什么象样的工厂)。解放前,我国的工业基本集中在上海。我国什么都不能造。连火柴、元钉都不能造。一切都是“泊来品”,洋货占领中国市场,什么都是洋的。我国被人成为“万国汽车博览会”,“万国轮船公司”,“万国兵器展览馆”,“万国靶场”,“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民族工业没有发展起来。1949年我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4.7万吨,煤6000多万吨。发电量30万千瓦。汽车业,最大的一家工厂是长春的汽车大修厂,几百人(1947年东北解放之前只有100多人)。
3、原始的农业。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只有2亿多吨。由于连年兵慌马乱,土地大量荒芜,水土流失。沙漠四起,没有任何水利设施。亩产只有几十斤,许多地区连种子都收不回来。许多地区刀耕火种。农业生产力相当落后。
4、人民生活水深火热,饥寒交迫。从1840年到各解放区解放前夕,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和黑暗剥削,5亿多农民一无所有,再加上连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灾荒四起,流民遍地,饿殍遍野,人相食。小孩不敢走亲戚,怕被亲戚煮吃了。新中国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快解决5亿多人民的土地问题,吃饭问题。
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此解放了,站起来了。
第3个回答  2007-0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http://www.cycnet.com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秀海洋。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代表着54个民族的54门礼炮齐鸣28响,如报春惊雷回荡在天地间,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升旗之后,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紧接着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庆祝活动到晚上9点多钟结束,但欢乐的人群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无数群众举着红灯在城里游行,直到深夜,首都还沉浸在狂欢的气氛中。狂欢的浪潮扩展到全国各地,从城市到乡村,解放了的人们欢呼着、跳跃着,每个人都从心中发出同一个声音——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中国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
第4个回答  2021-06-07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长期的战争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而且破坏严重。因此,从1949年到1952年,新中国的中心任务就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状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历史最高年份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其中重工业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粮食产量减少近1/4,棉花产量减少48%。铁路只有近万公里线路通车,3200多座桥梁遭到严重破坏。
由于前期国民党政府滥发货币,通货恶性膨胀,市场物价猛涨。1949年城市中失业人数约有400万人,农村灾民约4000万人,人民生活极端困难。
二、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的措施
1、平抑物价
当人们还沉浸在开国大典的欢乐中时,只隔了半个月,从10月15日开始,华北由粮食带头,上海由纱布带头,物价开始大幅上涨。纱布、粮食的价格在一个月内都上涨两倍以上,有的商品上涨到五六倍。
抗战后期以来,物价是民众特别敏感的问题,人心开始浮动。这是关系人民政权能不能站住脚跟的大问题。政务院在陈云同志统一调度下,采取有效举措把物价基本平抑下来。
2、救济失业
在城市,救济失业者成为民众极为关心的问题。旧中国留下了十分庞大的失业大军。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济改组过程中一部分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工厂倒闭,更增加了失业人数。上海1.3万多家私营工厂中,开工户数只占1/4,失业者的生活极为困难。
政务会议两次讨论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提出,在建立起人民政权、根本解决土地问题以后,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这是一切工作的重点所在。到1950年9月底,全国失业工人和失业知识分子得到救济的已达半数以上。
3、处理自然灾害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当时绝大多数是水灾。1949年,全国被淹地区12156万亩,受灾民众4000万人。第二年,皖北连续7天大雨后淮河又大决口,津浦铁路两侧一片汪洋,被淹耕地3100万亩,受灾民众995万人,许多人挤在一块块高地甚至爬到树上求生。
毛泽东同志在看到受灾民众爬到树上被毒蛇咬死的报告后,流下眼泪,并且写下“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题词。周恩来同志在政务会议上说:“水灾是非治不可的,如果土地不涝就旱,那就是土改了也没有用。”这在当时是牵动全局的大动作。治理淮河工作全面展开后,很快就取得成效。
4、恢复交通运输业
在1949年和1950年初,首先把重点放在铁路的修复上。在全体铁路员工的努力下,1949年一年内就修复了8300多公里铁路和2715座桥梁,到1950年,修复的铁路达14000多公里,原有铁路基本畅通,公路、水运和航空也得到了恢复,对整个经济的迅速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5、保障农业生产
人民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最主要的是实行土地改革和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1950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到1952年8月,全国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消灭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在这个基础上,又引导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成就
一、1950年《土地改革法》颁布,在广大新解放区全面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彻底消灭已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全国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
二、改变了不良社会风俗。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规定“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废除包办强迫婚姻,禁止纳妾、童养媳、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等陋习。党和政府还以极大力量荡涤旧社会遗留的污泥浊水:废除娼妓制度;禁止吸食鸦片;消除地痞流氓和黑社会帮会等等。
三、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就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到195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主要产品产量大大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年产量。
四、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被取消,官僚资本被没收,封建土地所有制被消灭。
到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份在国民收入生产中的比重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19.1%,集体所有制经济占1.5%,公私合营经济占0.7%,资本主义经济占6.9%,个体经济(主要是小农经济)占71.8%,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