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俅文言文及翻译

要快!等急用!

高俅 故事

以北宋晚期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历史小说《水浒传》里,朝廷中有一个殿前都太尉(掌管军事的高官)高俅,这是个令人讨厌的反派人物,他逼得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背井离乡,把另一位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弄得家破人亡。他时时出奸计与梁山好汉作对,最后还陷害宋江等人。高俅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但是史书上对这个人记载不详。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说,“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水浒传中,高俅是小苏学士的书童,南宋王明清认为小苏学士是苏轼,实属误读。 由此可见,高俅原是苏轼的小史(也就是小秘书一类的角色,《水浒传》中说是书童),他为人乖巧,,擅长于抄抄写写。元佑八年(1093年)苏轼从翰林侍读学士外调到中山府,将高俅送给曾布,虽然苏与曾布分属新旧两派,二人在元佑年间是有所交往的,而且还有着一定的交情。据一些学者考证,《挥麈录》作者王明清的外祖父乃是曾纡,而曾纡就是曾布的儿子,他所记载的曾家发生的事情应该是可以信赖的。但是曾布婉拒了苏轼的好意。于是苏轼又把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即王晋卿),于是高俅又回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

发迹原因
出身寒微的高俅何以后来会青云之上?他发迹的原因是什么呢?《水浒传》中说他后来遇上了贵人,小王都太尉和内侄端王交好,小王都太尉派高俅到端王府送物,由此结识了端王(后来的徽宗),被端王看上,从此留在端王身边。这种说法是有依据的。 《央视版水浒传》中的高俅
王诜是宋神宗的妹夫,端王(徽宗)的姑夫,《宋史》中说,王诜虽然是堂堂驸马,但却是一个招蜂引蝶之辈,冷落蜀国长公主。公主后来郁郁而死,气得神宗在公主葬后立刻将王诜贬谪。不过王诜却是一个丹青书法的好手,徽宗在潜邸时,就常与之切磋,关系很好。元符三年(1100年),高俅的人生因为一次偶然事件而发生了重大转折,这就是与端王赵佶的相识。《挥麈后录》中说,王诜与赵佶在等候上朝时期相遇,赵佶忘了带篦子刀,于是向王诜借了一个,修理了一下鬓角。赵佶用后对王诜说:“这篦子刀的样式非常新颖可爱”。王诜回道:“我最近做了两个,还有一个没用过,稍后就派人给你送去。”晚上,王诜就派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碰巧,赵佶正在园中踢毬,高俅便站在一旁看,露出不以为然之色。或许是赵佶注意到了这个小厮的神情,便问道:“你也会踢吗?”高俅倒也年轻气盛,回答说能。于是二人对踢,高俅拿出全身本领,将毬踢得如鳔胶粘在身上一般,甚合赵佶的口味。赵佶大喜,当即派人传话给王诜:“谢谢你给的蓖刀,连同派来的人,我一起收下了。”,高俅于是变成了端王赵佶的亲信。
更为凑巧的是,不久皇帝宋哲宗驾崩,端王幸运地被太后选中继位,成了大宋皇帝。而高俅这个搭上末班车的潜邸“旧臣”,也鸿运当头,一下子从一个闲散王爷的玩伴儿,一跃进入了大宋王朝的官场。并且在官场中青云直上。 宋王朝在仕进制度上采用“扬文抑武”的政策,不过这是针对权力和威望而言的,武臣的俸禄和品级实际并不低。但既然文臣的地位占先,对其的要求也就比武臣高得多。有宋一朝,担任县令以上的文官基本上都具有三考出身的进士资格,对于像高俅这般的闲杂人等,要想要挤入文官圈子是不现实的。而武臣体系相对望低权小但用人的资格方面比较低,升迁的伸缩性也大。对于高俅这类人物来说,显然是步入仕途的捷径。 不过宋朝的武官任用也有制度,没有边功,就不得为三衙的长官。徽宗为提拔高俅可谓煞费苦心,先让高俅下放到基层,托给守卫边境的大将刘仲武,以此来“镀金”,为以后升迁打下基础。《宋南渡十将传》卷一“刘錡传”中说:先是高俅尝为端王邸官属,上即位,欲显擢之。旧法,非有边功,不得为三衙。时(刘)仲武为边帅,上以俅属之,俅竞以边功至殿帅。” 蹴鞠图

人物战功
高俅立过何种边功?史无记载, 但是刘仲武在崇宁三年(1104年)约十月,吐蕃赵怀德等叛宋的事变中,指挥得当获得大胜而使赵怀德等复降。有学者认为可能当时高俅也参加了以
