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人们的生活状况

如题所述

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还严重束缚着农业生产力。长期战乱和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遗留下来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农业减产,工厂倒闭,交通梗阻,物资奇缺,物价飞涨,投机猖獗,民生困苦,失业众多,国民经济严重衰退。

1949年与历史最高年份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其中重工业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粮食产量减少近1/4,棉花产量减少48%。铁路只有近万公里线路通车,3200多座桥梁遭到严重破坏。

扩展资料:

为了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1950年3月3日,中央作出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同年6月6—9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在全国执政后的第一次中央全会即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中心议题是:确定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以及为此必须进行的各项工作和所应采取的战略策略方针。毛泽东向会议提交的书面报告中,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做好八项工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简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6

那是集体的时代,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干活很积极,生产积极性很高。种植养殖同时发展,一个村通常就是一个集体,有吃的大家一起吃,集体食堂,吃完饭后大家的碗就挂在门口,土地是大家的,干活谁也不会偷懒,热情高涨。

建国初期由于食品等物资匮乏,大多数居民在温饱线上挣扎,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商品经济逐渐繁荣,老百姓的菜篮子也越来越丰富,人们的饮食结构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居民也从解决温饱到追求健康转变,建国初期,城市道路交通不畅,居民出行主要靠步行或自行车。

建国初期恢复国民经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三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达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历史上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

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已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家财政收支平衡,文教卫生事业得到相应发展,职工、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有所改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大多数人民刚刚从打土豪、分田地中得到实惠,私营经济方兴未艾,国营经济刚刚起步,全国都是一片积极建设新社会的景象。
但是,几千年的官僚气息和潜规则已经深入中国人的骨髓,固然有共产主义的伟大信念高悬于人们心头,却不能改变实质上的官民关系。
很多地方的官员仍然是“防民甚于防贼”,利用流毒中国两千年之久的“法家思想”来当政。
其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一般,自然灾害也不甚明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