上战役。大观二年(1108年),童贯及刘仲武在西边又取得了一次较大的胜利,他们成功地招降羌王子臧征仆哥,收复了积石军。徽宗对此十分高兴,亲自接见了刘仲武,颇为恩宠,并悉命仲武的九子为官。从徽宗的表现来看,他是认为这是一次很大的胜利,高俅也有可能参与了其役,《挥麈后录》说高俅“数年间建节,循至使相,遍历三衙者二十年。”高俅升迁的资本很可能出于在刘仲武军中的经历,而刘仲武深知徽宗将高俅托给自己的目的,也有可能扩大高俅的功劳,做个顺水人情。这从高俅以后与刘仲武家的密切关系中可以看出。刘仲武在政和五年打了败仗,但他的仕途却没有受到影响,高俅在朝中替他说了好话。刘仲武死后,高俅又极力向徽宗推荐其子刘錡担任大将。 赵怀德叛宋事件实际上是西夏联合青唐当地势力对北宋占领青唐地区的一次大规模反扑,时间是崇宁四年初。刘仲武在这一事件中既不是指挥,也没有功劳,反倒有罪!他作为副将随高永年出兵救援宣威城,在高永年被帐下亲兵叛变送给了多罗巴被杀之后,刘仲武作为军中仅次于 高永年副将,不但没有稳住军心继续完成救援任务,反倒一路逃回西宁,坐看宣威城被围。两个月后才由其他两名将领带兵解去宣威城之围。而刘仲武也被监禁在秦州大狱。根据《十朝长编》的记载,刘仲武本来至少会被判流放,但因为贿赂童贯,所以不但没有流放,反而坐上了前上司高永年的位置。而高俅在崇宁四年的记录则是以客省使的身份随林摅出使辽国。此时高俅和刘仲武应该没搭上线。 大观二年克复积石军活捉臧扑征哥一役,童贯总领全局,军事上的临时总指挥是刘法。本来给刘仲武安排的任务是堵住臧扑征哥的退路,但刘仲武利用其他几路军队的胜利,冒险派自己的大儿子刘锡进入溪哥城劝臧扑征哥投降,获得成功。实际上这是利用自己儿子的性命博老子的富贵啊!事后童贯大概认为刘仲武有抢功之嫌,就没有特别强调刘仲武的功劳。而刘仲武这一功劳得以彰显是在政和年间,徽宗许其荫补一人,享受这一指标的就是老大刘锡。从这个角度看,刘仲武和高俅的关系应该是在政和五年攻打西夏时建立的。 政和五年刘仲武率十万大军攻打西夏臧底河城,大败而回。用《宋史·夏国传》的话来说,就是“秦凤第三将万人皆殁”。而宋史大约是为尊者讳的缘故,把王厚拉来陪绑,说王厚贿赂童贯,但据《建昌乡土志》墓志铭部分记载,王厚已经在大观元年下葬。一个死了八年的人怎么可能跟刘仲武一起领兵出战?怎么可能去贿赂童贯?所以真有贿赂行为,那也是刘仲武干的。高俅估计也帮忙说了好话。搞不好高俅正是此战的监军。 颇有手段 也有人认为,如果高俅仅仅是因踢得一脚好球而得到皇帝宠爱以至平步青云。这未免小看了高俅。高俅不是寻常之辈,在为官弄权上还是有些手段的,所以能居高位数十年而不倒。首先他乖巧善佞,对上司尤其是皇帝徽宗百般讨好,迎合徽宗志大才疏,好名贪功的心理。高俅管理禁军,在军队训练上玩了不少花架子,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高俅主持的军队争标竞赛开始是“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如大旗、狮豹、棹刀、蛮牌、神鬼、杂剧之类。又列两船,皆乐部。”,争标之前,先是吹吹打打,后面的争标竞赛,也要搞出“旋罗”、“海眼”、“交头”等各种花样,颇为热闹。让徽宗看了十分满意。同时这个人还有一个好处,对有恩于他的故人不忘报答。除了他与刘仲武家保持密切关系外,对他原来的主人苏轼一家也颇为照顾。一些野史上记载他“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因此他的这些作为也获得朝中一些人的好评。
恃宠营私
但是高俅贪欲很重,有学者指出,靖康年间,政治风云变向,有大臣上书揭露了高俅恃宠营私的罪行。《靖康要录》载:“靖康元年五月二十日,“臣僚上言,谨按:高俅……身总军政,而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其所占募,多是技艺工匠,既供私役,复借军伴。军人能出钱贴助军匠者,与免校阅。凡私家修造砖瓦、泥土之类,尽出军营诸军。请给既不以时,而俅率敛又多,无以存活,往往别营他业。虽然禁军,亦皆僦力取直以苟衣食,全废校阅,曾不顾恤。夫出钱者既私令免教,无钱者又营生废教,所以前日缓急之际,人不知兵,无一可用。朝廷不免屈已夷狄,实俅恃宠营私所致。”。高俅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这还不算,而且把禁军当作私役,不管训练,专管为他营私出力。如果你没手艺,那么只能花钱再雇工匠。有钱的,就可以免于操练;没钱的,只能再找营生赚钱,也无法操练了。于是军队“纪律废弛”、“军政不修”,成为“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无用摆设,以至当国家危急,面临虎狼之师金军的进攻,开封城内几十万的禁军很快瓦解,其罪是难容的。
逃过一劫
靖康元年徽宗得知金军渡过黄河后,便连夜仓皇逃往东南避难。《靖康要录》记载徽宗南逃到了泗州,童贯、高俅各带领若干胜捷兵和禁军也赶到与之汇合,一时间又组成了一个 徽宗的亲信小班子。但是徽宗的宠臣们却为了邀宠而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在到达泗州后不久,童贯便与高俅发生冲突。“童贯以胜捷兵三千扈从渡淮如淮阳。高俅以禁卫三千留泗上,控扼淮津。”童贯扈从徽宗等人继续南下,而把高俅留在了泗州,名为“控扼淮津”,高俅于是以生病为由,回到了开封。史书上说,当时随从皇帝的童贯、梁师成一伙人都被连坐杀死,童贯被处死并枭首于开封,蔡攸也被钦宗下旨处死。恰恰是因为高俅提前离开了江南,没有参与当时徽宗集团与钦宗集团的斗争,反而使他得到了一个比童贯、蔡攸等人幸运得多的下场。恶人未必全有恶报,这也能算是历史留下的遗憾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17
李若水字清卿①,洛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
读过《张衡传》、《屈原列传》之后我们就会明白,这是人物传记开头的常用写法,但是看到注释符号后,必须立即看文后的注释。注释为:“[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显然,了解这一史实对理解下文很有帮助。有些同学有错误习惯,往往一口气读完了全文再读注释,那等于是放弃了一个现成工具而让自己去瞎闯。而在阅读中一开始就产生了错觉与误解,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就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褂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读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知道高俅是谁。“开府仪同三司”就肯定是官职名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具体是什么样的职务,在这里不清楚并没有关系。“故事”看到这样的双音节词就要注意,古代的双音节词往往与现代同一词语有不同的意思。如“烈士”、“牺牲”等与现代同类词均不同义。我们稍加回忆,应能记起《六国论》最后一句:“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儿的“ 故事”原译为“旧事,前例”,显然,后面的一项释义用在这儿完全合适。
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
“躐跻”的注释为“越级升官”,那么“以幸臣”就是“凭着幸臣的地位”,高俅登上了不应有的显要职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自然就是他造成的罪恶了。他的罪恶程度如何呢?读过《水浒》的人也会知道童贯是个大奸臣,那么,“其罪当与童贯等”,就是说明他的罪恶应当与童贯的罪恶“等”。而“等”在《马说》中有“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之句,这儿的“等”有“等同”的意思,这一解释用在这儿当然也毫无问题。当然,按照平时的说话习惯,这一句也可翻译成现代文“他的罪行和童贯一样。”
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
很清楚,“得全首领以没”这句话中“没”是中心词,在《过秦论》中“始皇既没”句中,“没”通“殁”,是去世的意思,这儿的“没”当然与此同义。其中的“以”就是状语与中心词之间的连接词,相当于“而”,翻译时也可不译。“首领”平时有两个意思:一是“头领”,就是统率一帮人的头子;一是“首级”即人的脑袋。前一个意思在这儿讲不通,当然就用后一个意思。这样,“全”就成了“使……保持完全、完整”的意思。“有司”是常识性词语,这儿凭文意也能推断是管事的官员,“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根据“繁文缛节”这一成语,“缛”就是“繁杂”的意思,要为高俅的死加以繁杂的葬礼,就是厚葬,那么,“非所以靖公仪也”,自然就是“这种作法不能平息公众的议论”,“靖”就是平息的意思了。
章再上,乃止。
“再”是最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曹刿论战》中的“再而衰”,是“第二次击鼓士气衰退了”,“再”是“两次”的意思。奏章上了两次,皇帝才制止为高俅厚葬。由此可见,皇上并不是一看到奏章后就决定不为高俅“挂服举哀”的。
……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③。
首先看注释,“扈从”是“随从护驾”,说明李若水在这次出行中有保护皇上的责任,。“殊”有“特殊”与“很”、“非常”的意思,前者如《出师表》中“盖追先帝之殊遇”,“殊遇”就是特殊恩遇的意思;后者如《采草药》中“古法采草药多用二、八月,此殊未当。”“此殊未当”就是“这种做法很不妥当”。那么,“帝殊有难色”这句中的殊,按照情理应用后者,这句就是“皇帝有很(或十分)为难的神色。”“扈从以行”,显然,这儿的“以”也是连接状语与中心词“行”的,与“得全首领以没”中的“以”用法相同。
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抢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急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
“曳”是古今同义的词,《口技》中有“曳屋许许声”,“曳”即为拉的意思。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金人十分阴险狡猾,他们逼迫钦宗换衣服,这是有意侮辱宋朝,以寻衅发难。作为扈从的李若水抢持皇上,痛骂金人,表现出了竖贞的民族气节,而金人对他施以毒打,“击之败面”,从文意可以推出,“败”是“毁坏”的意思,“败面”当为“毁坏了面容”。
粘罕令曰④:“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公曰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看了注释4就能知道,粘罕是“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这么一个重要人物扬言“必使李侍郎无恙”,这是他使用两面手法,妄图用软的一手收买人心,诱使李若水投降。然而李若水用绝食来回答他的阴谋。有些人劝他说国事已经没有指望,公曰顺从,明日就能得到富贵了。但是李若水竖定地表明了不事二主的决心。
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
“父母春秋高”,由于“春秋”一般表示时间,这儿的“春秋”自然就是“年龄”的意思。这儿是李若水的仆人劝他,考虑到父母年岁大,还是稍屈服一下,“冀得一归觐”,“觐”自然就是“朝见”、“拜见”的意思。然而李若水仍然不为心动,他已决心为忠君而死。不再顾及家庭,然而他又想到双亲年老要仆人“汝归勿遽言”。
“遽”在语文课文中多次出现。《肴之战》中,弦高用“犒师”的办法阻滞秦军进军同时,“且使遽告于郑”,课文中注释“遽”为“传车,古传送紧急公文设备。引申为急忙,立刻。”这一词义在其他课文中也能见到,如“遽扑之,入石穴中”。(《促织》)。“北亦未敢遽轻吾国”(《指南录后序》)。这儿的“遽”都是“急忙”“立刻”的意思。那么,本文中的“遽”显然也是这个意思。这就是要仆人回南方以后不要急忙把李若水在金营的遭遇告诉他的双亲,以免使他们被突如其来的悲伤击倒。
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
粘罕见自己的善手法无效,就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拥之去”,就是让士兵把他带去处决。然而李若水仍然毫无惧色,他对仆人谢宁说:“我为国死,职耳”,“耳”是表示限止语气的语气词,意思是“只不过是……罢了。”“职耳”就是“只不过是应尽的职分罢了”。
“奈何”是“怎么办”的意思,如《鸿门宴》中刘邦对张良说“且为之奈何?”意思就是“对这事怎么办?”“若属”就是“你们”,《鸿门宴》中就有“若属皆且为所虏”之句,那么,这儿的“奈并累若属何”就是“一起连累了你们可怎么办呢?”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李若水思想感情的另一面。一方面他为了忠于皇帝,为了维护宋朝的尊严,义无反顾地与金人抗争,把个人生命与家庭、亲人放置度外,一方面又深深地爱着他年老的双亲,想方设法减轻因他的牺牲而给双亲带来的悲痛。他虽因环境所迫无法做到忠孝两全,但他爱国爱亲的心是一致的。
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血骂愈切⑤,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在上文中,“挝”是课文中未曾出现过的词。如果是平时阅读,查阅工具书就可知道它音zhuā是“击、打”的意思,但在这儿即使不知其确切的意思,阅读时也并不会影响对下文的理解。“血”的注释为“含血喷出”,李若水在敌人出击破他的嘴唇后仍然喷着满口血叱骂敌人,可见他是多么坚强刚烈。“切”我们平时阅读中能见到“激切”、“急切”、“迫切”等意思,“愈切”在这儿理应是“更激切”的意思。
“以刃裂颈断舌”,这儿的“以”与“刃”构成介宾短语,“以”应是“用”的意思。这段文字中“以”五处出现,对照一下,有“用”的意义的就只有这一处。
从最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看到金人的残暴令人发指,而李若水坚持民族大义,拼死斗争的情景更是惊心动魄。最后“年三十五”四字,更使我们感到他的生命虽然短促,但他的爱国精神将永垂华夏青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上,就是借助注释,运用平时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利用前后文意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通过这样的阅读使我们基本上可以理解词义、句意与文章主要内容。
第2个回答  2011-03-16
以北宋晚期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历史小说《水浒传》里,朝廷中有一个殿前都太尉(掌管军事的高官)高俅,这是个令人讨厌的反派人物,他逼得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背井离乡,把另一位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弄得家破人亡。他时时出奸计与梁山好汉作对,最后还陷害宋江等人。高俅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但是史书上对这个人记载不详。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说,“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水浒传中,高俅是小苏学士的书童,南宋王明清认为小苏学士是苏轼,实属误读。 由此可见,高俅原是苏轼的小史(也就是小秘书一类的角色,《水浒传》中说是书童),他为人乖巧,,擅长于抄抄写写。元佑八年(1093年)苏轼从翰林侍读学士外调到中山府,将高俅送给曾布,虽然苏与曾布分属新旧两派,二人在元佑年间是有所交往的,而且还有着一定的交情。据一些学者考证,《挥麈录》作者王明清的外祖父乃是曾纡,而曾纡就是曾布的儿子,他所记载的曾家发生的事情应该是可以信赖的。但是曾布婉拒了苏轼的好意。于是苏轼又把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即王晋卿),于是高俅又回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

发迹原因
出身寒微的高俅何以后来会青云之上?他发迹的原因是什么呢?《水浒传》中说他后来遇上了贵人,小王都太尉和内侄端王交好,小王都太尉派高俅到端王府送物,由此结识了端王(后来的徽宗),被端王看上,从此留在端王身边。这种说法是有依据的。 《央视版水浒传》中的高俅
王诜是宋神宗的妹夫,端王(徽宗)的姑夫,《宋史》中说,王诜虽然是堂堂驸马,但却是一个招蜂引蝶之辈,冷落蜀国长公主。公主后来郁郁而死,气得神宗在公主葬后立刻将王诜贬谪。不过王诜却是一个丹青书法的好手,徽宗在潜邸时,就常与之切磋,关系很好。元符三年(1100年),高俅的人生因为一次偶然事件而发生了重大转折,这就是与端王赵佶的相识。《挥麈后录》中说,王诜与赵佶在等候上朝时期相遇,赵佶忘了带篦子刀,于是向王诜借了一个,修理了一下鬓角。赵佶用后对王诜说:“这篦子刀的样式非常新颖可爱”。王诜回道:“我最近做了两个,还有一个没用过,稍后就派人给你送去。”晚上,王诜就派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碰巧,赵佶正在园中踢毬,高俅便站在一旁看,露出不以为然之色。或许是赵佶注意到了这个小厮的神情,便问道:“你也会踢吗?”高俅倒也年轻气盛,回答说能。于是二人对踢,高俅拿出全身本领,将毬踢得如鳔胶粘在身上一般,甚合赵佶的口味。赵佶大喜,当即派人传话给王诜:“谢谢你给的蓖刀,连同派来的人,我一起收下了。”,高俅于是变成了端王赵佶的亲信。
更为凑巧的是,不久皇帝宋哲宗驾崩,端王幸运地被太后选中继位,成了大宋皇帝。而高俅这个搭上末班车的潜邸“旧臣”,也鸿运当头,一下子从一个闲散王爷的玩伴儿,一跃进入了大宋王朝的官场。并且在官场中青云直上。 宋王朝在仕进制度上采用“扬文抑武”的政策,不过这是针对权力和威望而言的,武臣的俸禄和品级实际并不低。但既然文臣的地位占先,对其的要求也就比武臣高得多。有宋一朝,担任县令以上的文官基本上都具有三考出身的进士资格,对于像高俅这般的闲杂人等,要想要挤入文官圈子是不现实的。而武臣体系相对望低权小但用人的资格方面比较低,升迁的伸缩性也大。对于高俅这类人物来说,显然是步入仕途的捷径。 不过宋朝的武官任用也有制度,没有边功,就不得为三衙的长官。徽宗为提拔高俅可谓煞费苦心,先让高俅下放到基层,托给守卫边境的大将刘仲武,以此来“镀金”,为以后升迁打下基础。《宋南渡十将传》卷一“刘錡传”中说:先是高俅尝为端王邸官属,上即位,欲显擢之。旧法,非有边功,不得为三衙。时(刘)仲武为边帅,上以俅属之,俅竞以边功至殿帅。” 蹴鞠图